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一个大熊猫的粪便,你能从中解读到什么信息?
可能大多数人对于大熊猫的粪便不感兴趣,但对于专家而言,能够得到一个野生大熊猫的粪便,简直可以当作宝贝。
原来啊,专家们可以根据大熊猫的粪便,解读出大熊猫的身体信息,就连身体数据,以何为食,是否怀孕、甚至当地气温状况等都能解读出来。
虽然有一些数据需要借助专业的工具,但有一些数据即使是普通人,经过训练也能够分辨得出。
大熊猫的粪便
其实大熊猫的粪便里,隐藏着很多信息。
这是因为大熊猫虽然是植食动物,但是它们的消化系统并不能适应植物。
我们知道,植物的营养密度较低,而且富含植物纤维,非常难以消化。为了尽可能地从植物中获取营养,食草动物们往往会演化出较长的肠道,以便让植物在体内停留较长时间。比如:羊的肠道长度是其身体长度的25倍。
肉类食物的能量密度较高,同时很容易消化,没必要演化出较长的肠道,因此,食肉动物的消化道长度大约是身体的4-8倍,而大熊猫的长度就是其体长的5.85倍左右。
另外,食草动物需要体内的微生物,帮助分解难以消化的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等,而较强的胃酸又非常容易消灭这些微生物,为了给微生物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食草动物的胃酸酸性较低。
食肉动物则不同,肉类食物中可能会携带较多的病菌,需要较强的胃酸来杀灭食物中的病菌,否则就会因此而患病,因此食肉动物的胃酸酸性非常强。胃酸酸性最强的要数食腐动物,它们的胃酸强到甚至能腐蚀骨骼。
从这两方面看,大熊猫的肠胃更偏向食肉动物。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了它们对植物的利用率并不高,甚至有许多食物根本没有被肠道消化、吸收,只是在大熊猫体内来了个“一日游”。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熊猫的粪便其实并不臭,反而有竹子的清香。而且,仔细观察大熊猫的粪便就会看到,粪便中甚至还有食物的完整结构,通过这些我们就能判断它以何为食,比如:下图中的大熊猫粪便,明显是以竹叶为食。
这一个则是以竹竿为食,粪便中能够明显看到竹竿的痕迹。
有经验的专家还可以根据竹竿结构以及竹叶结构分辨出这些是什么竹子,并能够根据粪便的颜色,湿润度以及气味信息等判断是多久之前留下的粪便。
另外,大熊猫粪便松软度适中,颜色偏黄偏绿,也能简单反应出它们的身体比较健康,暂无消化道疾病。
粪便的秘密
粪便除了能暴露它们的食物之外,还能暴露它们身体的其他数据。
科学家们如果在野外寻找到了野生大熊猫的粪便,除了对其进行初步观察分析之外,还会通过仪器来分析大熊猫粪便属于哪个个体。
原来,大熊猫为了防止食物划伤消化道,会分泌许多粘液细胞,这些粘液细胞会覆盖在粪便的表面,科学家们可以从这些信息中提取到DNA,从而判断该粪便属于哪个个体。
这些DNA信息对于科学家非常重要,当科学家们收集了足够多的DNA信息之后,就能够初步判断当地大熊猫的野生种群数量,亲缘关系图谱,以及这些大熊猫的性别比例等信息。
也就是说,科学家们无需与野生大熊猫接触,就能够清清楚楚地知道它们每个个体的数据。
另外,借助专业仪器,科学家也可以判断大熊猫发情期的雌激素和孕期的孕激素水平,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科学家判断大熊猫是否怀孕,甚至可以推算出预产期等。
借助仪器还可以推断当地的气温情况,当温度较高时,大熊猫的皮质醇值就会越高,科学家只需要测量粪便中的皮质醇值越高,也能够得知当地的气温情况。
不过要注意的是,许多研究都依赖于新鲜的粪便,时间越长的粪便所含有的信息量越少。
总结
了解一个动物,不仅仅要从动物本身入手,还可以通过它们的活动踪迹,以及粪便等了解野生动物的个体。这种不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便能够获得野生动物信息的研究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野生动物,使其不受到人类影响,在野外继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