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理财:尚未开发的广阔市场

一、农村金融理财被“忽略”  

几年前,当城里人为办的信用卡太多而烦恼时,在偏远的乡村还有人将钱用塑料布裹起藏到墙缝缝里;当城里人为股票涨跌喜悲时,还有一些农户正在琢磨春耕的种子钱从哪儿来。金融理财业务在我国大中城市和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大中城市的理财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和公开化,表现异常火爆。而在广大农村理财业务悄无声息、产品十分匮乏,面临着严重缺失的尴尬处境。很大程度上,我们关注的是城市居民的理财视野,而人口众多的农村地区却被遗忘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冷热不均”的现象出现?

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金融理财服务门槛过高,大中城市一般“门槛”在20万元以上,而农村总体上高收入客户占比较低,造成客源稀少,理财这种“嫌贫爱富”的特性使得农村几乎成为金融理财业务的“盲区”。近年来,国内各大银行似乎都在有意与农村“疏远”,收缩农村网点,理财产品主要针对城市人投放,不愿意承担起对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投资理财知识普及和教育的责任。

二是金融理财需要具备广泛而系统的金融知识、通晓各种金融工具和投资工具、了解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精通市场分析的人才,而农村居民对金融投资政策普遍缺乏了解,绝大部分农村居民没有接受过投资理财的专业培训,熟悉金融投资收益计算、收益方式以及风险控制分析的专业人才在农村地区更是凤毛麟角。农民口袋里有了钱,却不懂如何进一步运用理财手段使“钱生钱。对此,有业内专家感叹,这一现象的背后,却似乎能听到10亿农民发出的“除了把剩余的钱存在银行,不知道还有什么能让钱生钱的好路子”的无奈叹息。“钱财需要打理,人生需要规划”。“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些理财广告语城市里的人早已耳熟能详。然而,对于农民来说,理财是何物?手中的钱财多少应该用于生产生活?闲钱如何保值增值?却是天大的学问。

三是适合农户投资理财需要的产品品种少,导致农户个人投资渠道狭窄。目前在农村地区开办的投资理财产品不及城市的三分之一,许多投资理财产品面对城市居民,完全不考虑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难以在农村地区推广。商业银行已推出的理财产品以闲置资金增值为主要内容,普遍存在期限固定、周期较长等特征。而农民的收入带有较强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较难满足这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要求。银行卡、电子银行、代客理财、票据业务、衍生产品等目前城市已十分普及的业务品种,在农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甚至空白。

四是农民对金融理财市场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差,也制约了农民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由于广大农村居民经济实力有限,难以应对和防范金融投资新品种因市场波动产生的风险,难以把握其运行规律和收益的最佳时机,资金被“套死”的现象时有发生。

农村金融理财:未来重要“战场”

早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写进党代会报告,百姓进入理财新时代,根据统筹城乡的科学发展理念,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农民。农民不能被排除在财产性收入的大门之外。近年来,农村理财意识苏醒明显,我国金融业的持续增收孕育着农村理财市场。  

农村理财市场,逐步成为看得见的“奶酪”,这块市场潜力很大。如果能够将目前仅局限在城市的个人理财业务,大面积覆盖到县域以下,有效帮助全国的农民打理好手中的钱财,使其能够广泛享受到现代理财服务,既是中国银行业师法尤奴斯“穷人银行家”精神、切实服务“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所系,更是银行自身规避城市中的激烈竞争、寻求新的业务发展空间的当务之急和希望所在。有学者甚至乐观地预测,谁率先占领农村金融理财市场,谁就将拥有中国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农村理财市场,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而且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然而,普兰金融积极创新,探索利用“互联网+”,服务农村金融,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的思维理念,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我相信,随着“艳阳天”的上线,将会打破农村金融尴尬的局面,使一直处于市场弱势地位的中小银行和广大农民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金融理财:谁来关注?

“看似容易做时难”这句话用在拓展农村金融理财市场无疑是最准确不过的。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理财市场,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充满着悬念和新的变数。同时,也是一个相对弱质的金融市场,从远处看开满鲜花,从脚下看却往往布满荆棘。可见,如何科学合理地拓展农民理财渠道,发掘农村金融市场,是国内金融机构扩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课题。  

1、金融机构应转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观念,增强拓展农村金融理财市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要环顾各大银行推出的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其市场定位的目标客户群指向,以及由此而设计的多样化“款式”所针对的现实和潜在的主流消费者来看,尽管千差万别,却几乎无一例外地“忽略”了占全国总人口 80%的广大农民。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去农化”倾向的愈演愈烈以及农村金融服务的“边缘化”,种种迹象表明,银行理财似乎成为“城里人”的专利和特权,大部分农民无缘享受城市居民“大众化”的理财服务。

2、政府、金融机构要加强农村金融理财环境的建设。与城市相比,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一度严重缺失。因此,今后政府这只“手”要开始发挥作用才行。农村金融理财市场,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广阔市场。改善农村金融理财环境,加强硬件、软件设施建设是开拓农村金融理财市场的非常必要之举。

3、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金融理财知识宣传力度。当前,农民对金融理财产品知之甚少,理财知识欠缺。政府、金融机构应进村入户,或利用互联网、电视、报刊和发放资料等多种载体,向农民朋友宣传金融理财产品,吸引农民朋友的参与,让金融理财产品真正“上山下乡”,不断引导、激发农户的理财需求,积极培育和拓展农村金融理财市场。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必须利用好自身扎根农村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农村以贴标语、写广告等的形式向农民朋友们宣传自己的金融产品,吸引他们到信用社理财。  

4、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民的理财需要,设计符合农民理财需求的金融产品。针对农村居民的经济、生活和金融知识水平等实际状况,以及农民收入支出季节性强、抗风险能力不强的客观实际,研制开发符合农户理财需要,迎合农村居民心理的金融理财产品,让农村居民轻松理财,稳定收益。

5、金融机构建立贴近农村农民的金融理财产品超市。城乡统筹战略的深入推进,引来更多金融资本涌入农村市场。农村金融机构要选择经济发达县城和乡镇设立金融超市和理财中心,让广大农民有望像城市人一样,在ATM机取款,在网点购买保险、国债以及申领银行卡,全面享受银行的贴身服务,了解和掌握各种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通过投资稳妥增值,提高整体理财效率,让农民走上富足、健康、和谐的小康之路。

6、加强农村金融理财市场的风险教育和防范。拓展农村金融理财,必须防“险”在先,农村金融理财收益必须覆盖风险。“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农村金融理财产品市场也是如此。制定相应的理财业务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规程,规范理财业务操作,确保各类理财业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尽可能避免操作风险。在对农民进行理财知识的普及时,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的宣传提示工作,把风险管理落到实处。在柜面宣传上,尤其要注意对客户进行必要的理财风险提示,以免造成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