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问题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关注焦点,气候的变迁会直接影响人类的未来。不过,在我们常看到的许多消息中,有的报道说:地球将要迎来第四纪大冰期,全球平均气温会下降,天气会变冷;也有的说由于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天气会变热。
这完全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却都有人在谈论,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哪种说法靠谱?未来到底是变冷,还是变热?
答案可能会让你失望,因为这两种说法都对,它们只是看起来矛盾,但实际上并不矛盾。那这究竟是咋回事呢?
第四纪大冰期
这要从我们的地球家园说起了。话说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如果我们把46亿年的地球历史看成是一天,人类的出现不过是这一年最后1分钟内发生的事情,人类文明的出现则是要到这一年的最后0.2秒。也就是说,相对于地球而言,人类不过是转瞬即逝的存在。
而在过去漫长的46亿年当中,地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地球经历过上千万年的大雨,也有几乎熔融状态的时候,还有冻成一颗雪球的情况,以及满是地震和火山爆发的状况。整体来说,地球的气温是呈现周期性变化的。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来看,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绝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比较高。地球上表面没有大陆冰川或者冰盖的覆盖,姑且可以将其称为:温暖期(温室期)。温暖期的占比可以达到85%,在温暖期当中还有一些小插曲就是温度相对较低的冰期,它们的大概占比15%。
一般来说,如果地球表面长期处于极其低温的状态,导致整个地球表面被冰雪所覆盖,我们就会将其称为:大冰期。比如,大概在距今7.5亿到5.8亿年前,地球就遭受过一次严重的冰冻,史称雪球地球,根据科学家们的分析,这段时间地球的平均温度可能一度跌到了零下50度左右,这一次也被称为:前寒武纪大冰期(或者冰纪大冰期)。不过,这里还是要多补充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大冰期都像“雪球地球”这次那样冷。
地球的气候变化周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科学家们认为,大冰期的出现和天文因素是其中之一。比如:由于太阳是在银河系当中运动的,而银河系的物质疏密不同,太阳辐射就有可能受阻,照射到地球的光就会变少。当然,还有一些学者还有其他的看法。但总体上,有一个科学界有个“2.5~3亿”周期的看法,这也在地层中发现了一些证据,符合大多数情况,当然也有特例。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板块运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这里就不再赘述。
事实上,我们就生活在大冰期当中,这也被称为:第四纪大冰期。此时的温度其实算是地球比较寒冷的时候。在大冰期中,还分为冰期和间冰期,它们是交替出现的,而我们处于间冰期当中,温度要相对高一些。不过,现在地球上依然存在着不少的冰川和冰盖,主要集中在格陵兰和南北极区域,这也是冰期最显著的特征。
第四纪大冰期最寒冷的时期是在距今1.8万年前,当时的温度要比现在低15度左右。而在距今1.1万年前,地球进入了间冰期,一直持续到现在。由于间冰期和冰期是交替来的,根据科学家的预计,下一次进入到冰期大概是在9万年后,到那个时候,全球范围内会有大量的冰川和冰盖,温度会比现在低很多。那么,人类的活动会颠覆这一切吗?
全球变暖
事实上,人类的活动与地球周期性的变化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的影响,远远小于地球自身周期性的变化。
因此,无论人类如何活动,9万年后,还是得进入冰期,气候还会变得寒冷。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现在根本不需要在乎地球环境的变化了?
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从地球的角度来看,任何生物都只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转瞬之间,影响力实在太小,周期性的变化才是绝对的主宰。但是,从人类的角度来看,气候的些微波动都可能是致命的。
人类在近200年来,现代科技文明迅猛发展,导致近二氧化碳大规模的排放。要知道,原本地球上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可以把这些二氧化碳固定下来,再由分解者动植物遗骸,再把二氧化碳排回到大气当中,这是最早的碳循环模型。自打人类的出现,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经超过了碳循环的负荷,导致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
而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它会使得地球温度升高,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会进一步引发极端天气现象频发。仅仅2021年就出现许多极端天气,比如:北美的高温,欧洲和亚洲的暴雨和洪灾。
不仅如此,北极和南极也相继出现罕见的高温,一些地区的永冻层开始融化。这意味着如果人类还赶紧有所作为,有可能会使得环境进一步恶化,甚至可能恶化到人类无法承受的地步。因此,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让全球变暖得到缓解,不是在拯救地球,而是在拯救人类自己。
总结
虽然我们正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不过大冰期也分为寒冷的冰期和温度相对较高的间冰期。而我们是处于间冰期当中,下一次冰期大概是9万年以后,到那时候气候会变得非常寒冷。而在此之前,人类活动虽然不会对地球自身带来多大的变化的,但是全球变暖引发的一系列灾害很可能会让人类无法承受的,而走向灭绝。因此,人类要实现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本质上不是在拯救地球,而是在拯救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