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交战的古代,各朝代军队作战时,如何确定士兵的军功?

其实在春秋战国之前,各诸侯基本采用的是"世卿世禄"的制度,这时候无论士兵斩杀多少敌军,功劳基本都算在将军跟军官上面。普通士兵基本没有出头之日,所以很少去确定士兵的军功。因为军功不会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所以这时候的军功就是一个摆设。

直到战国时期魏国变法,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之后,才有了所谓的军功爵制,此时士兵的军功才起到用武之地。至于真正开始推行军功爵制就要从秦国说起,最典型的就是秦朝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对于后世的军功爵位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秦朝推行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每一级的军功都有基本的条件,只要有士兵能完成就能获得相应级别的官职,这足以说明秦朝当时就有着非常完善的计算军功方式。

据《战国策·韩策》中记载:“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秦人打仗的时候,正常左手拎着首级,右手拽着俘虏。这样一方面是容易计算军功,另一方面也能起到威慑敌军的作用。

对方一看到这个身上挂着首级的人,没打之前气势就输了。更何况在冷兵器交战的古代,一场战斗下来能杀死几个人就已经非常厉害了,以一敌十和敌百的人非常少,所以很好计算大家的军功。至于死去的士兵无论生前多厉害,死了自然无法计算他的军功。

为了防止士兵拿妇女和儿童的人头来冒充,斩首的首级必须将其脖子完整地斩下,露出喉结。毕竟跟战场上的士兵相比,杀一些妇女和儿童的安全性比较高,这种办法大大减少了士兵杀老弱妇孺冒充敌方士兵的可能性。

至于汉朝基本都继承的秦朝政策发展的,最开始也是按照首级计算军功的,后来就有了割耳朵作为军功的方式,这样更简单一些。之后的各个朝代,基本延续了这样的方式来计算士兵的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