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期货市场的农产品板块多数品种收涨,其中不乏行情较大的“明星”品种,从“涨到你怀疑人生”的红枣到“跌得六亲不认”的生猪,无一不牵动着投资者的心。经过此轮行情,红枣、生猪是否已经调整到位?第四季度交易的主要逻辑是什么?
前三季度红枣期价涨幅近60%
受高温落果引发的减产影响,红枣期货前三季度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截至9月31日收盘,红枣期货主力CJ2201合约收于16065元/吨,较2021年初上涨57.65%。
回顾红枣期货今年以来的行情走势,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骏表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7月13日以前,红枣期货指数由10170元/吨下跌至8770元/吨,跌幅为13.77%;第二阶段是7月14日至今,红枣减产预期点燃了投资者对于红枣期价做多热情,红枣期价大幅上涨。
“前期,红枣期价下跌的核心驱动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疫情防控政策导致红枣市场在消费旺季出现关停,物流受阻,虽周边冷库稍有走货,但是外来客商无法看货,去库存进度明显受到影响。年前年后关键备货期全国最大的红枣加工中转中心沧州红枣交易市场关停、端午节备货期广州如意坊市场关停;二是连续两年的疫情下,人们消费能力有所下降,红枣属于非必须消费品,消费出现一定减少,销区市场普遍反应走货缓慢;三是季节性因素所致,4月份起时令水果大量上市,人们对于滋补品红枣的消费出现季节性减少,价格承压;四是结转库存偏高,部分龙头企业库存压力较大,有降价促销现象。”王骏说。
王骏认为,最近三个月的时间内红枣期价出现大幅上涨主要是因为减产预期所致。“由于2016年起红枣种植收益微薄,部分租地枣农出现亏损,2021年红枣减种和改种明显,疆农业产业化办数据显示,2021年阿克苏地区红枣面积由去年的40万亩大幅减少至今年的30万亩。第一师种植面积由去年的58万亩减产到近年的50万亩左右。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季枣树在花期阶段雨水偏多,枣树开花和坐果普遍出现了延迟,延迟后坐果期正好与7月初新疆季节性高温阶段重合,以及出于对下游用水保护的考虑,塔里木河水域水源使用管控较为严格,农户根据近两年种植经验,从收益角度考虑优先保障棉花用水,导致7月初季节性高温阶段枣树浇水偏少。”王骏分析认为,以上两个原因共振,导致本年度红枣落果数量过多,改种现象的持续叠加红枣落果,或导致本年度红枣减产30%。
展望四季度红枣期货价格走势,新疆果业集团套保中心主任黄李强认为,目前来看,市场对于减产幅度、开秤价格高低等情况存在较大的分歧,红枣期货波动幅度较大,但是随着新枣下树,供应端的情况基本确定,需求端将会成为影响红枣价格的主导因素。考虑到目前红枣现货价格仅在10500元/吨附近运行,期货价格大幅升水现货,以及现货走货疲软,库存偏高等因素,红枣期货价格大幅回落向现货回归的概率较大。
在王骏看来,新季红枣开秤价预计10月15日后逐步明晰,在此之前,红枣期价缺乏强确定性指引,盘面多头炒作情绪浓厚,会充分交易任何潜在利多,盘面强势运行为主。
此外,王骏表示,10月国庆节免高速费期间,产业链原料枣采购方将陆续入疆采购,10月底将大量入疆采购。本年度新疆减产后枣农有惜售心理,叠加网络资讯和调研团队渲染减产预期,枣农将有一定挺价心理。需求方面,根据调研了解,产业链中下游原料采购方对于新季红枣采购价格预期是同比提升1—2元/公斤,远低于目前期货盘面价格,如果新疆红枣开秤价格较高,采购方普遍表示将改变采购策略,以消化陈枣库存为主,后续根据销售订单随用随买,不会高价囤积货源,承担风险。
“后期需重点关注产业链上下游对于新季红枣开秤价的博弈和预期差带来的期价大幅波动风险。届时开秤价将成为影响盘面价格的核心因素。此外,需关注期货上的多头资金是否会参与囤积现货,如果没有资金方囤积现货的行为,开秤价大概率低于盘面期货价格,期货价格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可能振荡回调。”王骏说。
11月底至年底,此阶段为红枣传统的消费旺季,产业端龙头企业已完成部分收购任务,完成了货权从枣农到企业的转移。对于这个时间点来说,王骏认为,产业端对于现货压价意愿将减弱,且此阶段季节性集中供应压力已过,红枣期价可能将再次上行。在此阶段,需关注12月合约的交割情况,如现货价格上涨不及预期,期货将会小幅回归。
生猪产能恢复超预期,生猪期货年内跌超50%
自2021年1月8日,生猪期货上市首日至今,开盘价在29500元/吨,最高30680元/吨,截至9月31日,生猪2201合约累计下跌52.95%。同期,全国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格下跌67%。
“现货下跌的原因来自供应端的发力和需求端的持续疲软。供应方面,存栏恢复、一致预期下的肥猪暴增以及冻品库存高企等均导致供应量持续向价格施压;需求方面则由于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的下降,导致承接不力,进而施压价格。相比现货,期货的下跌更为纯粹,一方面盘面相比现货积累了较多升水,现货持续下跌带动盘面跟跌;另一方临近交割时,空头交割意愿旺盛也导致了盘面走势萎靡。”五矿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俊表示。
在光大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吕品看来,造成期货下跌幅度小于现货幅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年初局部地区暴发生猪疫情,导致市场对于今年下半年供给存在一定担忧,从而反映出期货盘面的高升水现象。
“总的来说,今年生猪现货市场供需严重错配,现货价格崩盘打破期货预期支撑,造成期现共振下行。”国泰君安期货农产品首席分析师周小球说,本轮周期受非瘟影响,创下历史最高生猪价格,高额利润促使生猪养殖企业复产超预期,产能阶段过剩,导致现货持续下行。同时,市场年初对于2020年四季度生猪存栏恢复程度和2021年初非瘟疫情影响程度的错误预估,前期市场后市预期过于乐观,养殖端非理性压栏,叠加二次育肥扰乱市场节奏,且二季度猪肉消费为全年低点,猪肉供应阶段性过剩,上半年现货价格整体呈现趋势性下行。三季度初,政策性收储带动现货价格短线反弹,然猪肉供应仍较为宽松,现货无明显上行驱动,价格再度转弱,临近交割月后,基差收敛需求驱动盘面下行。
生猪产能的超预期恢复从数据可见一斑。据吕品介绍,二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39亿头,与2017年末4.4亿头基本持平。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564万头,已超过2017年末4472万头的存栏水平,目前全国生猪产能已经完全恢复。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是2329万头,比去年8月份同期增长了81.2%,并且屠宰后胴体重也大幅度增加了8公斤。出栏量增加、胴体重增加,使得国内猪肉供给大幅度增加,叠加保持高位的猪肉进口量,国内猪肉供给远高于需求,生猪价格也一路走低。
“进入交割月前,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201期现回归,基差持续收敛,最终定格在380元/吨,整体符合预期,很大程度提升了产业客户套保效果,在猪周期下行阶段锁定了一定利润,生猪期货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功能均一定程度为产业客户带来切实的帮助。”周小球说。
展望四季度,王俊表示,预计四季度猪价表现将依旧偏弱,临近春节有小幅反弹可能。“一方面当前母猪产能去化刚开始,且幅度不大,难以影响当前及未来一个季度的生猪价格,而存栏方面不管是小猪还是大猪的存栏环比依旧在增加,加之出栏猪减重不明显,冻库库存偏高,这就导致四季度生猪供应量依旧偏大;另一方面,在消费旺季的8—9月份猪价表现明显乏力,随着四季度的到来,除开春节前,消费并无亮点,因此我们预计节前猪价有小幅反弹的可能,但之前将维持偏弱。”
“7—8月份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据环比分别下降0.5%、0.9%,可以看出在行业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去产能已悄然开始,但是幅度十分有限,尽管能繁母猪存栏出现环比下降,但生产仍在惯性增长,8月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1.1%,已连续6个月增长。目前生猪出栏体重为125公斤左右,依然高于正常年份,春节前,猪肉市场仍旧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此外福建、黑龙江等地陆续暴发新冠疫情,对局部地区的猪肉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价格反弹压力重重。”吕品提醒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最近国家生猪产业政策频出,表现出国家保价稳供的决心,在国家、地方收储政策的支撑下,预计生猪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十分有限,四季度生猪价格走势将以弱势反弹为主。
周小球同样认为,收储政策提振市场信心或影响短线价格,但是供需端口问题仍未解决,预计四季度现货价格上行空间有限。
“9月24日发改委发布的猪粮比价为4.93,随即决定10月10日起启动2021年第二轮第1次中央储备肉收储,收储量为3万吨。收储政策的发布更多为指导性质,对比我国总消费量级,收储的量级很难起到决定性影响,旨在通过带动市场信心,以时间换空间,助力产业度过周期底部。”周小球说,从短期来看,现货价格再度跌破饲料现金成本线,全行业陷入深度亏损,收储情绪或给予市场一定信心,缓解恐慌情绪,养殖端调整出栏节奏,现货价格存在短线反弹的可能。现货价格的中期走势由市场供需博弈决定,8月规模以上屠宰企业月度屠宰量为2329万头,同比增长97.5%;1—8月猪肉产量达3434万吨,同时1—8月猪肉进口达293万吨,预计2021年全年猪肉供应可超往年5400万吨水准;需求端,受消费结构变化导致的需求流失短期难以回归,整体不及往年,四季度供过于求的局面或难以改变。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能繁母猪存栏于21年6月份达到峰值4564万头,意味着22年4月份以后肥猪出栏达到峰值;7—8月进入去母猪产能阶段,环比分别下滑0.5%和0.9%,伴随现货价格的持续下滑,后续去产能进程也将随之加速,但更多将影响下一轮周期开启时间点。
今年已发动三轮上涨,棕榈油走势波澜壮阔
受国内外植物油供应偏紧的影响,今年以来棕榈油期价走势同样波澜壮阔。2021年前三个季度棕榈油期货延续上涨态势,指数价格从最低6360元/吨上涨至最高8868元/吨,累计上涨2508元/吨,涨幅39.4%,价格创近十年新高。回溯,此轮上涨从2020年5月开始,已经持续了17个月,棕榈油期货指数价格从4316元/吨涨至8868元/吨,累计上涨4552元/吨,涨幅105.5%。
“具体来看,2021年1月至今棕榈油期价发动了三轮上涨,高点不断上移。”光大期货油脂油料分析师侯雪玲表示,第一轮是春节后到3月23日,棕榈油指数价格从6364元/吨涨至7984元/吨,累计上涨1620元/吨,涨幅25.5%。主要影响因素是美货币放水+刺激政策预期造成年后大宗商品普涨。叠加巴西收割慢,阿根廷干旱,棕油产量低,原油因严寒天气暴涨,全球油脂价格走高。以及国内生猪恢复不及预期,引发市场对未来豆油产量下降、油脂需求增加等预期,油脂基差上涨,期现价格再获上涨动能。
第二轮上涨是4月13日至5月13日,棕榈油指数价格从6786元/吨涨至8352元/吨,累计上涨1566元/吨,涨幅23%。侯雪玲介绍说,此轮走高主要受到美豆和美玉米争地、原油走高,以及美豆油生物柴油需求预期乐观等因素的影响。马棕受累于累库走势相对偏弱,但国内棕油到港不畅,国内棕油强。
此外,在新湖期货农产品分析师陈燕杰看来,拜登上台后,对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态度及政策预期,令美国可再生能源需求增加预期强烈。随着RIN创历史高位、生柴利润利好,美豆油生柴消耗预计增加。成为此阶段中推动国际油脂走强的新增利多。
第三轮上涨是6月18日至今,棕榈油指数价格从6580元/吨涨至8868元/吨,累计上涨2288元/吨,涨幅34.7%。“因疫情劳动力原因,马棕产量恢复不及预期,但出口改善,产地供需偏紧格局。再加上原油上涨,印度下调关税进口增加,全球油脂库存紧张格局没有改变,油脂价格再次走高。国内方面,疫情原因,棕榈油船期通关长到港延迟,棕榈油累库不理想,现货持续紧平衡。9月以来能耗双控政策影响下,豆油产量下降,棕榈油需求增加,令现货更趋紧张,现货基差攀升至1300元/吨以上,强基差支撑棕榈油期价继续攀升。”侯雪玲说。
“进入6月,因炼厂压力较大,拜登政府可能下调2021年生柴掺混量的预期对国际植物油市场造成重挫。4—5月,国际植物油价格的阶段大回调,也因美国生柴的利空预期。不过,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则持续走强,直接原因是国内库存的持续下降。一方面,棕榈油进口利润较差,上半年尤其是2—4月进口量明显偏低。另一方面,上半年国内豆棕现货价差偏高,棕榈油消费向好。豆棕价差高企,因巴西新作大豆收获延迟,2—4月国内进口大豆量偏少,导致国内豆油库存持续在历史同期极低水平。与此同时,豆油收储还在进行,导致提货较好。”陈燕杰说。
国际棕榈油方面,陈燕杰表示,由于9—10月出口较好,马棕9—10月库存将较8月下降。11月开始,国际棕榈油进入季节性减产季,但马来劳工短缺预计持续、加上拉尼娜预期,马棕减产季产量相比往年同期可能继续偏低。四季度,主要需求国仍有补库需求。因此,四季度马棕库存难增,或仍在160—180万吨区间;国内棕榈油方面,国际棕榈油价格难走弱,预期买船始终利润偏差,四季度棕榈油进口量预计偏低。国内棕榈油库存可能继续历史几乎最低位徘徊。豆棕价差将继续处于历史极低位,通过价差来挤压棕榈油消费。
“中期来看,从国际棕榈油供需及国内植物油供需角度,棕榈油现货价格仍将在十年高位。盘面价格仍存上涨空间,尤其是近月合约交割临近期。但对上方空间暂时不看太大,一方面美国可再生能源掺混量尚未公布、一方面国内及国际棕榈油库存继续下降空间不会很大。此外,还有储备政策调控风险。”陈燕杰说。
展望四季度棕榈油价格走势,侯雪玲认为仍将维持强势,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9—10月北半球作物面临收割,产量基本明朗,丰产预期大部分兑现。同时油脂高价抑制需求在20/21年度已经体现,工业生物柴油持续的信念也有所动摇,部分需求国选择推迟消费。但在这种情况下,油脂紧张的格局还是没有改变,全球油脂库存下降,主要产需国库存偏低等。油脂的基本面强势不改。二是从季节上看,四季度是油脂最强的一季。油脂油料生长关注点减少,重点看南美大豆和东南亚棕油。相比之下,需求关注度提高,中印欧盟等国的需求情况,美国东南亚欧盟加拿大等地区的出口情况,出口关税变化等对市场影响更大。边际看,新增供给下降,新增需求增加,油脂供需趋紧。三是国内油脂低库存格局在年低前难以有效改变。从船期预报上,四季度大豆、豆油、棕榈油、菜油等到港量均不及往年正常水平,但是四季度油脂消费旺季,监测前三季度豆棕表观消费量要略好于往年平均水平,全产业链库存均处于偏低水平,国内油脂供需紧平衡。再加上能耗控制、限电、疫情等不确定性,油脂供给不稳定性更大,单边价格及基差易涨难跌。”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邬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