在最近的一次远行归来,带回的不仅是我那为数不多的行李,还有一些感悟,分享给你听。
1.
这是他的第三家分店了。
这里虽是旅游胜地,但元旦假期刚过去,游人也都散了,加上现在是惨淡的冬天,出门游玩的人少得可怜。
那天一整个晚上,店里就我一个客人。
刚见到他的时候,他一个人蹲在店里的一角修着一台很大的叫不出名的机器,身系一条黑色过膝围裙,面容白皙,安安静静在那里捣鼓了很久,看起来至多也就二十六七的年纪。
我一度以为,他是这个店里的服务生之一。
我向来享受热闹中独处,像这样陌生的包场,独处中的独处,真是不喜欢。大半个小时后,我先搭起了话,时间悄悄流过,我们从简单的场面话聊到这家咖啡店。
真看不出来,就是这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先生,不声不响地,已经不仅是三家咖啡店的老板,还是一个4岁半孩子的父亲了。
我惊叹他的职业成就,他苦笑养家的不易。
“开一家咖啡店表面看起来优雅轻松,你们女孩子都向往,但其实和开一家杂货店没有本质的差别。女孩子不适合干这行,不懂得经营,况且店里什么活都要自己干。选地、买器材家具、水电、装修、施工、跑手续、管理、技艺......”他例举了很多开店的艰辛,每一件事里都透露着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的学问。
是啊,开一家咖啡店是大部分女孩子的理想。工作体面;自己当老板不用受气;想开门做生意就做;店里的事交给员工就好了,自己当个甩手掌柜去逛街约友远行,偶尔巡店查查账目。
女孩子们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就这样被他轻描淡写地戳破。
真荒冷无情。
我尴尬不已,半晌喃喃出一句:“那……比起杂货店进货时的工作,咖啡店的工作好歹干净些吧。”说出口我就立马后悔了。
闻言,他果然轻轻一笑,尔后叹口气:“其实都一样,咖啡店里的进货时也是些脏活累活的。”
我重新打量这店里的装潢,墙上贴着一整排的木板条,沙发和靠垫是经典的棕色,梁顶低垂下来的灯发出幽暗的光,吧台是简洁的白身黑柜面,整体上是美式旧工厂的风格。
这里的一勺一盘,一座一墙,都需要主人的精心配置。工作量不可谓不繁重。
虽然这只是前期工作,但后期又有后期的工作。像此时此刻,他修完机器后又坐在电脑面前。一眼瞥过去,大量的文件夹,他点开后开始处理一份填满项目的表格。
2.
讲个故事,是我从一个学长那里听来的,想必当时到场的人,都还没有忘记。
在那场讲说里,学长在结束上一个话题之后,以一句“有时候,我们不要太羡慕别人的表面风光。”引出了这个故事,他说:“很多年前,我一个学姐毕业之后做医疗器械销售,进出都是上海的三甲医院,风光无限,人人称羡,可是没有人能体会她吃了多少不能说的苦。在一次洽谈中,医院的一个主任对她施行猥亵,她羞怒之下一步步从楼梯跑下来哭。然后,又回去主任的办公室里向他道歉。于是后来,她升了经理。”
我在台下,一字一句地听着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事例,敏感地捕捉到叙述者话末用的字眼是“于是”。
震惊,却也是意料之中。
我不知道,那个学姐从受到屈辱后闷哭,再转身上去道歉的心路间,她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与抉择。上去之后又该如何抚平那个男人的尴尬、余怒,我不忍再去想,可有些事却愈加分明,呼之欲出。
揭开华美的外衣,里子竟是这样的斑驳不堪,而误闯撞见这一幕的我,陡然心生窒息的仓惶压抑,欲逃不能。
当晚我失眠了大半宿。
你可能会不以为意地轻笑,女人为了上位不择手段嘛,剧里多的是。
尽管,戏里已经出现过很多这样的桥段,我仍然没有办法像看电视剧或看小说一样对待这个故事,因为我知道,那都是真的。(也许这便是面谈的感染力大于纸书之处吧,总有这样的感觉,写在书上的,就是遥远的故事,看看也就是看看)
她跟我们一样,是被父母怜惜在手心里的公主。她曾跟我们一样,走在这个学校的林荫大道上,同三两朋友相约一起去上课,偶尔穿梭于图书馆和食堂之间。
尽管我们每天平凡得和所有大学姑娘一样,却都有着各自强大的自尊和傲气。
怎容这样遭人践踏?
不谙世事的我们可能会倨傲地扬起下巴说:“不就是份订单嘛,大不了辞了这份工作,老娘不干!”
我不是过来人,没有资格在这里大谈经验。
只好放上刘若英的一句话,也许应景——没有哪一份工作是不用受委屈的。
生活里那些说不清道不尽的沉冗,远在你我想象之外。
我清楚地听见心底有什么东西轰然倒塌了,又在无声息间,渐渐滋生出内心的柔软与坚韧。
3.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还算开明,不曾干预过我的决定,无论是高考的填报志愿,还是大四的考研或就业选择,一切尊重我自己的意愿。
尽管这样,我爸爸仍然委婉地表示过我离家太远的遗憾,描述过家乡比大城市更轻松生活的详例,一切都在暗示,希望我将来能回家乡工作。
我想很多父母都这样,希望女儿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最好是公务员或教师,然后在不错的年纪嫁一个不错的丈夫,生孩子。这便是他们对女儿最美好的愿景。
你以为我可以冷眼写下上面的这一切吗?哪能啊,我和你一样,都是剧中人。
二十多岁的年纪,如刚出窝的雏鸟一般迷茫,是该奋尽全力去翱翔、去闯荡,还是守在自己的小树林里?
外面的天空辽阔且壮美,活好了,自然是风光无限。
可外面也有疾风厉雨也许会将人摧垮、也许随时会有老鹰想吃掉你。
在小树林里,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我们多少能受到些家族里长辈们的惠蔽,少吃些苦头。
时常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温暖与琐碎,撒娇时有人笑揽你入怀,诉苦时有人为你打抱不平,怨懑委屈统统有人可说。
若是在外只身独闯,便是吃尽苦头也要对家人说我过的很好,以免徒增他们的牵念。
可是呀!
小树林即使能遮风避雨,也未必能有一世安详。
若二十多岁不拼搏一把,三十多岁以后有了家庭的羁绊,更不敢轻易接受动荡。即使日后下得了决心去奋斗一番事业,也许不会迟,但为此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况且,年轻人在职场犯错更容易被包容、被谅解,若三十多岁了还犯那样的错,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被原谅了。
前路万千,宽广辽阔。
说了这么多,不去问你会怎么选择,我怎么选择。
但愿你我能在各自思、想、试、践的反复间,渐渐摸索出自己想走的路,清晰明朗如水过显石,雾过见山,有谋有略,无顾无忌,大道直行。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