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有中国有30枚氢弹,其他国家都报废了,这是真的吗?

长期以来,在中文互联网上都流传着这样一条消息

“全世界只有中国还保有30枚随时能用的氢弹,因为我们采用了特殊的”于敏构型“,便于长期保存和维护,其他国家由于氢弹维护成本太高,氢弹基本处于报废状态。”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作为原子弹之后的第二代核武器,氢弹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核聚变来释放能量,威力轻松达到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吨TNT当量,相比之下采用核裂变释放能量的原子弹。只能达到几十万吨TNT当量的威力。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原子弹核裂变的质能转化率只有0.135%,而氢弹核聚变质能转化率达到了0.7%,形象比喻的话,同等质量核燃料情况下,核裂变能让火车绕地球开一圈,而核聚变能让火车开到月球。

作为第一代核武器的原子弹,在氢弹出现并且小型化后,实际上已经开始被各核大国逐步淘汰了,苏联解体后甚至都出现了走私原子弹的买卖,而各国战略核武器现在全部都是热核弹头,也就是氢弹。

促使各国换装氢弹的动力,除了氢弹体积小威力大外,还有价格的因素,因为核武器并不像我们想得那样,威力越大价格越贵。

作为第一代核武器,研发和制造原子弹需要的铀-235,在铀矿中的占比只有0.7%,科学家还得把这0.7%提炼分离出来,再把浓度搞到90%以上。

如此才能达到原子弹的制造标准,目前武器级铀-235的生产成本在每公斤30万到50万美元之间。

但真正烧钱的不是生产成本,而是前期大型离心机的建造成本,并且在天上卫星的时刻监视下,现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偷偷摸摸建造用于分离核武级别铀235的工厂,最多只能是反应堆级别。

而且原子弹采用的“枪法”和“内爆法”等触发核裂变的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核材料利用率太低,广岛原子弹内部50千克的核材料,最后1千克完成了链式反应,利用率只有2%,而且受限于0.135%的质能转化率,这1千克里又只有1.35克完全转化为了能量,一套流程走下来才释放了1.3万吨TNT的威力。

反观氢弹就很经济实惠了,它需要的锂-6在锂中占比是7.59%,而锂的价格才几十万人民币一吨,一颗原子弹使用的几十千克铀235或者钚239,就能变成几十颗氢弹的”核扳机“。

并且采用原子弹点火的它利用率很高,质能转化率也不错,最重要的是氢弹威力没有上限,只要聚变材料量足够大,几亿吨TNT当量的氢弹都能制造出来。

至于说其他国家的氢弹都不能长期保存,纯粹是扯淡。

事实上早已小型化的氢弹,里面核材料的半衰期都在数万年甚至数亿年之间,根本不用考虑换装核材料的问题,造好氢弹后直接放哪就行了。

氢弹本身不太需要维护,真正时时刻刻在烧钱的只有氢弹的外围保障。

真正“不维护就报废”的,只有美国最早的”麦克“氢弹,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只是个热核装置,总重65吨,在没有爆炸之前一直都需要制冷并定期更换液态的氘氚,但它只是验证不可控核聚变在地球大气层内释放能量的可行性,试验成功后氢弹就和原子弹一样走上了小型化的道路。

虽然全世界只有中国有30枚氢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核威慑力度不够,作为人类有史以来威力最大的武器,氢弹早已成了一种绝对力量的象征,拥有它就拥有了让人类世界重新洗牌的资格,同时也拥有了维护和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