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罕见的“豺”现身云南怒江!豺群出没,能控制泛滥的野猪吗?

太珍稀了!极其罕见的动物“豺”现身云南怒江。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技术人员,在整理设置在3000米以上的红外相机资料时,意外发现了一只豺的身影,这也是该区域近年来首次记录到这一珍稀物种的存在。

在红外相机记录到的内容来看,一只毛发棕红,体型犹如中型土狗的动物现身在山林之中。虽然从体型上看,它既像狼又像狗,但它体型比狼小,嘴巴比狗尖,还是能够分辨出它是稀有动物豺。

豺喜欢群居生活,此次出现在画面中的只有一只豺,暂不知道它脱离种群的原因,也不知道它出现在此地是巡视领地,还是觅食。不过有一只豺出现,就说明当地有很大的概率存在着豺群,在当地繁衍生息,否则这只豺就难以在当地现身。

豺:四大猛兽之首

在古时候,豺的数量较多,人们和豺的接触较多,在文学作品中也会体现出来,比如:若是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古时候,人们将猛兽称之为:豺狼虎豹,在这4种猛兽中,豺的体型最小,比狼还要小一号,体重只有15-20斤左右,但是豺却排列在四大猛兽之首的位置,由此可见豺的凶猛。

关于豺的凶狠,最为流行的说法是,豺攻击猎物时,会像鬣狗一样掏肛,将野牛、羚羊的肠子拉出来,让其活活疼死。

其实豺很少会掏肛,它们狩猎的方式比较独特。

豺属于群居动物,和狼不同的是,豺并不会在食物丰富的季节分开行动,而是始终都生活在一起。豺群之中没有明显的等级之分,也没有优势个体,所有人都一起狩猎,获得的食物会让幼崽先吃。

在狩猎时,豺群会采用团体协作的方式,其中一两头豺吸引猎物的注意,其他豺则在猎物必经之路上包抄猎物。

豺属于犬科动物,它们和猫科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在狩猎时,猫科动物会通过锁喉咬死猎物,而豺咬合力虽强,但它们难以通过锁喉咬死大型有蹄类动物,只能采用不间断的攻击,造成猎物失血过多而亡。

而这种攻击的方法,使得猎物在死亡之前,会活活疼死,死法没有比鬣狗掏肛好太多,所以很多人觉得豺过于凶残。

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豺群能够猎杀老虎。但其实这种说法有些夸张,虽然豺群以数量取胜,但面对几百公斤的老虎,它们也只能甘拜下风。

不过老虎遇到它们,通常并不会捕食它们,原因很简单,豺狼体型小,且喜欢群居行动,又同样是肉食动物,捕猎它们有一定的危险,或者耗费的能量较高,而获得的猎物较少,不如捕食其他的食草动物。

豺数量减少之谜

豺在过去非常常见,广泛分布在亚欧大陆上,甚至在100年前我国很多地方还有豺。由于豺过于常见,人们和它相遇的概率比其他猛兽要高。再加上豺攻击猎物时过于凶残,以至于人们将其归为四大猛兽之首。

只是没想到,100多年的时光,豺竟然变得越来越罕见。

很多动物的消失,都和人类直接相关,但是豺并非如此,人们很少会主动猎杀豺。只是,豺喜欢捕食有蹄类动物,而在过去,人类也喜欢猎杀有蹄类动物,再加上人类活动,造成豺栖息地减少。

还有,家犬所携带的传染性疾病,也会传染给同样是犬科的豺,而豺又是群居生活,非常有利于传染病的传播。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豺的数量也越来越少,甚至在一些地方已经多年没有豺的身影。

当豺的数量减少时,豺种群本身也会退化。这是因为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导致了它们的栖息地破碎化严重,不同地区的豺群难以进行基因交流,对豺群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即使是一些没有人类打扰的山林,豺的生存现状也不乐观。

其实不只是豺,豺狼虎豹四大猛兽的现状都不太乐观,甚至在一些地方已经多年没有它们的身影。

食肉动物的减少,就导致了一部分地区的生态链失衡,造成个别物种局部泛滥,比如:野猪。

豺狼出没,野猪小心

野猪有一个特点:特别能生崽,一头成年母猪每年可以产一窝,一窝4-8只个体,生育巅峰时的母猪,甚至可以每年产两窝。

在自然环境中,野猪的天敌非常多,包括:豺、狼、虎、豹、熊、猞猁、猛禽等,而现如今它们的天敌减少,造成许多地方野猪局部泛滥,其中也包括云南怒江地区。

此次豺在当地现身,一方面说明了当地生态链比较丰富和完整,另一方面豺的食谱中有野猪,有了豺群,野猪可能很难再像过去那样无序繁殖了。除了豺之外,其他食肉动物的数量也正在恢复,相信过后不久,局部泛滥的野猪就能够回归到有序繁殖状态。

总结

豺在云南怒江现身之后,当地表示要加强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强化生态保护教育。这不仅仅要保护豺,更要保护豺所处于的生态链,让这种曾经在我国非常常见的猛兽,能够在这里长期生活下去。

曾经,我们用猎枪来对付豺狼,现如今,我们欢迎他们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