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尽在“看鉴”!
电影《夏洛特烦恼》里有这么一个镜头,主角夏洛和女神秋雅正坐在台阶上,撒狗粮地一起吃“交杯鸡”,可是,就是这看上去和谐的画面里却出现了一点点不和谐。
有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他俩吃的好像不是我们熟悉的肯德基,虽然颜色、图案都一样,但是却是啃鸡鸡,英文缩写也不是KFC,变成了啃鸡鸡的首字母缩写KJJ。
电影虽说是艺术作品,但是也离不开生活的原型。
现实生活中可能没有啃鸡鸡这么魔性的名字,但是如果您各位真的想认真吃一顿肯德基的话,也得擦亮双眼,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吃了一顿国产正宗“洋快餐”。
你知道FBC、KFG、KLG、MFC吗?这些看似毫无关系的字母组合既不是什么神秘国际组织的缩写,也不是什么国际大牌的简称,他们只是一些让你“熟悉又陌生”的快餐店。
话不多说,上图!
说熟悉吧是因为这些小店模仿了肯德基KFC的缩写形式,招牌上也用了跟肯德基差不多的颜色进行搭配;说陌生呢,是这些字母拼凑出这一个一个名字,小编是翻来覆去的也没想明白这是什么缩写,而且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人物头像。
最不能让人理解的是,居然还有真的有一只鸡乱入!肯德基虽然是买炸鸡,但是也不能真的画一只鸡在上面吧!
接下来的这家店就更直接的把鸡写在招牌上了。
残破的店面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不为人知的陈年往事,看似不起眼的小店不仅经营着炸鸡汉堡,就连奶茶也收入囊中,广告牌上隐约还有凉面的字样。可能店家就是靠着强大的综合实力,做到了全国性连锁店的规模。
远看肯德基,近看原来是啃得起。
标志的红色底色+白色老爷爷的牌子让人们很自然是以为这是一家肯德基。可是走近之后发现,这哪是肯德基啊,原来是啃得起。就冲这亲民的名字,小编连广告词都替他们想好了,啃得起,做中国人都吃得起的快餐!
还有的商家直接把肯德基和麦当劳相结合——麦肯基就诞生了。
作为集肯德基和麦当劳之大成于一身的国产正宗“洋快餐”,这家店无论是店面还是装修,都是比较不错的。其实,麦肯基还是有自己的创新点的,不仅特意把名字倒了过来,还别有用心的设计了一个让人看不太懂是什么意思的标志,再加上门口那只穿着格子背带裤的鸡,还真让人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
而且麦肯基在其他地方还有不少家的分店。
神奇的是,小编原本以为这些麦肯基是一家“大型连锁快餐店”,可是意外的是,这些店仅仅是“重名”而已,他们的风格还真不一样。
有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甚至还有这样街头的低配版。
不知道各位那里有没有这家店呢?
有了奔波霸就有霸波奔,有麦肯基就有肯麦基。
这家也是麦当劳和肯德基的结合体,店面比上面的麦肯基还要大,双层的店面,丝毫不输肯德基和麦当劳。
相比肯德基、麦当劳“单一”的菜单,肯麦基让客人有了更多的选择,除了汉堡薯条之外,还加卖蒸饭,让不同口味的客人都共享美食。不仅食材丰富,价格还便宜,而且“天天买一送一”,老板真是个厚道人啊。
麦肯基、肯麦基之外,还有这家肯当劳,可以说把肯德基和麦当劳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致,按照这个逻辑推断,麦德基大概也是有的。
果然不出所料。
还无意中发现了一家麦当基,这算意外收获了吧!一个字:绝!
这家OFC更牛,连奥巴马都成了他们的代言人,没想到这位美国前总统卸任之后混的这么惨。
1987年,中国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大街正式开门营业,那时候还不叫“肯德基”“肯德基家乡鸡快餐店”。十冬腊月大雪纷飞,人们在前门排起了长队,不为别的,就为了“给我来两只肯德基”。当时人们要排一个多小时的队才能买到一块炸鸡。
就连人民日报都做了相关报道,能让人民日报点名的,影响力自不必多说。换做今天的话,妥妥的“网红餐厅”天花板。
1992年肯德基在全国餐厅的总数只有10家;但是到了三年后的1995年,就已经发展到了71家。2002年2月,肯德基在全国的餐厅总数达到了600家。那时,肯德基在中国就已经是比较常见了,但是由于价格相对昂贵,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还是舍不得吃上一顿。
1987年,肯德基的一块炸鸡卖2.5元,一份土豆泥要8毛钱,这对于当时月薪100多块的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已经是够买好几斤菜的“巨款”了,后来一个汉堡套餐又要十几、二十几块钱,更是想都不敢想。
因此,在许多80后、90后的朋友们的记忆中,小时候能吃上一顿肯德基,算是十分奢侈的事情了。
人民群众对汉堡炸鸡想吃又舍不得的尴尬境地让很多“有心人”发现了商机,也由此拉开了国产洋快餐的“黄金十年”。
从2001年开始,各种各样的“国产洋快餐”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在三、四线城市,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今天随处可见的华莱士了。
凭借着便宜的价格,华莱士迅速崛起,2003年,华莱士开始运行加盟路线,全国各地开始陆陆续续出现华莱士的身影。
到2010年,华莱士在全国的加盟店已经超过了1000家;之后,华莱士的发展更加迅猛,最辉煌的时候曾经一天之内连开三家新店。目前,华莱士在全国的店铺已经超过18000家,比肯德基麦当劳加起来的都多。
华莱士的成功秘诀就是两个字——便宜。
20年前,华莱士的6元套餐是比肯德基更有吸引力的存在。当时很多人也都觉得:反正汉堡炸鸡味道都差不多,哪家便宜吃哪家呗。
但是,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开始觉得,肯德基的价格也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这并不是因为肯德基一成不变的价格,其实肯德基涨价还是“相当频繁”。据不完全统计,仅2007年7月到2012年1月不到五年时间内就八次涨价,其中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初的半年时间内三次涨价,每次普遍涨幅差不多在0.5-2元之间。到今天,一份普通的肯德基套餐价格也到了三、四十左右。
不过,如果把肯德基涨价幅度跟我国人均收入变化的幅度做一个比较的话,就会发现肯德基显得有点不值一提。
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公布的数字得知,从1985年到2020年的35年间,我国人均收入增加了22倍,到现在,我国每月人均可支配的收入达到了3243元。也就是说,从前一顿占月薪比重2、30%的肯德基如今只不过是月收入的百分之一而已了。
国产快餐除了价格低廉之外,扎根中小城市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拿华莱士来说,目前一万多家店铺中,43%都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这些地方也曾经一度成为国产洋快餐的“重灾区”。
在肯德基麦当劳来华之处,首要的目标就是大城市。对于店铺所在城市的规模、人口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硬件都有着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多中小城市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但是近十年来,我国中小城市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展。麦当劳和肯德基也放下“架子”,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三、四线城市以及小乡镇。
麦当劳中国执行官张家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未来新开的麦当劳门店将主要集中在低线城市。”
而肯德基对于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开店的兴趣则更浓厚,下手也更早。如果各位还有印象的话,在中小城市大概率都是先有了肯德基,后有的麦当劳。
最近,肯德基又在河南新乡封丘县的第一家县城“小镇店”——肯德基优选正式营业。该小镇店运行后,肯德基更是宣布:计划在三年内新增1000家这样的“小镇店”,把肯德基带到每一个城镇居民的餐桌上。
在今天,这个人们越来越重视消费体验的时代里,那些曾经依靠小城市和低价格而存在的“国产洋快餐们”也在慢慢的被历史洪流所吞没。
曾经,这些“国产洋快餐”兴盛于新世纪之初那个人们收入不高,舍不得消费的时代;现在,这些“国产洋快餐”又衰落于现在这个人们生活提高,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
仔细回顾这些国产洋快餐,我们猛然发现,他们兴衰史正是中国二十多年的发展史,他们恰恰是我国人们二十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社会不断发展的最好见证人。
最后,各位还吃过见过哪些有趣的“国产洋快餐”呢?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