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吴畋
字数:4641,阅读时间:约16分钟
“俄国骑兵……冲向高地人,他们的马蹄下方尘土飞扬,每一步都在加速,径直冲向那条顶着钢线的纤细的红线条(the thin red streak topped with a line of steel)……等到他们迫近到150码(约137米)之内,端平的步枪打出又一轮致命的齐射,给俄国人带来死亡和恐惧,他们打马回转,向左右两侧散开队列,跑得比来时还快。”——拉塞尔《10月25日巴拉克拉瓦骑兵战》,1854年11月14日发表于《泰晤士报》
“被派来攻击第93高地团的几个俄军骑兵中队,遭到了步兵在15码(约14米)距离上的一轮苏格兰式冷静齐射而四散逃窜。”——恩格斯《东方战争》,1854年11月17日成稿,11月30日发表于《纽约每日论坛报》
编者按: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一译克里米亚战争,又称东方战争)可以说是第一场战地记者的盛宴。当时,得益于科技进步和媒体发展,各大报纸的普通读者终于能够在不到一个月内了解到世界彼端发生的动态,《泰晤士报》(The Times)记者拉塞尔(Russell)、《晨报》(Morning Herald)记者伍兹(Woods)和《纽约每日论坛报》(New-York Daily Tribune)特约撰稿者恩格斯等人生动传神的描述则让英军步兵以“细红线”(The thin red line)——也就是单薄的二列横队——击退俄军骑兵,成为大西洋两岸乃至世界各地军事爱好者耳熟能详的经典战例。
然而,细心的读者立刻会发现前文摘引的两段典型描述里已经出现了可观的分歧,亲历者拉塞尔明确提到俄军骑兵在百米开外就被击退,他的稿件要到11月14日才在英国各大报纸登出,可身处曼彻斯特的恩格斯却在三天后就宣称,高地团是以一轮“苏格兰式冷静齐射”,将距离自己仅有十几米远的骑兵打退。
事实上,和诸多由历史变为传奇的战例一样,由“纤细的红线条”演变而成的“细红线”背后同样存在着难以计数的歪曲、夸张和演绎。恩格斯的失误或许仅仅源自他看漏了一个阿拉伯数字0,但其他人的报道偏差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本文就来还原一下真实的战例。
▲图1. 战地记者先驱威廉·拉塞尔,他是个好酒的爱尔兰人,军事常识有限,却能够跟士兵打成一片,也同样被部分英军高层列入黑名单
▲图2. 拉塞尔报道原文(上方)与恩格斯评论文章(下方)对比
谁是主角?这可不是苏格兰高地人的独角戏
首先,出于礼貌起见,我们应当确定“细红线”这出传媒大戏的参演人员究竟都有谁。这乍看起来纯属多此一举,正如罗伯特·吉布(Robert Gibb)那张《细红线》名画所示,无数艺术品都将第93高地团放在聚光灯下。可是,倘若我们仔细阅读拉塞尔的报道,便会发现事实可能远比想象复杂。
▲图3. 罗伯特·吉布《细红线》,现藏于爱丁堡国家战争博物馆,这张画作于1881年,可以说代表了19世纪下半叶英国社会对这场战斗的普遍印象,但如此近距离的交火实在和真实战况相去甚远。
当俄军骑兵扑向那道“纤细的红线条”时,最早开火迎击的却是左右两侧的蓝衣士兵:这并不是指与红衣英军恩怨交织的蓝衣法军,而是那些先被俄军从野战工事里撵出来大加杀戮,又被英军连打带骂后勉强列队的“土耳其人”。还算厚道的英军高地旅旅长科林·坎贝尔(Colin Campbell)少将在战报里提到1号多面堡的“土耳其”守军先是竭尽全力抵抗很久,后来又在俄军追杀中死伤惨重,2、3、4号多面堡的守军也是在钉死大炮火门后才退却,总体而言表现还算不错。
拉塞尔认为土军士兵“在相距800码时展开了一轮齐射,然后转身就跑”。不过,第93高地团的上尉连长布莱克特(Blackett)还是比记者先生公道一些,他在家书里表示土耳其人虽然看到骑兵就跑,可随后又被英国军官撵回队列当中。难怪嘴上并不积德的费希尔-罗(Fisher-Rowe)少尉会大骂盟友:“比起这些土耳其狗东西,俄国人都算是天使!”
事实上,那些奥斯曼帝国的可怜士兵甚至未必能算是土耳其人,其中一大部分实际上来自帝国的北非属地突尼斯,当地于19世纪40年代废除了奴隶制,随后,大量衣食无着的黑奴涌入军队。突尼斯军人的训练、装备、薪饷、给养都严重不足,他们能够依托工事抵御俄军一两个小时已属不易,此时自然也不宜要求过高。
▲图4. 克里木战争中的突尼斯士兵
这阵雷声大雨点小的齐射过后,接下来粉墨登场的便是第93高地团的大约600名士兵,正如它的名称所示,该团的中坚力量来自苏格兰高地。笔者在此继续引述拉塞尔颇具诗意的原文,“当俄军推进到相隔600码时,那条位于前方的钢线终于放了下来(指士兵放平刺刀),迸发出一阵米尼耶枪的轮流射击声,可距离还是太远,这并不能挡住俄国人……在令人窒息的焦虑中,人人等待着浪涛拍击盖尔人礁石战线的时刻”。
▲图5. 英军当时将使用米尼耶弹(一译米尼弹、米涅弹)的线膛枪称作米尼耶枪。
盖尔人(Gaels)这个将爱尔兰人与苏格兰高地人囊括在内的统称,不仅符合拉塞尔的行文笔调,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实情。就英军而言,相对尚武的苏格兰人与相对贫困的爱尔兰人的参军比例都高于其人口比例。以1845-1849年募兵状况为例,爱尔兰在人口大量外流的状况下,仍以30%的纸面人口提供了33%的兵员,苏格兰更是以不到10%的人口提供了15%的兵员!
▲图6. 细红线场景模型,藏于斯特林城堡
发生于这一时期的大饥荒,不仅导致上百万爱尔兰人流落海外,也让英军各个团里都充斥着找不到出路的爱尔兰兵员。即便是在苏格兰色彩较为浓厚的第93高地团中,同样有像弗朗西斯·达菲(Francis Duffy)这样的典型爱尔兰士兵。达菲18岁就已入伍,此后不仅参与了克里木战争,还前往南亚镇压印度兵变,接下来又转入第65步兵团,奔赴大洋洲投入毛利战争。作为“细红线”的一员,达菲在这三场战争里一共拿到过三枚奖章,可他为大英帝国出生入死几十年的报酬,不过是流落到新西兰,以挖掘贝壳杉胶(一种可用于油漆的树胶化石)为生,最终在贫困中孤独死去,尸检报告则称之为“因缺乏必要的、常用的生活必需品而加速了自然死亡进程”。
▲图7. 新西兰的挖胶工(gumdigger)纪念像,挖胶工是当地特有的重体力劳动工种,时人普遍认为这样的工作堪称“世间至苦”
潮打空城寂寞回——无意间成为反派主角的俄国哥萨克
“盖尔人礁石”的对面同样是一群帝国军队中的异类:第53顿河哥萨克团的3个百人队,总共不到300名哥萨克而已。作为非正规骑兵,哥萨克的主要价值体现在战役层面,他们是优秀的侦察兵,出色的劫掠者,擅长杀入敌军后方追击、破坏,以至于俄国民间流传着一则谚语:哥萨克经过的地方没有鸡鸣。而在战术层面,哥萨克虽然善于散兵战和单打独斗,却也极少死打硬拼,几乎不会主动冲击步兵密集队列。
▲图8. 随着火器的普及,哥萨克骑兵也时常下马展开散兵战
按照巴拉克拉瓦之战俄军总指挥利普兰季(Липранди)将军的命令,这个顿河哥萨克团的任务实际上只是搜索俄军左前方一带敌情而已。该团列成仅有六人宽的疏开纵队,发出可怕的“乌拉”吼声,像是一群大雁般迅速向前推进到距离英-土步兵约700米处。这样的阵势无疑令布莱克特上尉心惊胆战,以至于他在家书里竟将3个百人队(哥萨克百人队的兵力基本相当于正规骑兵中队)夸张成足足12-14个实力雄厚的骑兵中队!倒是坎贝尔见多识广,在战报中也只将这个哥萨克团灌水成400名骑兵而已。
▲图9. 克连博夫斯基上校出版于1904年的老照片展现了哥萨克视角下的“细红线”场景发生地,英国、土耳其步兵恰好位于远处的小丘上
随着黑压压的哥萨克骑兵纵队越来越近,步兵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最后,先是原先隐蔽在背坡上的土军残兵起身开火,接下来英军也展开射击,这让哥萨克以极为轻微的代价侦察出英军步兵所处位置——换而言之,拉塞尔文中的前两轮“齐射”不仅和朝天开枪杀伤效果不相上下,而且还暴露了己方实力。
▲图10. 俄军第12步兵师长利普兰季,他是少数几位在克里木战争中屡立战功、声名鹊起的俄军将领之一
作为拉塞尔最能干的同行对头,《晨报》记者尼古拉斯·伍兹也对射击效果颇为怀疑,按照他的说法,“高地人和土耳其人在这么远的距离打出齐射,显然是毫无效果”。布莱克特上尉的家书则比两位大记者更专业,他指出英军始终是各部分轮流投入射击,也就是说,“齐射”轮次只是记者想要便于读者理解的阶段划分而已。
▲图11. 英军高地旅旅长坎贝尔,绰号“维多利亚的苏格兰雄狮”
布莱克特提到相隔500码时的射击只导致少数俄军骑兵落马,而其他骑兵很快继续冒着稍稍猛烈起来的火力向前推进到距离英军步兵横队大约300码处,接下来骤然转向左侧,意欲包抄英军右翼。众所周知,步兵横队虽然正面火力强劲,侧后方防御能力却颇为低下。见此情景,坎贝尔当场赞叹,“那家伙(哥萨克团长亚历山德罗夫)还真懂行!”
▲图12. 巴拉克拉瓦交战态势图,绿色为俄军,红色为英法土联军
不过,在半岛战场摸爬滚打出来的坎贝尔也不是泛泛之辈,他虽然没有将横队收拢成空心方阵或实心方阵(紧密纵队),却当即下令位于最右侧的掷弹兵连集体左肩、左脚向前,形成向右前方斜向射击之势。迫近的哥萨克感受到掷弹兵连的火力,随即打马后撤。尽管拉塞尔夸张地认为“端平的步枪打出又一轮致命的齐射,给俄国人带来了死亡和恐惧”,伍兹却不客气地指出“高地人站定后的第二轮齐射和第一轮一样缺乏明显战果……敌军骑兵也显然无意冲击高地人”。
盖棺论定
于是,军事史上赫赫有名的“细红线”就这样平淡无奇地结束了,关于战斗本身,最为简洁明了的定论出自享誉英俄两国的《骑兵史》(A History of Cavalry)作者乔治·泰勒·丹尼森(George Taylor Denison)中校之口:
▲图13. 丹尼森戎装照
“许多人——特别是许多英格兰作家——把这场战斗当作步兵击败骑兵的伟大胜利,可它实际上毫无教益。一位就在现场的著名英格兰骑兵军官明白无误地向笔者指出,俄军骑兵中队当时毫无冲击动机,只是想通过佯动迫使联军暴露部署状况,当93团在山上列出横队时,骑兵就已完成目标,随即撤退。科林·坎贝尔爵士是位经验丰富的军人,他清楚地知道骑兵要干什么,也做了相应的安排。”
因此,战斗中既没有骑兵与步兵的贴身近战,也没有步兵倚仗新式线膛枪屠戮骑兵的战况。尽管克里木战争中的英军和俄军高层都被无数人诟病,可就巴拉克拉瓦一战中步骑交锋的状况而言,无论是高地旅长坎贝尔还是哥萨克团长亚历山德罗夫(Александров),都做出了正确的抉择,也都让自己麾下的大多数子弟兵全身而退。
▲图14. 19世纪法国报刊想象的“细红线”场景
可是,战争中管理得当的成功行动多半颇为枯燥乏味。与自然、合理、有组织地完成任务相比,英勇、鲁莽、疯狂的失误更能激起读者(尤其是业余读者)的兴趣。于是,随着诸多后方人士的添油加醋,这场无关紧要的短暂交手就迅速升级为千钧一发的步骑对抗,甚至被视为步兵近距离打垮骑兵的经典战例。“细红线”的神话也就从此成为经久不衰的谈资。
参考文献:
Adkin, Mark,The Charge: The Real Reason Why the Light Brigade Was Lost(London: 1996)
Brighton, Terry,Hell Riders: The Truth About 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London: 2004)
Denison, George Taylor,A History of Cavalry: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with Lessons for the Future(London: 1877)
Fletcher, Ian & Ishchenko, Natalia,The Crimean War: A Clash of Empires(Staplehurst: 2004)
Grehan, John,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 History's Most Famous Cavalry Charge Told Through Eye Witness Accounts, Newspaper Reports, Memoirs and Diaries(Barnsley: 2017)
Hibbert,Christopher,The Destruction of Lord Raglan: A Tragedy of the Crimean War, 1854-55(London: 1961)
Klembowsky W.,Vues des champs de bataille de la campagne de Crimée 1854-1855(St-Pétersbourg: 1904)
Selby, John,Balaclava: Gentlemen's Battle(New York: 1970)
Woods, Nicholas Augustus,The Past Campaign: A Sketch of the War in the East, from the Departure of Lord Raglan to the Capture of Sevastopol(London: 1855)
Ченнык,С.В.Крымская кампания 1854-1856 гг. Восточной войны 1853-1856 гг.(Севастополь: 2014)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吴畋,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