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9年,焦裕禄就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相关的影视作品不胜枚举,抗风沙、阻内涝、改盐碱的事迹,大家早已耳熟能详。毫无疑问,作为献礼建党100周年的红色影片,《我的父亲焦裕禄》,后简称《焦裕禄》肯定不会略过这些英雄的事迹,但这部影片的突破在于:大胆地脱掉英雄的外衣,以一个女儿的视角看待这位县委书记。事实上,在成为英雄之前,焦裕禄首先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会谨记老母亲的教诲:做一个好人,做天空中最亮的星;他会听到妻子的抱怨:全县的困难都解决了,但就是没有解决自己家的困难;焦裕禄常年在外工作,女儿心目中的父亲形象渐渐模糊,在一些离家的深夜,他也会潸然落泪。
现在,红色文化开始圈粉年轻人。这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是一种极好的文化现象,年轻人崇拜青年毛泽东、李大钊、焦裕禄,总比追捧吴亦凡、鹿晗之类的小鲜肉更有意义。另外一个令人欣喜的地方在于:中国式的英雄正变得越来越接地气,有七情六欲,懂人间烟火,这样更符合人性,也更容易感染新一代青年,从而于平凡中生出英雄情节。
柔和怨念,为什么要脱掉英雄的外衣?
《焦裕禄》的拍摄手法非常柔软,通过女儿的视角,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来描述英雄的浩气长歌。同以往的焦裕禄作品相比较,加入了大量家庭元素,寓意:家是最小的国,而国又是千万家,这是相对清晰的时代主题,非常容易引起共鸣。焦裕禄作为丈夫,难免受到来自妻子的嗔怪:只能看到别人家的苦,终日为全县的生存忙碌,一心只有灾荒和人民,顾不上自己的小家。作为父亲,女儿也会有小小怨念,她清晰地记得父亲胸膛的温暖,但这种温暖总是短暂的,只留下渐行渐远的父亲形象以及母亲忧郁的神情。
当然,这些怨念是柔和又略带温度的,毕竟,她们知道焦裕禄正在做崇高的事业,但如此柔和的怨念却恰到好处地脱掉其英雄的外衣,用一个女儿的视角,用一些家庭的琐碎来构建起这个人物,让英雄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毫无疑问,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正在于他们能做出一些“超越常人,超越现实”的事情,能忘我地跳进时代的漩涡之中。比如焦裕禄在没有苏联专家的支持下,带领洛阳的工程师成功研制成重型机械,代替上百矿工的劳动,是中国制造最初的骄傲;后来又远赴兰考,那里黄沙满天、寸草不生,整个县城都处在饥饿之中,有些老乡饿得发懵,甚至用“大雁屎”来充饥,而且地方有很多恶势力,把持着相关产业,收取保护费。在这种情况下,焦书记只身潜入地方势力中,用钢铁雷霆手段打掉了各种黑窝点。同时,植树造林,抗击风沙,需要迁移一些坟地,受传统思想束缚的老乡又成为一股“可怜”的阻力,又需要焦裕禄化身知心大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苦口婆心地劝说,最终老乡同意迁移祖坟...
总的来说,焦裕禄能满足普通人之于英雄的全部幻想,这些高光时刻自然也是《焦裕禄》的重头戏,但密集的高光时刻,又让英雄太过于高高在上,给普通人非常强烈的距离感。大家要意识到:焦裕禄是英雄,但更是一个人,一个父亲。脱掉英雄的外衣,更有利于拉近英雄和普通人的距离,也更容易感染新青年一辈,使之具有英雄情节。
平凡而伟大,普通英雄创造盛世
平心而论,关于焦裕禄的电影并不好拍,毕竟,他的事迹早就家喻户晓,而焦裕禄精神更像是天上的星星,用一种永恒的光辉,照耀着“公仆界”。所以,影片《焦裕禄》不仅大胆地脱掉了英雄的外衣,更是用女儿视角,大量的篇幅来描写焦裕禄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烦恼,看似平淡的事实,却能直击观众的内心,越共情,越平凡伟大。
如前文所述,妻子对焦裕禄有一些嗔怪,但焦裕禄又何尝忍心带着妻子四处奔波,吃苦挨饿呢?普通的父亲都会竭尽全力把最好的给到子女,但作为人民公仆,焦裕禄却不敢利用职务之便,给女儿谋半点儿福利,父女之间也因此产生罅隙。作为儿子,焦裕禄更是不能在母亲身旁尽孝,内心深感愧疚。影片中,有一段在老家的剧情,母亲站在雪地里目送焦裕禄,而在临别前,焦裕禄又回想起母亲的教诲,跪在雪地里告别。
如此场景,太好哭了,也是全剧的点睛之笔。影片在表达这些情绪时,并不是潇洒激越、满怀豪情地做拔高渲染,而是夹杂着普通人的愧疚、悲伤、无奈以及些许的犹豫。这些情感画面,使得焦裕禄形象一下子就丰满起来,相信也会令更多的人,理解英雄。
其实,中国文化里对英雄的定义还是蛮丰富的,比如舍己为人、见义勇为、大公无私、刻苦坚持、技艺高超等等,还要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件,炸个碉堡、堵个枪眼、救一些落水儿童都是英雄的常规操作。但《焦裕禄》脱掉英雄的外衣,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旨在向观众传递一种价值观:做好本职工作,平衡好家庭,我们都是生活的英雄。事实上,现在中国推崇的英雄正是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比如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有消防员,听到铃声,哪怕一个人也要出警;执勤的交警则面带微笑,甚至给骑电动车的人员发放一个头盔;河南遭遇洪灾之后,列车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劝说把泡面留给老人和孩子...或许,正是这些来自民间的“英雄”,才构成了现在的华夏盛世。(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