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有多少座水电站?水库连水库,恐从自然河流变成一个个平湖?

长江上有多少座水电站?

倘若要论中国哪条河流的水资源最丰富,那就非长江莫属了,所以才有了南水北调、西电东输工程:

前者大家可能还知道,其实说的就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工程、中线工程和尚未开建的西线工程;

后者,其实就是长江上建造的一些水利水电工程,在满足防洪抗旱等功能的同时,还在为东部提供清洁能源,也就是电能,尤其是西南地区的“梯级开发”,让这个区域的“落差”得到充分利用。

长江上的水电站数量还真多,且不说支流上的二滩电站、丹江口电站和乌江渡电站等等,干流上的电站就多不胜数,只不过最有名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三峡水电站和下游位置的葛洲坝水电站,但在长江上游,水电站就更多了,比如乌东德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等等。

长江上游那么多水电站,就像一个水库连着一个水库,金沙江岂不是从自然河流变成一个又一个平湖了?

长江上游的水电站是很多,而且有的还没修建完成,甚至还有正处于规划中的水电站,比如白鹤滩水电站虽然第一批机组已经开始发电了,但整个工程要完全完工还要等到2022年的样子。

这个时候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长江上游,也就是金沙江这个区域的水电站为何如此密集?这个问题说得简单直白点,其实就是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拥有稳定且充沛的水量,二是落差又大又集中,尤其是到了金沙江下段的时候,虽然梯级规划数量在减少,但水能却更大,于是,这些地方的水电站也具有更大的电站装机规模,这与雅砻江江水的汇入也有很大关系。

不过,长江就是长江,不可与湖泊混为一谈,湖泊说得直接点就是一个洼池,总比不过有大小和形成原因的不同,湖泊的状态比较封闭,所以这类型的水系主要是通过自然降水和地下水这些俩进行水源补充,而湖泊里湖水的消耗也主要是渗透、蒸发和被其他方式利用了。

但建了大量水电站的长江不一样,虽然拦河大坝修建了不少,但水库里面的水不是一直关在里面,也不是没有流通,只是每个水库会有一个正常蓄水位,也会空出相应的防洪水位。

何况,长江源头一直在源源不断地疏水,这些水利工程也不可能把全部水都管得住,它们根本也装不下那么多水,水库的作用不是只有蓄水,反而是将这些水更好地利用起来。

洄游性鱼类动物的产卵通道被堵,中华鲟、白暨豚等珍稀动物或将灭绝,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实行一年多以后,江豚出没更加频繁,但能对其他濒危鱼类动物起到多大作用?

的确,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对于长江里那些回游性鱼类动物来说,尤其是对于以前在长江上游产卵的珍稀鱼类来说,的确是致命性的打击,因为它们的产卵通道变得十分艰难,有的会在其他地方形成新的产卵场,而有的因为无法适应这样的变化直接不产卵了,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中华鲟等濒危鱼类的种群数量变化看出来。

在长江白鲟被宣布灭绝的时候,或许很多人也是那个时候才知道,原来长江里还有这样一种古老的生物,它们比人类更早诞生在地球上,最终却因为人类活动带来的巨大影响而灭绝。

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在我们看来可能觉得时间有点长,但这对于长江里面生存的诸多鱼类动物来说,也只能繁殖两三代罢了,而对于中华鲟这类珍稀动物来说,它的孩子可能都还没发育到性成熟阶段,也就是说,这个时间还不够让一代成长到可以繁殖下一代。实际上,白暨豚和中华鲟的生存现状真的都很不好,毕竟自2006年开始就没有发现过它们的活动踪迹,而中华鲟也连续四年多没有监测到自然产卵,这意味着它们或许也会像长江白鲟一样离我们而去。

当然,我们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些,所以长江治理成为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如果说将这些修建好的大坝全部拆除并不显示,原因当然不只是建造成本的问题,而是他们的作用也很重要,航运、抗旱、防洪和发电都需要它们。

而关于长江治理,也不仅仅是牵涉到渔民生计的“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一些电站也会不定期的巨型人工培育珍稀鱼类动物放流,希望可以为野生鱼类动物的繁衍后代做补充,像中华鲟,就累计放流了上百万条,甚至还修建了专门的电梯会有通道,让洄游产卵的鱼类可以通过电梯到达产卵地。

长江禁渔一年多时间后,江豚在不少江段频繁出没,多地也显现出生态环境变好的情况,但白暨豚和中华鲟等濒危生物,到底会像白鲟一样灭绝,还是像江豚一样数量变多,则还需要时间才知道结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只有我们让长江环境变得更好,更少的减少人为干预,这些珍稀鱼类种群的数量才有可能逐渐恢复,而不是已经罕见了就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