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是二战时期继苏德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之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又一个主战场。自从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以举国之力投入到对日本的军事行动中。经过美军多年的浴血奋战,美军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的彻底胜利,亚太地区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然而,纵观太平洋战争和亚太地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和日本之间的较量,我们就会发现:在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与日本法西斯的对决中,美军的损失是最少的。美军阵亡兵力12万人,而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有120万阵亡,其阵亡人数超过美军的10倍。
那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阵亡人数为何远远小于日军呢?
上图_ 二战太平洋战争,美军收缴的日军指挥刀
第一,双方作战指导思想的差别——美军作战尽可能减小士兵的伤亡,不让士兵付出无谓的牺牲。而日军作战却充满了浓浓的“武士道色彩”,日军作战比美军更喜欢不惜一切代价的,带有自杀式色彩,有去无回的攻击和反击行动。这是美军伤亡远小于日军的根本原因所在。
美军打仗的思维是:尽可能发挥部队火力和兵器上的绝对优势,以火力压制和消灭敌人,进而减小军队的伤亡。美军之所以能萌生出减小一线官兵伤亡的想法,其原因和美国的立国思想密切相关。
上图_ 独立宣言 (美国立国文书之一)
美国是在启蒙运动思想的熏陶下诞生的新兴工业化强国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由于启蒙运动提出的“天赋人权”等思想的影响,美国建国的先贤——华盛顿、杰斐逊等人就在《独立宣言》中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正因为“尊重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成为美国的立国根本“政治思想”,美国政府和军界才在一战和二战,乃至其他战争的残酷较量中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官兵的伤亡,让士兵尽一切代价避免无谓的牺牲。
这种“天赋人权”的思想在美军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在部队装备方面,美军普遍使用自动化枪支,其坦克和战斗机、航空母舰等重武器拥有良好的防护能力,美军在二战期间的主力舰载机——F4F战斗机的防护能力就超过日军的零式战斗机,美军M4谢尔曼坦克、M26潘兴坦克的防护能力就超过日军的95式坦克。在战术方面,美军打仗以火力致胜,战术更灵活。美军往往把敌人的阵地炸成一片火海,一片焦土,才让士兵发起进攻。
上图_ 中途岛战役
美军对前线官兵的“生命关怀”在中途岛战役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在中途岛战役的空中对决中,美国海军的F4F战斗机加装了防弹玻璃,在座椅后部增加了防弹钢板。这就在空战中尽最大限度的减小日军飞机射击给美军飞行员带来的伤害,而日本的零式战斗机被戏称为“空中打火机”,零式战斗机只注重机动灵活性,而缺乏防护。F4F一开火,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就被美军F4F的火力点燃了。
中途岛战役,日军阵亡3057人,美军阵亡307人。美军伤亡比日军小,原因有很多。但武器装备防护性能比日军好是很重要的原因。
美军作战提倡减小前线士兵的伤亡,而日军作战却带有浓浓的“武士道色彩”,即要求士兵以“血海尸山”的武士道精神“效忠于天皇”。
上图_ 裕仁天皇1938年视察军队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化国家,幕府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推翻了幕府统治,确立起类似于中国古代皇权集权制的天皇集权制,天皇为日本的最高领导人,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天皇的绝对领导下,日本建立起近代化的陆军和海军。
由于日本军队是绝对服从于天皇领导的军队,其核心精神武士道精神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日军——这支将武士道精神刻在灵魂和血液的军队就在战场上为天皇“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在日俄战争中,日军第3军司令乃木希典指挥3个师团和2个预备步兵团,3个炮兵联队集中火力,向旅顺口俄军展开猛烈反击。日军士兵在乃木希典的指挥下为天皇“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整个旅顺口战场打的是血海尸山,乃木希典还组织日军敢死队以肉弹攻击的方式冲击俄军防线。乃木希典的次子乃木宝典也在战斗中战死,日军战死5万多人。而俄军正是受不了日军不惜一切代价的自杀式冲锋,才打起白旗投降。
上图_ 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日军就上演了凶残的自杀式冲锋。到了二战时期,日军又一次把这种冲锋体现的淋漓尽致。在针对美军的作战行动中,日军在装备上不如美军,但为了所谓的”誓死效忠天皇”,日军会冒着美国人的绝对优势的炮火冲击向美军展开自杀式冲锋。这一点在布干维尔岛战役中体现的很明显。
1944年3月8日,日军第6师团在16门大口径火炮的配合下进攻布干维尔岛700高地的美军阵地。日军炮火很快被美军大炮压制,但日军步兵的冲锋没有减少。而美军这边,依托其炮火的绝对优势对第6师团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轮番炮击,发射20000多发105毫米炮弹,10000发75毫米炮弹和811发迫击炮弹。在猛烈的炮火打击下,美军仅仅以阵亡78人的微小代价就击毙日军1400多人。而日军这边,在武士道精神的驱使下,除了留下堆积成山的尸体,没有任何战果。
又经过半个月的自杀式反击,日军战死5400多人后被迫转入防御,而美军只有263人阵亡。
上图_ 二战日本使用的89式掷弹筒
在中国战场上,日军的对手装备比较差,日军还能发挥其训练的战术,诸如投入掷弹筒打击中国军队机枪阵地,依靠师团级和联队级火炮轰炸中国军队阵地,以及单兵射击精度高的战术优势和中国军队对决。
但到了太平洋战场上,除了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飞机的性能超过美军外,美军地面武器的所有性能,不论数量质量都完全碾压日军。面对强大的美军,日军除了用自杀式反击对付美军之外,其对于中国军队的某些战术也没有任何价值。在战术发挥不了实际意义的情况下,日军就用不断地自杀式反击,以普通日军官兵无畏的牺牲来拖延战争的时间。最终,数以百万计的日军士兵成为了军国主义法西斯的悲惨殉葬品。
上图_ 太平洋战争中的日军老照片
第二,美军后勤比日军发达,这是美军伤亡小于日军的直接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军的工业极其发达,其后勤保障在各国军队中名列前茅。美军一线官兵都能够吃牛排喝可乐,装备坏了随时修理,吃的有运输机随时空投。即便前线官兵受了伤,也能得到及时的救治。美军吃穿都有保证,受伤了还有及时的救治,其战场的绝对伤亡数量也就相应的减少了很多。
根据统计,美军总计有20多种战地食品,其食品非常注重营养搭配。不仅有冰激凌、可乐、牛肉罐头,还有葡萄干等小吃。美军军粮分成BCKD四个系列,其中KD两个系列军粮最为丰富,B系列也相对丰富。二战时期,美国600万陆军,其后勤人员比例达到了1/3,高于德军和苏军。
上图_ 二战美军军粮
而日军的后勤就比美军差了很多,日军的伙食本身就远不如美军,美军战地食品种类多,而日军除了海军伙食较好外,其陆军只能吃到米饭能一般的伙食。在二战期间,美军往往会切断日军的后勤补给线,让日本人陷入弹尽粮绝的悲惨境地中。
在瓜岛战役中,登陆瓜岛的日军第2师团等部队就因为后勤跟不上来,最后撤出了瓜岛。由于弹药、医疗物资和食物淡水供不上来,在太平洋孤岛作战的日军经常面临被美军困死的悲惨局面。很多日军即便没有战死,也因为长期饥饿或受伤无法救治而失去了生命。
以上两点原因就是二战期间美军伤亡远小于日军的原因。
作者:军事帅哥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铁血太平洋》 徐焰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