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我国造船业的发展,为何会出现第二个高峰?

秦汉之后,我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自此进入了成熟时期。隋唐至明代中叶的一千多年间,随着我国古代经济的增长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造船业也出现长期蓬勃发展的局面,以远洋海船的制造闻名于世。

唐宋时期,我国古代造船史出现第二个高峰。

到了这个时期,秦汉时出现的造船技术,如船尾舵、高效率推进工具橹以及风帆的有效利用等,得到了充分发展,以及进一步的完善,还创造很多更加先进的造船技术。

隋代,尽管造船工业时间不长,但造船业很发达,建造了特大型龙舟,造船技术和规模都居世界首位。隋开国功臣杨素,在永安督造的战舰规模大,技术一流。如五牙战船的船高50余丈,上有五层楼,可容士兵800人,船上还设有六个拍竿,作用是拍击敌人。

隋炀帝时所造的“大龙舟”,采用的是榫接结合、铁钉钉联的方法。“舟”高15米,阔约17米,长约67米,船计有楼四层,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共计120个房间。此外,“大龙舟”还采用了榫接结合铁钉钉联的方法。要知道,铁钉比用木钉、竹钉联结要牢固得多。

其实,这种先进的方法,在隋朝早已广泛使用。唐代造船业重心南移。宰相刘晏在扬子县设立10个造船场,造船达2000多艘,但都供应于内河运输。

当然,远洋海船更闻名于世,大的长约67米,载人量将近700人。同一时期的大食船也难以与中国船媲美,各国商人从事远洋贸易,都首选中国商船。

另外,当时还有一种“轮船”,船身较小,装有两轮,由人力发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轮船之一,欧洲直到15、16世纪才出现有浆轮船,比我国晚近800年。

宋代造船业更是迅猛发展。北宋朝廷于汴京、温州、相州、明州等地设有船务,专造官船。宋朝的船,船形上宽下狭,便于航行,可远涉重洋。

这得益于高潮的造技术,选择合理构造,使用铁钉,还设置隔离舱,安全性能大为提升。

1974年,福建泉州湾出土了一条宋代海船。船体由坚固的木板隔成13个船舱,即使某个船舱突然漏水,也可迅速将其关闭,不影响船的航行。

此技术比西方早近700百年,到18世纪欧洲才出现类似的水密隔舱船舶。

此外,宋船体积较大,最大的长约40米,深10米,阔约8米,运载量达1500吨以上。船有商店,可豢养牲畜、酿酒、织布等。船上还装有指南针等仪器,可全天候航行。

南宋初年,为了对抗金人,南宋朝廷制造大量被称为车船的战船,船上安置脚踏轮,动力由机械力提供,“脚踏而行,其速如飞”。

当时还出现一种名为“飞虎战舰”的船。该船体积小且灵活,四轮,每轮上置八枚翼片,用于击水;每两轮用一根车轴贯穿,轴上装有踏板,一般两人脚踏一船。在荆湖一带制造的车船,最大的有三四十轮,长120米,阔13米左右。

实际上,这一时期,不管从船舶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可看出我国造船事业的高度发展。具体来说,唐宋时期处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高峰,除了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外,造船业得以迅猛发展,主要还是自上至下,都有一套强而有力的国家机构在支撑着。

比如,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就全面展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南洋一直保持良好的贸易,还与阿拉伯帝国一起把亚非的航海推向最高峰。

唐贞元年间(627-649年),按照晋代裴秀六体方法编绘的《海内华夷图》中,载有几条主要的对外交通路线:营州(辽宁朝阳)入安东(辽东)道;登州(山东烟台)海行入高丽渤海道;夏州(陕北横山)塞外通大同云中道;中受降城(内蒙古包头)入回鹘道;安西入西域道;安南(越南河内)通天竺道;广州通海夷道。

其中,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分别是第五道和第七道,极为重要。

宋朝时期,远洋海船从泉州、广州两港出发,一般都是沿着唐代“通海夷道”航线,前往波斯湾各地,最终目的地可达红海以及非洲东部。

唐宋两朝,都设有专门管理航海贸易的机构--市舶司,负责的官员为提市舶司使。据《宋史?职官志》载,市舶司的职责是“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货”。

又《宋会要辑要》云:“市舶司,掌市易南蕃诸国物资,航舶而至者”。按照现代标准,市舶司职责主要还是:管理进出口船舶,管理蕃商,对进口货物的禁榷、抽分、博买。可见,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第二个高峰时期,我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从此进入成熟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