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立秋赶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今年的立秋是什么概况?

文 | 读书君

才感盛夏,忽而已秋,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上个立秋仿佛还是在昨天,今日却已进入到另一年的3/4。

突然想到一段话“岁月就像母狗下崽,一窝又一窝,顾不上分辨公和母,也来不及分辨新生命的品相,母狗又怀上了……”

时光衔接得如此紧凑,丝毫没有给人喘息的机会,让人感叹不已。

世间万物周而复始轮回,斗转星移,花开花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一年又一年……

今年的立秋来得如此早,以至于很多人都对今年的立秋节气感到很懵圈。明明还是炎热的夏天,怎么说秋天已经到了呢?

01 立秋

立秋,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8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35°,进入立秋节气,气温逐渐下降,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的到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秋天到了,知了逐渐隐退“江湖”,螳螂蚂蚱也蹦跶不了几天了,正所谓古语有云:夏虫不可语冰。

立秋的到来,梧桐树开始落叶凋零,为此有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说法。

话说,宋代时,立秋这天宫内要将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到殿内,待“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的到来,也同时预示着谷物庄稼的成熟,农民将迎来丰收。

作为一个收获的季节,自古以来,民间就非常重视这一节气,为此而发展演变出了许多有趣的节气习俗。

比如民间有传统的祭祀、迎秋等习俗。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立秋这一天吃西瓜,有迎接秋天到来的意思。同时立秋后吃西瓜,能减少疟疾的发生。

另外,秋天有进补贴秋膘的讲究。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冬天是萧条的季节,冬天到了食物少了,为此需要在秋季多补充能量,以帮助身体抵御寒冬的侵袭。

02 关于立秋的农业生产俗语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耕国家,对于农民老百姓来说,庄稼粮食就是生存的基本。

秋天,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季节。为此,在长期的与自然的生存斗争中,我们的老祖宗通过观察自然万物总结出不少的生产经验。

关于立秋,老祖宗有句俗语这样说:“六月立秋赶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

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说六月立秋,会赶死牛呢?

其实不难理解。

自古以来,人们都遵循着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事活动。对于农民来说,每个节气都有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指导作用。秋天到了,粮食成熟了,就要抓紧时间抢收。

6月立秋,说明秋天提前来了,庄稼也成熟得比较早,这就意味着农忙季节也提前了,这就要求农民要加快秋收和播种的节奏。

有人可能会问,早收晚收不都一样是收吗?

真是如此吗?

当然不是。庄稼生长都按着自然气候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庄稼收早了,粮食还没有成熟,而收晚了,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而导致收成减产。

老话常说“秋湿冷气生,霜冻必早行。秋后北风紧,夜静有白霜”,多少就道出了这个道理。

立秋之时,需要面对的自然灾害并不少,碰到霜冻、暴风雨等灾害,农作物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影响。

此外,对于气候比较严寒极端的地区的农民来说,立秋早晚对农业生产可能没有多大的影响。秋收之后,就不播种了,所以抢收一茬秋收的粮食即可,时间上不是非常紧迫,劳作任务不是非常重。

而对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来说,尤其是南方地区的农民来说,则有比较大的影响,因为秋收完了,还需要继续深耕播种。

为此六月立秋,时间上非常紧迫,需要尽快抢收抢种。所以耕地牛就会被催促得非常疲累,所以就有了“六月立秋赶死牛”的说法。

七月立秋,阳历已到了8月份,秋天来得晚,那么冬季也来得比较晚,秋收的时间也就相应可以晚一些,这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气候比较温和多雨,立秋来得晚,农作物的生长时间也就可以长一些,庄稼需要一段时间才成熟,农民就可以慢悠悠地赶着牛去收割粮食。

客观上说,早立秋和晚立秋的时间相差虽然不是非常大,但是对于农作物来说,还是存在着极大的影响。

03 今年的立秋是什么概况?

今年的立秋,对应的显然是“六月立秋赶死牛”,不过,话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农耕机器的应用推广,现在种地,如今的农民家庭已经使用上了各种的农业生产设备,而不再只是单纯地依靠双手和耕牛。

在过去,由于生产条件落后,传统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靠人力和牛力,更甚者说,牛的重要性比人还大,一头牛能抵上几个壮年劳动力,翻田种地几乎离不开牛。

且在旧时代,牛也并非是家家户户都有,经济困难,条件落后的农户只能完全靠双手劳作,其劳作效率自然要低许多。如今,农民种地有了更多的选择,六月立秋也不至于赶死牛。

总的来说,古人的不少经验总结是具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像“六月立秋赶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这样的经验总结,俨然不再适应现在的农业生产指导。

对此,你又是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分享探讨~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