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剩余,如何在买卖时斗智斗勇?

大家好我是海龙龙,海龙龙侃经济,今天我想讲的话题是,消费者剩余,如何在买卖时斗智斗勇?

首先,开篇大家讲一个关于拍卖的小例子:估计大家都知道淘宝上现在存在的司法拍卖吧,就像我今天看到的一个例子,金华市华庭常青墅的一栋别墅,这座房子在拍卖的过程中,有4900多人进行围观,有七个人进行拍卖,有135次出价,并且它的评估价是286万,成交价222万。

在这里我想问问大家,拍得者在仅仅拍下还没有进行下一步处置的时候,这栋房子对于出价拍得者的最初利益在哪里呢?如果这里认为评估价准确合乎实际的话,那他的最初收益就是评估价-拍得价,即286万-222万=64万元。

这里就涉及到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消费者剩余

在经济学上,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某种商品的时候,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值。这个定义最早是西方经济学中的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即一个人对一物所付的价格,绝不会超过,而且也很少达到他宁愿支付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哈哈这里感觉很绕口啊。

其实这里的消费者剩余主要是指一种满足感的剩余,比如前面那个拍卖的例子,如果他以低于估值的价格买下,会产生一种少花了钱的满足感,如果他以他能支付的预期价格价格买下的话,也会产生一个满足感,而他的能支付价格一般是高于他的实际支付价格的,这里就产生了个差值。

其实我们可以认为人们希望以一个期望价格购买商品的时候,如果他实际消费的价格比预期低,他就会产生一种乐趣,满足感,“心里像,哈哈我少花钱了,得了便宜了”,相反如果商品价格高于他的预期价格,他就会放弃购买。即他如果购买的话,实际的支出低于预期价格支付后获得的满足。

一般来说,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消费者都是希望以低于自己支付意愿的价格购买商品的,反之则拒绝。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一个支付流程,实际上消费者剩余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赚便宜的赶脚,即使他感觉消费者剩余为负值是,也不会产生金钱损失,只是让他感觉花的多了罢了,一个心理上值的购买和不值得购买的区别。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商家都开始巧妙的利用这种心理暗示的技巧。就像大家在去逛精品屋的时候,经常看到所谓的打折,但是,其实大致的价格和商场购买的价格基本差不多(撇除商场与精品屋租金雇员的成本差别)还有像我们在网上像淘宝,京东,亚马逊一类的网站看到的,原价888,现在卖333这样的一类的叫卖宣传,其实就是利用了消费者剩余这种心理暗示的方式,其实往往你只是获得了过多的消费者剩余,一种心理的满足,其实你还是花的差不多,甚至多花了不少的钱。

其实我们在购买产品的时候的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也是涉及到这个问题的,店家给顾客流出了讨价还价的空间,其实也是让顾客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哎呀我今天买衣服省了多少多少钱,其实呢,明理的人都知道,谁都不会做赔本的生意,再怎么吐血的大减价,商家也是有钱赚的,只是一个赚多赚少的问题。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下,也就导致了很多商家为了让自己赚取更多利润,极大地抬高明面上的售价,尽量的让消费者剩余处于一个高位,然后讨价还价的时候狠狠地降价,参与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来吸引顾客购买。

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就像最近吧,桃子上市了,刚上市的桃子非常的新鲜饱满,然后你就拿着很想买,往往这个时候卖家就看出了你相中他的桃子了,察言观色一番,就会考虑报出一个较高的价格卖给你,产生很高的消费者剩余,这时候你购买的时候,爆出的价格由于你觉得还不错,消费者剩余很高,就会毫不犹豫的买下来,因此呢你的消费者剩余就成了商家的利润来源。

其实这个例子也是在告诉大家,如果大家在想购买某个产品的时候,千万别直勾勾的盯着商品看,不妨表现的无所谓一点,甚至表现对商品的“不满或者挑剔”这样商家就以为你的购买欲望不高,就不敢提高报价。

好了,今天这节就讲到这里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是海龙龙,海龙龙侃经济欢迎您的关注收藏转发和收听,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或者我说错了什么,欢迎跟我私信交流,另外欢迎有经济学或者是文字编辑能力的人多和我交流,大家互相促进,谢谢。

微信:MAX_DODO

微信公众号:zhibizhe

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收藏,转发以及留言支持,欢迎各位多给我的语音提出好的意见,并且欢迎有编辑能力和经济学常识的人多私信我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个人联系方式查看微信公众号中的作者联系方式即可,欢迎骚扰,特别是妹子,张店妹子最好!求女友!哈哈好的,各位再见。

PS:各位,往期文章请查看微信公众号的历史图文,希望能有所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