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暴力》如何唤醒人的母性?

《兔子暴力》乍一听名字好像是一部动漫电影,但实际上却是女性导演制作的女性犯罪电影,题材蛮独特的。不过令人震惊的是,它竟然改编于真实事件,只是把犯罪城市由南京改成了攀枝花。真实事件的梗概:一位南京母亲欠下赌债,心生歹心,唆使女儿哄骗同学,将其绑架并向其父母敲诈。为了掩盖罪行,她也“绑架”了自己的女儿,但最终自己女儿安然无恙,而女儿同学却遇害。如此蹊跷的对比,引起了警方注意,抽丝剥茧快速破案。笔者面对如此社会事件,百思不得其解,毕竟,身边没有这样的母亲。正如抗疫期间,武汉的朋友都戴口罩,配合居家隔离;而南京的大妈非要跑到扬州打麻将。

一般来说,正常人类的情感都有一些标配的东西,比如对音乐的热爱,对美学的向往,对法律的尊重、对道德的迎合,对工作的厌恶,还有最基本的爱和母性,哺乳的冲动等等。这些情感标配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连串的事件去唤醒:有些人经历丰富,很快就醒了,有些人经历寡淡,从未醒过来。

错位的母爱,终生的精神影响

影片的背景城市攀枝花,是一座移民城市,四川方言和普通话可以无缝切换。工业没落之后,有很多破败萧条的厂房,再加上日照充足,给整座城市都加上了一层滤镜。显然,《兔子暴力》的氛围烘托做得比较到位,容易令观众联想到犯罪和畸形生活。主人公水青在忧郁的环境长大,再加上继母带来的阴影,内心极度缺乏母爱,所以亲生母亲曲婷出现之后,水青内心产生了狂热的依恋,来势汹汹的温暖和快乐冲昏了她的头脑。这种错位的,缺席了17年的母女之爱,往往不会构建起正常的家庭关系,而是会因一系列事件的催化,产生惊人的力量,或做出一些杰出的事情,或产生巨大的暴力。

曲婷出现时,携带着生母之爱、温暖和快乐,迅速融入了水青的生活,并与其闺蜜组成了“青春兔子帮”。四位姑娘共同度过了一段自由奔放的时光,尤其是她们开着车、唱着歌儿,狂狼的笑声,呈现出的画面感非常自由。

显然,三位姑娘之所以能快速地组成兔子帮,正在于各自都有错位的爱:在继母的阴影下,水青长到17岁,童年和青春都难言快乐。在中国文化里,继母往往都是粗暴的、残暴的,对过继的子女经常揪头发打骂,特别是女人对女人,只要不是自己亲生的,都不会有好的关系,总之,继母的母性往往只能被唤醒一部分。而水青的两位闺蜜,也没有完整和谐的母爱:金熙的家庭条件很优渥,但父母却完全没有陪伴,她性格飞扬跋扈,痛恨背叛,甚至会用自残来获得关注。在曲婷归来,水青贪恋母爱的时候,金熙非常自然地产生出一种嫉妒和背叛的感觉;显然,金熙妈妈的母性也没有被唤醒。

而另一位闺蜜悦悦,只有一位溺爱她,却也打她耳光的父亲。影片并没有给其配备母亲角色,估计是单亲,她本来可以享受“宠溺”,但却是最想逃离父亲控制的,可见悦悦的生活并不快乐。显然,影片把这样的三位女孩和家庭组合到一起,有点儿“堆砌悲剧”之嫌,但尴尬的是,这样的家庭于中国社会中还是大量存在的,三位女孩的遭遇亦是活生生的现实,影响终生。

片刻欢愉,背后藏着巨大的暴力

三位有问题的女儿外加一个离开17年的母亲,组成了青春兔子帮。如前文所述,她们开着车穿过隧道,听着音乐,唱着《乐园》,肆意狂浪地笑。这样的镜头本身就不是正常生活的味道,很容易令人预感到可能会有意外。事实上,神秘男人老杜的出现,彻底结束了这片刻的欢愉,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段因母爱失位,母性未被唤醒所引发的暴力犯罪,简直是令人触目惊心。

如开篇所述,《兔子暴力》改编于真实的南京案件。在案件中,南京的母亲要求女儿把同学哄骗出来,施行勒索并杀害;而影片中,水青则是要维护来之不易又令人上头的母爱,加之,导演的艺术加工,使观众对曲婷和水青全无恨意。笔者不反对这样的加工,也能理解畸形的心理状态引发巨大的暴力,也在情理之中,但过度同情这对母女之时,却忽略了受害者以及亲人的感受。事实上,真实受害者的父母长期沉浸在痛苦中,甚至精神失常。电影却为了维护水青和曲婷的美女形象,把受害人原型恶化成为一个穷凶极恶之徒。

笔者认为,如此艺术加工在社会价值层面的意义不大。况且,一位离开17年的母亲,稍微给一些爱,就能让女儿帮助其杀人,太拔高骨血力量。

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媒体表现平台,包括画面、光影、声音等等,需要制片人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总之,电影往往会占用大量的社会资源。这意味着,优秀的电影要能将这些资源变现,表达出超越社会一般水准的思想,而犯罪片最重要的思想价值之一,就是教人向善或者引发相关的思考。显然,《兔子暴力》几位主角儿的演技都很在线,但在向善价值观传递层面,还欠一些火候。好在,三位问题少女,三个问题家庭以及影片中极端的生活,势必也会撞击到一些有类似症状的母亲,及早地悬崖勒马,回归家庭。

关于《兔子暴力》最重要的思考:自己的母性是否被唤醒,做人的价值观是否足够积极正向,又如何摒除赌博、吸毒、犯罪之类的非理性活动。(科幻星系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