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3年登上诺贝尔奖赔率榜,中国女作家残雪,到底是什么来头?

文 | 读书君

“除了鲁迅,我并不同中国大师对话。”——残雪

虽然,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中国人听过这个名字,但是她却是外国人眼中“响当当”的人物。“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残雪的文学创作写照。

她,从2019年开始,接连3年被提名;在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上,她的排名位居13,最高排名时,她位居第三位。

作家残雪

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曾如此高度评价她说:

如果要我说出谁是中国最好的作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残雪!

然而,就是这个名字,却不太被大家所熟知,尽管她是中国的作家,她拥有着不少的头衔,被视为是世界级别的大作家,在海外创下诸多不朽的成绩。

2019年,残雪被提名诺奖时,曾让许多国人感到错愕不已,并不由发出疑惑:残雪是谁?

作为一个曾是主修文学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读书君第一次知道这位女作家,还是在文学课堂上所知。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的无知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残雪在国民中的知名度真的不高。

和村上春树在日本国人的知名度相比,残雪在中国国人的知名度,远远低于村上春树,尽管两人都是诺贝尔文学奖榜单上的大热门“种子选手”。

01 残雪到底是谁?

在中国的文学圈里,残雪是一个“异类”作家。

从形象来看,你大抵就能看到,这位作家其实跟时髦一点都沾不上关系,甚至可以说有些像村口的老太太。

但是,和她的形象相比,她的文学却又是无比前卫。是的,她被誉为中国20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作家”。

什么是“先锋作家”呢?我们可以通俗将其理解为反传统的,打破公认规范的,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意识的一种“离经叛道”的写作群体。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作家余华,就是先锋作家的代表。

余华

不过和大多数赫赫有名、学历在线上的作家不同,残雪的学历仅有小学的水平,且从未出过国。小学毕业即失业就是她的人生写照,她曾先后干过工人、赤脚医生、代课教师、裁缝等工作。

可以说,她的人生命运也挺曲折离奇,虽然她的父亲是湖南省立师范大学毕业的,是个知识分子,母亲也是报社资料室工作,爹妈背景优于一般人。

只是到了她,奈何时代造化人,碰上当时社会变革,没能再继续读书。

不过,残雪的文学爱好,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她从小就能接触到不少的图书,文学兴趣就此慢慢地培养了起来。

最后,就是这么一个从未留洋海外,只会用纯粹的中文来书写创作的作者,却能把小说写“出”了国。让许多中国人都看不懂,也不愿意看的作品,成为了众多国外学者们研究对象。

且,小说还成为了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的文学教材。

不得不说,此人很牛,这放在中国的文学圈里,可以说完全是一个特例。

残雪从1985年开始首次发表自己的第一篇短篇处女作小说,到如今有了多个年头,已出版了超过60部的作品。

她的作品,在国内几乎从未获得过任何权威的文学奖项,但是却是在海外,被翻译和出版最多的中国作家之一。

02 文坛之“女巫”作家

和大多数作家的作品不同,残雪的小说更显阴冷、荒诞、怪异。这点,无论是从她的《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天堂里的对话》等作品中均能有所反映。

有人说,阅读残雪的作品,仿佛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充满巫术的诡异氛围的世界里。

写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以字数不多的,短篇小说《山上的小屋》为例,来一起看看她笔下的内容有多么荒诞、诡异。

这个小说,和大家平时在某乎上看过的,一些诡异无解的故事,很相似。

小说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在我家屋后的荒山上,有一座木板搭起来的小屋。我每天都在家中清理抽屉。

这里特别一提的是,开头描写的就是一个荒山上的小木屋,到底有多大呢,不知,没有交代,仿佛就是一个空洞虚渺的地方。因为,文中的“我”,每天要干的活儿就是清理抽屉。这个环境背景构建,其实挺诡异的。

中间叙述的就是几个看起来没有关联性的生活小片段,且描写的氛围都比较迷离,让人心生恐惧。比如:

“每次你来我房里找东西,总把我吓得直哆嗦。”妈妈小心翼翼地盯着我,向门边退去,我看见她一边脸上的肉在可笑地惊跳。

按常人的生活方式,这亲妈的举动,绝对算是怪异。

又如:文中的“我”,还恍然醒悟,父亲原来每天夜里都会变成狼群中的一只狼,绕着房子在奔跑,还发出凄惨的叫声。

这可以说很荒诞怪异了。而更让人感到诡异和反转的是,小说的最后写道:

那一天,我的确又上了山,我记得十分清楚。起先我坐在藤椅里,把双手平放在膝头上,然后我打开门,走进白光里面去。我爬上山,满眼都是白石子的火焰,没有山葡萄,也没有小屋。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读者要崩溃,小说开头还写着是荒山里的小木屋,最后小木屋凭空消失了。这看的哪里是什么日常生活小片段,简直就是恐怖故事。

对于作者描写的这个家,有人说这是神经病院,构造的是一个梦魇般的世界,一切似是而非……总言之,即荒诞、诡异、阴森。

03 “中国的卡夫卡”

类似于这样的荒诞小说描写的还有很多。

这种反传统的、分裂性人格的写作手法,和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很相似,为此不少人曾将其和卡夫卡作对比。

当然,卡夫卡也确实是残雪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她还曾对卡夫卡的诸多小说作品进行解读,发出一种人性的反思。

其二,顺带一提的是,鲁迅,是残雪唯一认同的中国作家(当然,在她的小说中,也找到了鲁迅写作风格的影子)。

关于她的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她曾坦言,自己从小时候起,就喜欢和世界作对,为此,这迫使自己在创作时总是想着要“反”,要创作一个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的世界。

客观上说,残雪和大多数女作家并不一样,很多时候,与其说是大家熟知残雪,不如说是熟知她的这种荒诞怪异的写作现象。当然,残雪也的确没有被大家所熟知,她还是文学圈中那个独特的人。

1953年出生的残雪,如今,算起来,已经68岁的高龄,早已是一个两鬓白发的老太太。

尽管出道多年,但是她却从未停止过耕耘,即便2019年,那是她在国内最受关注的时刻,她表示:依旧一如既往写作,从未受到任何影响。

或许,如果没有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残雪永远还是那个不为人所熟知的“小众”作家,不会因为突然登上了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小说因此而突然被预售卖光,甚至不得不加印。

和莫言相比,乃至于和许多大众作家相比,残雪的国内知名度仍旧是实在太低。

尽管她的小说作品,感悟之深,全然被写进了她的小说里,尽管她的小说充满了哲学,充满了一种超然的睿智。

但是,她的作品,依旧过于小众,似乎注定不能被大众所接受。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