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提出,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导致饥馑、战争和疾病。
这就是困扰人类千万年的“马尔萨斯陷阱”。
所幸的是,技术革命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人类逐渐摆脱了饥荒、疾病及生存威胁,“马尔萨斯陷阱”似乎渐行渐远。
但是,技术革命的“保鲜”周期顶多半个世纪。
每一次技术革命爆发时,“破坏式”地推动边际递减曲线右移,将经济增长率拉到一个更高水平,经济繁荣。高收益率吸引资本大量进入,技术稳定之后,投资收益率逐渐递减,经济进入衰退期,进而不景气。
如此,反复循环、周而复始。
从近代开始,人类一共爆发了三次典型意义的“工业革命”,分别是1760年爆发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860年爆发于西方世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970年(另一说法是二战之后)爆发于美国的新材料、生物技术及信息技术革命。
每一次工业革命间隔的时间大约是100年,重大技术红利维持时间为55年,经济维持在中高增长,然后持续递减,面临45年左右的低增长状态,直到下一次重大创新的到来。
每一次技术革命退潮,人类又滑入“马尔萨斯陷阱”。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1830年代到1860年代,是人类历史上工人运动、无政府主义运动最为疯狂之际。
当时,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1831、1834)、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44)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
1848年,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欧洲大陆革命风暴达到高潮。
这是近代社会第一次滑入“马尔萨斯陷阱”。
186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经济再度持续繁荣,拯救了人类。
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20世纪上半叶,人类再次滑入近代社会第二次“马尔萨斯陷阱”。
这是人类社会最为血腥残酷的时代。这个阶段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规模最大经济危机以及大萧条。
人类陷入了历史上极端的零和博弈、存量争夺的丛林法则之中。
二战后,第三次技术革命以及全球化浪潮,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和平、繁荣与幸福。
然而,这场技术革命红利,被2008年金融危机彻底终结。人类正在步入近代社会以来的第三次“马尔萨斯陷阱”。
世界陷入持续低增长,超发货币,房价、股价等资产泡沫膨胀,贫富差距扩大;欧洲政治斗争激烈,传统政客失势,保守党崛起,民粹主义泛滥;美国退出各种国际组织,对众多国家发动贸易战,全球化全面退潮。
“马尔萨斯陷阱”从来都没有离开,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马尔萨斯陷阱”3.0,人类正在上演货币战、贸易战及秩序重构战。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