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是三峡水电站建成之后拦坝蓄水,最终形成的一个人工湖泊,目前大坝建成蓄水已经将近20年的光阴,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生态环境。三峡水库蓄水正常水位175米,如果来到雨季遇到长江洪峰,为了下游的安全蓄水还要更多。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它的建成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自然灾害,有效地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自2003年6月三峡工程实现首次蓄水,蓄水高度135米,此后随着建设的完善蓄水高度不断攀升,三峡工程彻底完成开始发挥防洪、发电以及通航的三大实际作用。
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两大母亲河,对于我们的生活、饮食以及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有水的地方就意味着有生命有生机,自古以来我们都临水而居。但是雨季来临水患严重,对长江黄河两岸居民的生活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三峡大坝的建成非常有利于长江中下游居民的生活,一定程度上解决雨季水患的问题。
长江里的鱼众多,但大多数都是溯游鱼类,三峡大坝以及葛洲坝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活动。但是生物最擅长的就是适应环境,三峡大坝的建立蓄水成为超过百米的人工湖泊,鱼类在这里也可以休养生息。那么很多人就好奇了,将近20年的三峡水库鱼能长到多大?
长江里都有什么鱼?
长江起源于唐古拉山脉西南侧,一路从西向东经过八省二市一区,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仅次于非洲尼罗河和南美洲亚马逊河的第三长河流,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快要占到中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左右,如若控制不好发生水患,它的影响破坏力是巨大的。
长江水域辽阔延绵不绝,一路上通过不同的生态地理环境最终入海,因此长江里含有众多的鱼类资源。三峡大坝的修建以及葛洲坝,让一些远距离洄游鱼类被封堵,改变了生活习性以及产卵场地等。长江水域生物比较多样,鱼类超过400种,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以及底栖动物众多,数千种以上,并且还有淡水鲸类。
例如国家级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鳍豚、长江江豚、白鲟、中华鲟以及达氏鲟等等,同时还有岩原鲤和圆口铜鱼等特有物种,除此之外就是常见的四大家鱼,如青鱼草鱼等。在长江有著名的三鲜:鲥鱼、刀鱼和河鲀,这几种野生的鱼类近几年动辄数千元一斤,并且都是有价无市的,要知道这在以前就是长江两岸渔民的家常菜。
但是随着过度的捕捞,长江里大量的鱼类都大幅度减少,以前一网万斤的局面早都已经不复存在,目前面临的是无鱼可捕,所以说10年禁渔期的到来很有必要。
长江鱼类众多,拦坝近二十年的三峡水库最大的鱼有多大?
长江鱼类资源丰富,拦坝近20年的三峡水库,水深都是超百米,鱼类在这里休养生息,势必会孕育出一些大鱼。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千金蜡子万斤象,黄排大了不像样”,在这里蜡子、象和黄排分别指的是三种鱼类中华鲟、白鲟和胭脂鱼。
其中白鲟目前已经被宣布灭绝,很可惜没能进入2020年,我们的子孙也只能在一些影像书籍资料里了解它们的过往。白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鲟鱼,匙吻鲟科鱼类最早可以追溯至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此前只存在于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亚洲的长江。随着白鲟在长江里的灭绝,目前只有密西西比河有匙吻鲟科这类古老鲟鱼的存在。
白鲟多栖息于长江中下层水域,最大的可以超过3米,算是仅次于中华鲟的大型古老鱼类。
中华鲟的名声要更大一些,它们被称之为长江鱼王,最大的个体超过5米,重量可以达到600公斤,当然这也是极特例的存在。三峡工程对于中华鲟是有一定影响的,它们是典型的溯游产卵鱼类,它们生活在长江进海口,但是每当繁殖季节到来会溯游而上,到金沙江一代产卵,野外寿命可以达到40年之久,体型巨大,同样属于底栖鱼类。
黄排就是胭脂鱼,同样属于大型的中底栖鱼类,它们幼年时期的状态和成年时期相差巨大,因此才有“黄排大了不像样”的说法,成鱼时期体长已经可以超过1米。
人类发展过程最不缺的就是各种鬼怪传说,没有办法,这是早期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种办法。在长江里也有古老相传的“水怪”,也就是一些罕见的大鱼,不小心被渔民打捞上岸或者被垂钓上岸,但长江里真正的鱼王还是非中华鲟莫属。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