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最热七月,NOAA:拉尼娜恐再现,今冬究竟最冷还是最热?

“2021年7月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热的月份”

估计大家都被这个惊人的消息给刷屏了,NOAA(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局长斯宾拉德(Rick Spinrad)在8月13日发布的信息中指出,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平均比20世纪的平均15.78℃高出了0.93℃,比2016年7月的最高纪录还要高0.01℃。

从北半球入夏的5月到现在的8月,令人震惊的高温记录屡屡产生,2010年来的6次热穹顶事件,3次发生在2021年,从5月底的莫斯科高温季开始到美加热穹顶事件将近大半个月的高温,现在轮到欧洲南部正在经历欧洲历史上最热的夏季。

地球到底是怎么了,相信大家都会有这个疑问,然后令各位更加大跌眼镜的事实正在到来,NOAA最新发布的信息称,2021年冬季拉尼娜现象的概率已达70%,一个接近精分的现实正在产生,我们经历了最热的夏天,今年冬天会是史上最冷吗?

精分?刚宣布拉尼娜结束,又警告拉尼娜来临

如果各位比较关心全球变暖类新闻的话,那么一定知道今年六一当天,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气象组织指出,2020~2021年拉尼娜事件已经结束,未来几个月中性条件(既不是厄尔尼诺也不是拉尼娜)将会主导热带太平洋。

可能很多朋友已经在欢呼,2020年冬天实在太冷了,拉尼娜过去再也不用遭那份罪了!但仅仅过去了2个多月,上周三(8月11日)日本气象厅最新发布的预测中,拉尼娜发生的概率正在快速增加:

日本气象厅发布的概率正在快速上升,到10月份就已经开始往30%方向走。而NOAA的预测则更加激进,在8月12日发布的数据中,拉尼娜在今冬出现的概率达到了70%,整个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系统)的主要区域,比1991-2020 年的平均值低0.33°C,也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这就是拉尼娜产生的主要原因。

拉尼娜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因为还需要太平洋上空的沃克环流配合,真正的原因是太平洋东部变热的海水被强劲的沃克环流带到了西部,导致东部太平洋深层冷水上涌,变成异常变冷。

而西部则由于来自东部温暖海水的补充,海水温度增加,气压下降,比较容易形成热带风暴乃至台风甚至超强台风,而且由于副热带高压会较正常偏强,令热带气旋以西至西北偏西移动,我国遭遇台风的概率增加。

拉尼娜现象发生结果有好也有坏,比如太平洋西部暖湿气流增加,东南亚降水增加,而北美与南美西部则会遭遇干旱,我国以及日本与朝鲜半岛的冬季会比较寒冷,台风增多等等。而且比较有趣的是还会使大西洋飓风也跟着增加。

比如飓风历史上第二、让中美洲损失惨重的米奇飓风就是在1998年的拉尼娜年份发生的,这场飓风还把洪都拉斯的乔卢特卡大桥给“吹跑”了,原因是超强降雨的冲刷了河道,把处在外弯位置的引桥给冲没了,而桥下则堆积了大量的泥沙,河道改道,桥被撂在了地上!

由于太平洋东部的冷水上涌,浮游生物跟着上到海面,大量觅食的鱼群汇集于此,秘鲁渔场会大丰收。

今年冬天,究竟是冷冻还是暖冬?

去年拉尼娜现象造成了我国罕见的冷冬,一次冷空气急冻全国,降温幅度10℃,中央气象台在2020年12月底数次发布橙色寒潮预警,所以问题来了,今年的拉尼娜现象究竟会不会造成冷冬,究竟会有多冷?

估计没有专家能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我们可以从过去的拉尼娜年份去寻找答案,从1950年以来总共发生过15次拉尼娜现象:

1950年来的拉尼娜年份

大多数拉尼娜现象的年份都偏冷,比如2000年的拉尼娜现象导致了2000年至2001年冬季东北、华北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而2008年1月10日起的南方暴雪也是发生在拉尼娜年份,那么今年也将遭遇罕见的低温冷冬?

答案是无法确定,因为在拉尼娜年份也曾出现过暖冬!!

比如在1998年~1999年冬季却是暖冬,而原因则是当年还是厄尔尼诺年,温度偏高,即使到了冬季余威仍在,因此出现了比较罕见的拉尼娜年暖冬现象。

拉尼娜导致的冷冬偶尔还是会跳票,而今年的7月已经被NOAA宣布为历史上最热的7月,接下来的秋季气温会不会继续创下新高?会不会逆转今冬冷冬为暖冬,还是存在比较大的悬念。

不过从概率而言,出现冷冬可能性仍然存在,假如成真的话,那么2021年真将要实现IPCC形容全球变暖后的世界,热的更热,冷的更冷,也许2021年冬天将会实现“冷的更冷”。而地球的天气从2021年之后,将会变得大家似曾相识,却是从未有过的陌生。

参考:

https://weathernews.jp/s/topics/202108/110125/

https://www.climate.gov/news-features/blogs/enso/august-2021-enso-update-rockin%E2%80%99-out-neutral

https://rmfp.people.com.cn/BIG5/n1/2017/0220/c406725-29092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