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坚持了14年,势力波及大半个中国,成为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这一切成就与洪秀全是分不开的。洪秀全,原名火秀,又名仁坤。
1814年1月1日(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后迁至附近的官禄布村。他从小勤奋好学,聪明伶俐,在七岁时开始进入私塾读书。五六年间,他已能背诵“四书”、“五经”等诸多古籍。此后,他涉略中国历史和奇书,并能背诵。
家人见之,不惜节衣缩食,尽力支持他完成学业,确信其能及时取得功名成为翰林。然而洪秀全在16岁那年,因家计日感,只得中途辍学。
但苦读9年圣贤书的洪氏,深受两千年来传统封建儒学的影响,不甘终年劳作不得一饭之饱,总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他在县里考试中名列前茅,但去广州府考试却落榜了,只好回家帮父亲和哥哥干农活。十八岁那年,洪秀全被村里的私塾聘为教师。
在任教期间,他广泛研究了许多先秦话语、天文、地理、历史和各种非历史的历史。再考的时候,他的作文写得很顺利,看到自己的名气已经触手可及,但晚清朝廷的混乱和腐败,最终让他无法如愿。翌年,他第三次前往广州应考,遇上两位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从他们那里得到一套九本的传教书《劝世良言》,考完回家只是匆忙看一遍就放入书橱。
谁知,落榜的消息再次降临。洪秀全感到绝望,并生了一场近四十天的大病,病中愤然写道:“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一泄心中萌生的造反念头。
1843年6月,已经三十岁的洪秀全第四次前往广州应试,最终还是名落孙山。此次失败,他最终彻底认清封建科场的腐败,开始关注贫富差距巨大、民众生活悲惨的社会现状,暗下决心要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
1845年5月,洪秀全为寻找一种理论,号召、组织群众反清,《劝世良言》再次进入视线,并逐步相信书中所言只有“上帝”为真神,世人崇拜的其他偶像均为妖魔,除朝廷、大小官吏为“清妖”外,其他都是“上帝”子女,理应互相平等。
自此,洪秀全更加认为自己在二十四岁那年的那场大病就是在接受天命,病中梦见的金发老人就是所谓“上帝”,耶稣为“上帝”的长子,自己是“上帝”的次子。于是,他邀约表兄李敬芳,两人在头上相互灌水洗礼,对天跪拜祈祷,发誓以后独尊上帝,不信邪神,不作恶,遵守天规,并制宝剑两把镇上“斩妖剑”三字,以表示皈依上帝后的反清决心。
7月他创办拜上帝会,洪仁干、冯云山先后入会,他们首先向被士子学人尊拜数千年的孔圣人宣战,捣毁私塾中的孔子牌位。
翌年,他们在广西贵县吸收会众百余人。洪秀全还吸取当时天地会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经济口号造成组织涣散的教训,于1845年至1847年间,撰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提出政治、经济的平等思想,顺应广大民众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迅速赢得群众支持拜上帝会。
思想、组织和舆论准备充分后,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同时宣布成立“太平天国”,称起义军为“太平军”。
同年3月,在广西东乡洪秀全称“天王”。在东乡期间,洪秀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目的在于实施想要“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制度,务必建立理想的“地上天国”,将平均平等思想推向高峰。
为鼓舞士气,提高军队作战能力,洪秀全反复在军中宣传崇拜独一真神上帝,反对一切妖魔。为此,他还建立严明的军律,制定《天条书》,在军营中严格实行“圣库”制度。在洪秀全的培育下,太平军很快成为一支满怀理想、严明律己、战斗力强悍的部队。起义后,太平军一路开挂,连下数十州城府县,最终于1853年3月29日攻克南京。
洪秀全把南京改为“天京”,并确立为国都。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从内政、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着手建立起一套适合太平天国的行政体制。他还实行自由通商的政策,要求外商与天国境内贸易,须请领护照按数交税,如不照办则取缔通商关系。
太平天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让江苏、浙江等地出现十分繁荣的景象。特别在丝、茶出口贸易上,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武装斗争提供了充足的财力。在思想建设方面,洪秀全制定《天历》,发布三篇《诰谕》,编写《幼学诗》,刻印《太平军目》、《天条书》、《太平条《天命诏书》、《天下凡诏书》等一系列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规章条文。
在领导机构,洪秀全完善官制,颁布《太平礼制》。在官吏治理方面,他建立完整的《守土乡官制》,把行政官员按《太平军目》的编制分为伍长、两司马、卒长、旅帅、师帅、军帅6级,五人为一伍,一军共13155人,军帅以下的乡官均由人民选举,当然也可以罢免。
此外,洪秀全主张男女平等,妇女可当兵、做官、参加科举考试;禁止买卖婚姻、禁止娼妓、禁止买卖奴婢、禁止缠足……在中国妇女解放史上值得一书。1853年,列强威胁洪秀全承认清政府与之订立的《南京条约》,声称如不承认则以兵戎相见的无理要求,却随即遭到他严辞拒绝。
1861年西方侵略者提出与太平军“联合灭清”,事成之后“平分中国”。洪秀全当即痛斥列强代理人:“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后,引鬼入邦。”他还率太平军大战列强侵略者组成的“洋枪队”。但是,太平天国晚期发生了洪、杨内江,将士互相残杀,史称“天京事变”。其后,洪秀全任人唯亲,号召力、凝聚力日益减弱,太平天国运动急速转入低谷。
1864年6月1日,天王洪秀全去世。然而,关于洪秀全的死因,后世还有诸多疑问。清朝史书和一些时人著作中,将洪秀全死因归于自杀、病死两种说法。
对于洪秀全死于自杀的说法,十分流传,常见于清方官书和封建文人书中。其实这种说法,既影响了近代学者的研究,也影响到海外一些汉学家。如佩雷菲特就认为,1862年太平军进攻上海,此行为导致西方转向支持清王朝,洪秀全于1864年在绝望中自杀。
对于洪秀全是病死的说法,大多数源自太平军一方之说,也有少数清方的记载。如深受曾国藩器重的赵烈文,在日记中记载:“(同治三年)五月初六日……闻探报禀称,逆首洪秀泉已于四月二十八日病死(彼中之廿四日)。”洪秀全堂兄恤王洪仁政在供书中说:“嗣闻南京退出,伪天王先已在城病故,他的儿子幼天王添贵年将十六七岁,分兵出了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