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夏商间人,出身卑贱,得商汤重用后辅佐汤立国。汤去世后继续为后三代商王的重臣,是上古贤相的典型。
商代王位的继承法,一般是兄死弟及,无弟才轮到子继承。汤无弟弟,因此长子太丁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可太丁在汤还在世时就去世了,按礼法应由太丁之弟外丙继位。
于是,伊尹就将外丙扶上王位,只是在位仅三年就死了,其弟仲壬继位,仲壬体弱多病,在位仅四年也病亡了。
此时,能继承王位的,只剩下汤的孙子、太丁之子——太甲了。尽管当时的太甲仅十岁,但伊尹还是扶持他登上商朝王位。他自己则尽心尽职地辅佐,并教太甲如何区分是非曲折,以及如何治理国家,希望将他培养成一位贤君。
年幼的太甲刚开始还能按照伊尹教的来做,谨言慎行,遵守祖宗礼法,对政事认真负责。
可是,小小年纪就登上权力巅峰也不是好事啊。据《尚书正义》载:“太甲既立为君,不明居丧之礼……”
当时的太甲在居丧之时有失德之举,伊尹曾多次劝谏,太甲则充耳不闻。他觉得伊尹尽管是宰相,但却是奴隶出身,凭什么教训自己。
因此,缺少束缚的太甲,越来越像夏桀,滥用民力,暴虐嗜杀,民众苦不堪言,不满情绪迅速在民间蔓延。
眼看太甲无心上进,还暴虐成性,伊尹一再提醒太甲:作为君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太甲哪里听得进去?继续一意孤行。伊尹十分忧虑,担心如果继续放纵太甲,就会葬送汤打下来的江山。
汤的忌日快到了,按礼法君主要带领官员举行祭祀。太甲觉得这种仪式十分枯燥乏味,根本不想参加,可伊尹一再强调作为汤的子孙,且继承汤的天下,就必须去做,否则就不要做这个君王。太甲只好无奈地主持祭奠,带领群臣前往汤的墓地——桐宫。
祭奠仪式第一项就是伊尹宣读祭文,向汤的亡灵宣告,为商王朝能传至万世,要把太甲留在桐宫,反思自己的言行,领悟治国之道。
听完祭文,太甲才总算明白了,这是要将自己囚于桐宫,接受训导啊。
他一下就慌了神,可是群臣都在场,可见百官都支持伊尹的决定,太甲早已骑虎难下,不得不听从。《尚书正义》曰:“伊尹放诸桐宫,使之思过,三年复归于亳都,以其能改前过,思念常道故也……使之远离国都,往居墓侧,与彼放逐事同,故亦称‘放’也。古者天子居丧三年,政事听于冢宰,法当不知朝政,而云‘不知朝政,曰放’者,彼正法三年之内,君虽不亲政事,冢宰犹尚咨禀,此则全不知政,故为放也。”
太甲住桐宫了,但国不能一日无君,伊尹就代天子摄政,还写下《伊训》、《肆命》、《祖后》三篇训词来教导太甲。
《伊训》云:腐败、淫荡、逆乱,丧家乱国之基,想要国家长治久安,为君的要修身养性,近贤臣远小人。
《肆命》主要讲分辨是非之法,就是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祖后》则专门阐述汤时期的典法制度,教育太甲祖宗之法不可破,不能背弃祖训,胡作非为。
桐宫离商都很远,且十分简陋,仅有一座低矮的宫室,用来每年到此祭奠之用。太甲原是享乐惯了的,如何受得了这样的苦?
为让太甲安心修身养性,伊尹对他说:“我年事已高,本没有争权夺位的野心,可是先王临终托孤,辅佐幼主,自己重任在身。为了不辜负先王的嘱托,不能对你放任不管。你还是商朝的国君,但是在执政之前要多学习、走正道,修身养性,提高治国安邦的能力。所以要趁着这次机会,在这里好好学习如何做一个英明的君王。”
或许是伊尹的这番话感动了太甲,又或许他知道自己即使反抗也无能为力,总之太甲表示会在桐宫认真学习。
无高床软卧,无锦衣玉食,无前呼后拥,只有祖父汤的陵墓,只有伊尹写的训词,太甲过着简朴的生活,心也逐渐平静下来。
他开始了解到祖父汤历尽千辛万苦才打下商朝江山,还能俭以修身,以仁德立国,便崇拜起祖父来,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种种行为。
三年后,太甲可谓脱胎换骨了,并得到伊尹的肯定。
于是,伊尹带着文武百官前往桐宫,隆重迎接太甲回亳都,归位主政,自己从旁辅佐。
此后,太甲成熟沉稳,对国家大事从不懈怠,勤政爱民,为大局着想,不做违反祖制和朝廷律令之事。
商王朝进入一个稳定发展鼎盛时期,可谓百姓安康,诸侯臣服。《史记?殷本纪》云:太甲复位,“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太甲也因此被称为“太宗”。伊尹又作《太甲训》三篇,赞颂太甲之德政。
直到太甲之子沃丁继位八年后,伊尹才去世。据说,那天天降浓雾,三日不散。沃丁有感于他对商王朝的功德,亲自主持丧事,以天子之礼厚葬他,并安葬于亳之郊。
在甲骨卜辞中,伊尹被列为“旧老臣”之首,受到隆重祭祀,还与汤同祭,独享祀。
以上伊尹与太甲的这些事情,司马迁都记载在《史记?殷本纪》中。
不过,有一部史书记载的却与之相反,这就是《竹书纪年》,上云:“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又称:“……仲壬崩,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大甲七年,大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可见,这里记载了一场政权的争斗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们先来看《尚书?书序》里的记载:“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文后的注文认为,“《书序》为孔子所作”。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司马迁、马融、郑康成等人的认可。
又《孟子?万章上》中云:“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
显然,司马迁采用了以上两种说法。请注意,以上两种说法中,都体现出伊尹拥有了儒家思想。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伊尹的确是圣人汤的贤臣,曾辅佐汤灭夏,功劳赫赫,其贤能的地位不能乱篡改。
但是,经过春秋战国这个学说大放异彩的时代,诸子怎能放过伊尹这个贤相?必须加工他的事迹,让他为自己的学说服务,如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等。
于是,伊尹逐渐戴上圣人的头衔,《竹书纪年》中载的伊尹与太甲的事实,难以被人接受:圣人怎么会干这事呢?
而这又或许恰恰说明《竹书纪年》中所记载伊尹与太甲的关系是真实的。
要知道,后世的众多朝代中,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真的很难调和,尤其是主幼臣强的时候。有时候兄弟之间都能争个你死我活,不要说异姓了。
如《史记?周本纪》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
为维护王室的利益,防止皇权旁落,太甲或许真的杀了伊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