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国演义》巨作留下了诸多精彩与文化享受,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一本小说而不是史书,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尊崇惯性而存在明显的尊刘贬曹抑孙倾向,故事中存在明显诸多的虚构情节也比较正常。其中有很多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在这里被嫁接、杜撰甚至歪曲(揭秘:《三国演义》九大“张冠李戴”),最著名的就是三国中最最重要的人物—曹操被描写为乱世奸雄、汉贼独夫。
在打开历史通读过后,带给我们的才会是一个真实的曹操。陈寿在《三国志》中是这样描写曹操其人的:“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不错!曹操,是一个敢作敢当、敢骂敢笑的枭雄。他是一个开拓者,他结束了一个动乱的时代,开创了一个全盛时期;他又是一个叛逆者,蔑视舆论,不守伦理,对于别人的唾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还是一个经营者,在诸侯之中独树一帜,打造自我品牌,最终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曹操这一辈子什么时候都在借,什么东西都敢借,什么事物都能借:睡觉的时候借梦,封人嘴巴借鸡肋,借完鸡肋又借刀,想耍人就借头发,借头发觉得不刺激,就借人头,人头都敢砍了,还有什么没借到的?还借帝,以号令天下。从曹操的“十借”可以看到他不同寻常的处事策略和智慧:
一借刀、二借马:
公元189年,董卓篡权,曹操自告奋勇,借了七星宝刀,趁董卓休息时行刺,被董卓在镜中看到,翻身疑问曹操,曹操急中生智,诈称献宝刀,吕布刚好牵马过来,曹操随机应变,请求借宝马一试,趁机骑马逃脱。
借刀--别人在讨论怎么征集20万人杀董卓,曹操借了把刀一个人就去干。他借的是天下正义!
借马--事情没干成,曹操借了他人的私人轿车,跑了,以后一直没还人。他借的是逃生机会!
三借头:
公元193年,曹操攻打袁术,不料军粮接济不及,军心动摇。曹操急中生智,命令仓官王垕用小斛代大斛发放口粮以应急,士兵因此大发怨言。这时曹操密诏王垕入帐,对他说:说:“我要借借你的头平息军心。”于是曹操将王垕斩首示众,稳定了军心。
借头—曹操在军需供给危机中借了粮官的一颗人头,加以“克扣军饷”罪名,稳定了局面。他借的是军心士气!
四借首:
公元197年,曹操攻打张绣,当兵马经过一片麦田时,曹操下令三军不得践踏麦田,违者斩无赦。但他的坐骑受意外惊吓,踏坏了一大块麦田。曹操当即拔剑假意欲自刎,被属下“劝阻”,遂割发代首以严肃军纪。
借发—曹操割发代首,使得内部军令制度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他借的是公信力!
五借人:
徐庶原是三国时刘备的军师。他多谋善断,料事如神,深得刘备的信赖。公元208年,曹操为了得到徐庶,知道他是个孝子,就计骗徐庶之母,再以庶母之名送信给徐庶,迫使他到麾下服务,但徐庶拒不侍曹,后人有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借人--才智过人的徐庶在帮助刘备,使得曹操军事竞争成本过高,曹操设计就把他借来,哪怕他一言不发。他借的是别人的竞争优势!
六借梦:
曹操生性多疑,害怕在睡梦中被人暗算,一次假装梦游,拔刀杀了卫士,醒后假装什么都不知道,自此没有人敢太过接近他。在众人皆以为曹操果真梦中杀人,唯有行军主薄杨修明其意:“丞相非在梦中,而汝等在梦中也。”
借梦—曹操是趁董卓睡觉的时候去杀他的,怕别人依样画葫芦,就借梦游杀人,从此没人敢在50步距离内靠近他啦。他借的是安全!
七借力:
曹操致力于搜罗天下人才,三次颁布《求贤令》,并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哪怕“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的网罗。即使在现在社会里,有如此识见和气度的领导,也不多见。
借力—曹操“唯才是举”,他借的是借天下英才,去成就霸业!
八借势:
曹操是串联诸侯讨伐董卓的第一人。董卓入洛阳专权,各路诸侯作壁上观,无一人发话起事。曹操逃至陈留,不是隐匿避祸,而是“发矫诏,驰报各道”。公元190年正月,他作檄文传达各地,声讨董卓罪行,发出“大集义兵,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扶持汉室”的号召。此时尚无势、无权、力量孱弱的他,果断地发“矫诏”,第一个站出来掀起全国抗击董卓的政治舆论,马上得到了十八路诸侯响应,则需要无比的智慧、勇气和非凡的胆识。曹操借势,借成自己的名声!
九借鸡肋:
杨修口太拽,屡耍小聪明,恃才傲物,曹操就借了一个鸡肋塞住他的嘴巴,这就是有名的“鸡肋事件”,发生在公元219年。曹魏集团从此就没人敢和他一样拽了,这叫借鸡封口——一个鸡肋就封了数百万人的口。曹操不用借全鸡,只是“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的鸡肋,愣是让人看不出他谋杀杨修的蛛丝马迹,而让人感觉他秉公处置以扰乱军心之罪将杨修斩首示众,做得是天衣无缝,解除了百年之后的后顾之忧。
十借帝:
最后,曹操捷足先登,于公元196年把当朝皇上--汉献帝从洛阳弄到了根据地许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不臣”。通过借帝,不仅借来了至高无上的真正权力,他最后还为儿孙“借”来了江山!
附: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年),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份,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于许都 (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来源: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