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春秋”,何为“战国”,与西周、东周有什么不同?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也是各朝代中存在时间最长的王朝,

作为承接夏、商两代,后继秦汉的时代,

周朝成熟的官僚制度、法律制度、以及礼乐制度对中国以后数千年的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但是,周朝为什么分为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而东周又为什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代呢?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一下~一

周朝为何划分出“西周”和“东周”

我们所说的“春秋战国”时代,实际上就是“东周”。

周王室尚未灭亡,周朝又为何划分出西周和东周呢?

这要从“周平王东迁”说起。

原本,周幽王因宠爱褒姒,废黜了申后及申后之子——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为王后,褒姒之子姬伯服为太子,

但是申后的父亲,也就是申国的国君申侯,咽不下这口气,

随后就勾结犬戎攻进了西周都城镐京,杀掉了周幽王(公元前770年),废太子姬宜臼这才在申侯及鲁国国君、许国国君拥戴下立为“王”,是为周平王。

据史料记载,姬宜臼继位后无法再生活在狼藉一片的镐京,于是将都城迁到了洛邑,史称“平王东迁”。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洛邑在镐京东部,故称为“东周”;而王都在镐京的一段时期,就被后人称为“西周”。

其实这也不仅仅是地理因素,实际上周平王东迁的时候,把祭祀“礼器”丢失了,

这意味着从此以后,周王室丧失了声望,民众觉得这是周王室被“上天”抛弃了(为什么祭祀礼器这么重要?)

而迁都这样的大事,往往都与稳定政权息息相关,

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周平王,也有一些贵族没有随他迁移,于是虢国的国君虢公翰等人拥立了周幽王的弟弟余臣即位为王,称为“携王”,来抵制周平王。

这时的周朝,实际上是二王并立的局面,

从这个角度来说,西周和东周的政权,实质上已经是不同的两个政权了,

东迁后的周王室,从实力上来说,已降为一个诸侯国规模,还是弱小的那种,

在政治上,已经不是周王室的天下了。

因此,东周并不是西周的继续,而是跨入另一个时代,平王东迁,是这一时代的开始。

那么,东周又为何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呢?

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代名称的由来,却比较特殊,它们是由《春秋》和《战国策》这两本书而得名的。

先说说“春秋”。

我们现在见到的《春秋》,是孔子整理的鲁国史书,

但其实在最早的时候,“春秋”只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泛指各国史书。

先秦时期有两种史官,一是太史(即“右史”),执简册文书以记事;一是更古老的瞽矇(即“左史”),凭背诵口传以记言。

瞽矇记言,他们传诵的历史经后人记录下来,叫做“语”,

比如先秦古籍《国语》,(什么是“史不失书,矇不失诵”?)

而太史记事,一年四季所作之事都书于简牍,但又不能用春夏秋冬四字来作为书名,

于是选了“春”“秋”二字,实际上已经包括了“夏”和“冬”,所书便叫做“春秋”。

由于年代久远,各国的史书早就亡佚了,

唯独鲁国的《春秋》因为被孔子收录在教授弟子的“六经”之中,才得以保存。

就先秦古籍来说,《春秋》这本书最具时代色彩,

虽说这是一本史书,且是一本“提纲式”史书,结构简单得仅用“何年、何月、何日、何地、何人、发生何事”来记事,没有具体的描述,画面全凭想象,

但是,从作者用词上来看,比如对战争的描述用“伐、侵、袭、克、灭、取、歼、追”等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却暗藏着作者本身的是非观点和思想倾向,

实际上,《春秋》体现的正是“尊王”的正统思想,

因此,后世用“春秋”二字代表了一个时代。

再说说“战国”。

同“春秋”一样,起初“战国”二字也很普通,只用来指当时参加连年战争的强国,

如《尉缭子》说:“今战国相攻,大伐有德。”

而且,在西汉早期,这两个字依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直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订《战国策》之后,“战国”二字才有了时代意义。

要说《战国策》这本书为什么能代表那个时代,

这本书记载的主要是游说之士进行的策略活动。

如果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由于是编年体,而且是将同一时间内各国历史混在一起记录,读起来吃力,

那么《战国策》则更让人头疼,因为它叙事不记年月,文章片片断断,有种“无处”安放的感觉。

这本书表达的思想,在当时来说是很激进的,

大概就是不管你用什么手段策略,也不管你是不是僭越了“礼乐”,只要你成功了,你就是值得称赞的,显然,在各国争强的时代,最喜欢这种思想。

总之,《战国策》强调的是计策谋略的运用,

体现的正是“礼乐崩坏”这一状况,与“春秋”有着鲜明的对比。

那么,“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的分界线在哪里?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

一般来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后,就进入东周时代,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是起点;

而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共历时550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结束,这是终点。

可是,“春秋”和“战国”之交发生在哪一年?

这没有统一的说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划分法:

1.在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6年,这是以周王室变故为划分(具体请看:日益衰微的周王室,实在是有苦难言)

2.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周王承认晋国的三大贵族为诸侯,以往诸侯国的格局,是一种新现象,《资治通鉴》便是以此为分界。

但是,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并不能明确划分,这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过程,

并且,客观上来说,东周时期即使周王室日渐衰弱,但仍是“天下共主”,周天子的权威即使到了战国时期也起着作用,

各诸侯国发展情况也不同,制度也不同,绝对以某一年来划分其实是不合理的。

总体来说,

西周时期,周王室的地位是凌驾于诸侯国之上的,诸侯只是附属于周朝的地方政权;

春秋时期,由于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土地缩小,实力锐减,影响力日渐衰微,此后又形成了诸侯强国争霸的局面,周王室只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共主;

战国时期,晋国一分为三,姜姓齐国被田姓所替代,如果说春秋时期各国“争霸”,那么战国时期则是一个寻求统一的“兼并”过程。

但无论是西周、还是东周,仍旧包含于周朝,西周历时250余年,春秋、战国共历时约550年,这就是所谓周朝为近800年的历史。

来源:搜狐  作者:逍遥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