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核心舱开裂!NASA日前邀请中国合作,究竟什么目的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8月30日电,俄罗斯能源火箭太空公司在30日称,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俄罗斯“曙光”号功能货舱发现多条裂缝。

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总设计师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俄方考虑借助高精度传感器来判断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出现裂缝的原因。

另据新华社的报道称,考虑到空间站机组成员先前在俄罗斯“星辰”号服务舱发现多条穿透性裂缝,“曙光”号上目前发现的裂缝可能会越来越大。

NASA局长日前邀请中国合作,这是什么操作?

“我代表美国发言,希望中国成为合作伙伴”

2021年8月25日,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举行的36届太空研讨会上,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开口说出了这句让人迷惑不解的话!

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得2个月前的6月23日,NASA局长纳尔逊在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听证会时称,他支持将排斥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的“沃尔夫条款”永久化。

短短60多天,纳尔逊就要收回之前说过的话,要反悔不成?一直以来美国政府在围堵中国都是不遗余力的,从1996年开始的瓦森纳协定,到2011年的沃尔夫条款,当然更早的还有巴黎统筹委员会,都是美国主导来围堵中国的。

所以从国际空间站核心舱段的开裂与NASA局长邀请中国合作之间的联系,让人不禁冒出一身冷汗,这是要让中国人来给国际看空间站背锅吗?这个运行了20多年的空间站,尽管个头和重量上远大于中国的空间站。但实验设备与太阳能电池的功率却和中国相差不大。

各国负责的舱段

尤其是结构设计上,由于是“万国品牌”,特别是俄罗斯和美国互相不太感冒,大家都有些小心思,因此重复率以及接口不兼容等小毛病是挺多的,难道真要拉中国进来垫背不成?

国际空间站“核心舱段”开裂!问题究竟有多严重?

曙光号功能货舱是国际空间站发射的第一个舱段,1998年11月20日由质子号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中国的空间站第一个舱段是“和谐号”核心舱,已经可以正常维持三名航天员常驻,那么曙光号功能货舱究竟是个什么定位,在国际空间站中的重要性究竟几何?

曙光号是NASA出钱,俄罗斯制造的一个舱段,但其实是基于苏联礼炮号空间站计划下的运输补给航天器改进设计,本来用在和平号上,结果和平号退役,改改又用到了国际空间站上,相当于是美国买下了和平号的一个段,请俄罗斯改装后成为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段,里面装了啥玩意?总共有四个部分:

1、气闸舱:宇航员太空行走时通过气闸舱进出太空使用;

2、货物舱:货物舱装载了国际空间站初期使用的大量物资和设备;

3、科学仪器舱:装有多光谱相机和用于空间材料加工工艺研究的熔炼炉

4、多功能舱:多功能货舱内有生命保障设备和居住设施

作为第一个舱段,曙光号功能相当强大,“担任”了国际空间站的推进、导航、通信、发电、防热、居住、储存燃料等功能,但更多的舱段发射入轨后,目前的功能主要是内部加压货物和外部燃料的储存功能。

曙光舱内部

曙光号舱段的设计寿命为15年,早已到期,而对于曙光号舱段的“备份”计划也早已展开,前阵子著名的科学舱事件就是发射上去准备替代曙光号舱段的!

鸽子王科学舱:将空间站顶到翻了个跟斗

科学舱其实在1995年就制造好了,当时是国际空间站曙光号舱段的地面备份段,2004年时俄罗斯将其改造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空间站模块,未来的目标是扩充俄罗斯舱段以及代替曙光号舱段。

科学舱长13米,直径4.11米,质量20.3吨,气密空间70立方米。装有多种新型补给设备,为科学实验开展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其发动机还可以对国际空间站进行姿态控制。另外科学舱段还将取代“码头号”成为新的节点舱,未来将提供货运飞船和实验舱的对接泊位。

原计划科学舱应该在2007年就发射升空,但因为政策、资金、技术问题等原因一再推迟2009年、2014年、2019年,最后终于在2021年7月21日由质子M型运载火箭送入太空。

7月29日13:29(UTC),科学舱与星辰号天底位置成功对接,但在对接后几分钟,该舱段的推进火箭意外的被启动了,导致国际空间站被整个顶的差点掉了个个!尽管很快就被调整了回来,NASA以及俄罗斯航天局也解释称,这个意外事件并不会影响国际空间站的安全,但试想一个舱段的发动机被意外启动,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故,万一在躲避太空垃圾时发动机不听使唤会有什么后果?

漏气,国际空间站一直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

2021年8月30日,俄罗斯卫星通信社报道称,国际空间站2019年9月曾查出有空气少量泄漏。2020年10月,宇航员在俄罗斯舱段“星辰”号服务舱的中转隔舱找到一条裂缝。后来又发现第二条裂缝。

2021年3月时对两个漏气点进行了封堵,封堵前这两个漏气点导致国际空间站以每天0.4毫米汞柱的压力下降,远远小于每分钟下降0.5毫米汞柱国际空间站事故值,看起来确实影响不大,但让宇航员住在漏气的国际空间站中,想想也是后怕,这裂缝要是扩大或者产生更大范围的漏气,这可如何是好?

国际空间站被打孔,精神压力过大?

2018年8月,国际空间站出现了意外漏气事件,经过调查得知是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上出现了直达太空的管穿孔所致,但这个孔是怎么来的,没有人知道,3年时间调查下来,终于有眉目了。

据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塔斯社,TASS)在8月初报道,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称,这个洞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俄通社则指出,就是由当时生病的NASA宇航员故意制造的这个洞!

NASA宇航员为Serena Au?ón-Chancellor,她在2018年6月6日至12月20日期间,与欧空局的Alexander Gerst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谢Sergey Prokopyev一同在国家空间站执行任务。

不过,后来NASA宇航员在空间站上被检测出深静脉血栓。正是如此,导致Serena精神状况不太稳定,为了尽快回到地球,选择在联盟号飞船上钻了一个洞。

经历比好莱坞大片还精彩的的国际空间站,还能撑多久?

从前文中大家也可以了解到,国际空间站设备老化,问题层出不穷,确实已经快到鸡肋时代,也就是成本比较高,弃之又非常可惜的时代,国际空间站使用的是传统的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的毒发姿态发动机,导致每年的燃料消耗高达4吨。

而给国际空间站货运燃料补给的M-52进步号飞船只能装载2.3吨载荷,1.3吨是食品与其他货物,只有1吨是燃料载荷,单独燃料补给就要疯了。从1998年开建到至今,NASA在国际空间站的费用为每年35亿美元,就一国航天指出的预算看,确实也不太高。

但国际空间站已经垂垂老矣,俄罗斯航天局明确表示将单干,未来将独立建造并运营空间站,当然俄罗斯选项还是有的,因为和中国关系不错,与中国合作进入中国的空间站,一点都不令人意外,但美国显然不行,这“沃尔夫条款”就把自己给绑死了,假如要与中国合作,首先的把自己的狗链给解开。

NASA已经明确表态未来将延寿到2030年,但是2030年后怎么办?而且中国的空间站计划已经带起了一大票粉丝,就等着国际空间站倒掉猢狲散了,大家肯定一窝蜂去抱中国的大腿,这对于美国来说,比失去空间站还难过,曾经的领导者,变成仰人鼻息的“童养媳”,这滋味有多难受?

在这个尚未彻底失去领导地位之前,趁着还有些许话语权之时,向中国发出“邀请”,彰显美国之气量,又将为未来做好铺垫。也许这才是NASA局长纳尔逊说出那句“最不愿意说的话”的真正目的,至于国际空间站,那就拉倒吧,彻底利用后废弃坠毁是它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