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台风“烟花”之后,江堤上会出现如此多的垃圾,更想不到的是这些垃圾都是平时人们丢进海洋中的。
在滨江森林公园内,潮水褪去之后,江堤上留下了大量的垃圾,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垃圾主要是各种泡沫,空瓶子以及人类丢弃的各种白色垃圾。原本备受游客喜爱的美丽滨江岸线,一夜之间仿佛成为了垃圾场。
事实上,每当有台风过境时,海岸线经常会出现垃圾,影响当地人们的正常生活,比如:19年时,15号台风给日本带来了约180吨的海洋垃圾,后来的19号台风带来的垃圾量更多,垃圾不仅会散发出难闻的味道,给当地的渔业和海洋养殖业也带来非常严重的打击。
毫无疑问地是,这些海洋垃圾全部都来自于人类,只是随着台风的登陆,海洋挟裹着海洋垃圾,将这些又一股脑儿地还给了人类。
海洋垃圾无处不在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相关报告显示,每年有数百万吨的废弃塑料被冲入到海洋中。而这些塑料将会随着洋流扩散到世界各地,有些还会随着海水运动,漂浮到海底最深处。
马里亚纳大海沟是人类目前已知的最深海沟,海水之深足以淹没整个珠穆朗玛峰。
马里亚纳大海沟是目前人类已知的人类活动最少的地方,也是受人类影响最轻的地方,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净土之一。然而科学家们乘坐着下潜装置来到海底时,看到了惊人的一幕,马里亚纳大海沟最深处竟然有塑料袋和糖果包装纸。深海的海底之中都会发现塑料垃圾的存在,更不要说在浅海之中。
另外,如果你经常上网,你可能看到过海豹或者海狮等被人类废弃的渔网卡住,随着它们的慢慢长大,渔网也会越勒越深,威胁对方的生存,甚至不少个体因此而死亡。除此之外还经常有鱼儿们被塑料瓶子卡住,难以逃生,最终死亡。
更为重要的是,塑料垃圾将可能会通过食物链的方式,进入到人类餐桌,然后富集到人体内,给人体带来较大的影响。
塑料垃圾的危害
我们知道,塑料垃圾非常难以被降解,它们在自然界中能够存在上千年的时间。虽然它们不会被降解,但是它们会被海浪以及风力等撕碎成小碎片,甚至是肉眼看不到的塑料颗粒。这些塑料颗粒将可能会被鱼类啃食,然后富集在鱼类体内。
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曾经从大洋深处带回了海洋生物样品。令人想不到的是,在4500米的深海生物体内,竟然检测出了微塑料颗粒。
国外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解剖,解剖对象是小海龟,结果他们从9只不到3周大的玳瑁海龟中发现了微塑料,其中一只体长只有9厘米的小海龟,胃肠道内含有42块塑料颗粒。
另一方面,我国曾经在南极海域中发现了微塑料的身影,要知道的是南极周围并没有人类长期生存,受人类影响较小,在这里都能发现微塑料,意味着海洋污染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严重。
更为严重的是,鱼类体内富集的微塑料,将会通过食物链的方式富集到人类身上。
奥地利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观察人类每天会通过食物和饮料能吃进去多少微塑料。结果发现,参与实验的8名实验者,在肠道内都被检测出了微塑料,不仅如此,每个人的体内都含有9种不同的塑料颗粒。
根据研究表明,这8名实验者都吃过用塑料包装的食品,以及喝过瓶装水,其中 6个人还吃过鱼。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环境科学家艾伯特·科尔曼斯报告称:我们每年可能摄入的微塑料,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量。
也就是说,我们虽然没有直接吃塑料,但微塑料已经入侵到了人体,而这些微塑料还可能会卡在人体不同器官内,虽然暂时没有研究表明,微塑料对人体会产生直接危害,但其潜在影响仍然不容小视。
为了减少海洋微塑料,我国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我国是最早实行“限塑令”的国家之一,同时也在拦截垃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正因为如此,我国渤海、黄海、南海海域4个监测断面表层水体漂浮微塑料平均密度,与全球已发表的同类研究结果相比处于中低水平。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就可以放松,因为塑料具有累积效应,再加上垃圾会随着洋流到处飘荡,我们仍不能放松对海洋垃圾的监控和管理。身为普通人,我们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及不随手乱扔垃圾就是我们对海洋生物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