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和斑鬣狗:抓象不是太难,旱季我俩抓了不少,虽然大多是小象

文/萌露

1999年9月20日早上5点半,万基国家公园。9只成年斑鬣狗跟踪一只母象和2只小象——一只约5岁的少年象,另一只刚刚出生。

前一天母子三还在象群中悠闲淡定吃草,此时情况却不大妙。9只斑鬣狗团团围住母子仨,向前跑着,试图咬象腿。

象妈妈向其中某只斑鬣狗跑去,试图将其从她孩子身边赶走,但效果不佳。少年象尽量与妈妈靠在一起,但还是太小了,对凶狠鬣狗群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保护自己,更别说保护更小的弟弟了。

(如无特别注明,配图与文无关)

一次,新生小象被妈妈不小心撞到,斑鬣狗瞅准时机猛冲,但危急关头,小象立马站起了。

还没来得及缓口气,新一轮围攻继续!5分钟后,1只斑鬣狗咬住新生小象的尾巴,将其甩到身边。妈妈立马上前,赶跑了这只斑鬣狗,跟着它进入一个灌木丛近10米远。

都说穷寇莫追,显然这是位经验不足的新手妈妈,妈妈不在场的几秒,剩下的斑鬣狗继续袭击小象,群殴之下小象被严重咬伤,一只斑鬣狗甚至咬掉了它的鼻子,可怜的小象。

少年象随后也与妈妈分开,跑了20米远,这次象妈妈吸取教训,及时跟在身后。

9只斑鬣狗继续捕杀新生小象,连续咬下腹。不到10分钟,5点45分,它们咬掉新生小象的一小块肉,开始活吃!而妈妈与少年象仍旧站在20米远的地方,它们已经无能为力。

大象是最大的陆地动物,成年象达3—6吨,由于体型与亲密的社群组织,成年象对大型捕食者免疫,没有对手,然而大象生长期长,又喜水,小象成长过程中难免遭受不怀好意的捕食者侵扰。

狮子、斑鬣狗、非洲野狗甚至花豹皆有捕食小象记录,如1993—1996年在乔贝国家公园,一个狮群杀死74只象;1998—2004年万基国家公园,狮子杀死44只象,占狮子猎物总数的22%;2005年10月8日—25日博茨瓦纳萨乌蒂某个超级狮群每三天就杀一头象;2000年3月刚果北部诺娃贝尔多基国家公园,1只雨林豹捕食1只8—10月大小象……

这些大型食肉动物为什么放着寻常猎物,转而捕食捕食大象呢?有什么共性吗,十几到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只的象群还护不住一两只小象吗?

若非年景不好,谁愿意捕食大象?

1998—2004年,在万基国家公园,狮子杀死44只象,猎物总数203只,大象占22%,仅在水牛之下,超过了角马。

2001—2004年没有证据显示狮子会杀死大象。而在其他几年,狮子捕食大象也不是全年平均分布的,集中在一年中最干旱的时候,主要在10月(旱季末)。而12月到3月(雨季降雨量达80%的月份)间没有杀象记录。

1998—2004年万基每月被狮子杀死的小象数量分布

捕食地点遍及整个研究区,但某些区域为重点发生地,尤其是内姆巴、苏姆巴以及索玛温德拉水坑。众多大象寻找水源,在这些地区聚集,尤其是在公园剩余水源十分有限的年份更甚。

研究发现,大象尸体数量与上一个雨季降水量一致,显然狮子捕食大象与降水量紧密相关。降水量低于平均水平线时,狮子捕食大象数量明显增加。

大象对水严重依赖,每天需80—160升的水。到旱季,大象在水源附近聚集,永久性水源栖息地附近密度可达5.3/km?。因为大象主要是食叶动物(吃得比食草动物精细),日进食量很高,每天需进食150—300kg的食物,因此过高的大象密度能够导致大量栖息地破坏。

每年发现的大象尸体与上一个雨季降水量对比,水平线代表万基国家公园年均降水量

被杀象皆是7岁以下未成年,多为旱季独行,偶从象群抓单

1998—2004年万基国家公园被狮子杀死的象中,皆是7岁以下小象,平均年龄为2.4岁,88%小于4岁,近30%为1岁以下。观察到的8只被杀象中,有7只是独行小象,与家庭群失去联系;只有1只小象在离象群中成年象不远处被杀。

1998—2004年万基被狮子杀死的小象年龄

由于饲料与水的短缺,以及巨大的社群压力,在缺水的年份,象群觅食与寻找水源时需长途跋涉。这种情况下,小象可能跟不上象群,落单走丢或是被遗弃。而旱季大型食肉动物的常规猎物也不足,因此落单小象极易被狮群和斑鬣狗捕食。

尽管大多数被杀象都被认为是独行小象,但狮子偶尔也会试图从象群中掳走小象。研究人员记录了2起狮子袭击象群、捕捉小象的事件,1次成功,1次失败。

一次,4只雄狮与3只雌狮伏击一小群大象。1只未成年象被抓,但拖了1只雄狮约10米后挣脱。与此同时,一只刚出生的小象(1个月大)被捕获并杀死了。根据研究人员的解释,当遭受狮子伏击并逃跑时,象群惊慌失措,无法保护小象。

另一次,一个小象群在一个供水点周围的灌木丛中遭到一群狮子(1只成年雌狮、2只3.5岁的雄狮以及1只3.5岁的雌狮)的袭击。一只雌狮跳到一只落在象群后的5—6岁幼象背上。2只母象回来保护小象,小象得以逃脱。

猎象集体出动,7狮、9鬣狗可杀小象,即便象群严防死守

1998—2004年万基公园23次观察狮子杀象中,偶尔单杀,更多的是狮群集体出动。猎象的狮子数量明显超出平均狮群大小。

单杀小象3只,全是雄狮干的,年龄最大为3岁,事实证明雄狮真的不弱,更不是吃软饭。当只有雄狮时,猎象的平均群规模为1.8只;当只有雌狮在场时,猎象的平均群规模就要7只,这再次证明雄狮的威力!而雌雄狮子混合的狮群猎象,平均每群需要雌狮3.6只,雄狮2只。

万基国家公园狮群的平均大小为2.5只成年雌狮,显然猎杀大象的狮群大小明显超过平均水平。

捕食大象可能使得狮群成员倾向于留在同一地区。有证据表明,一些非常大的狮群(如舒巴水坑狮群——10只成年雌狮)在高于平均降雨量的年份分散行动,即使在旱季猎物相对不均匀时也照常分开。而到了降水量低的年份,则集中起来猎大象。

另一方面,干旱年份狮群规模过大,也可能是因为小狮群难以制服小象。狮子通常通过窒息的方式杀死较大的猎物(咬住鼻子或喉咙),显然这对大象来说不可能的。狮子杀死小象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以及共同努力。因此,要想吃猎象这碗饭,狮子就必须集合成大群。

除了狮子,斑鬣狗也会捕杀小象。除了开头讲的例子外还有几例。

1999年10月19日,一个9只斑鬣狗的鬣狗部落在万基公园杀死一只新生小象,被杀死的小象仅仅出生几天。这不是落单小象,附近有25只成年大象,尽管大象们焦虑不安,形成一个半圈,但未能成功赶走斑鬣狗。遗憾的是研究人员晚到几分钟,没有观察到具体捕食细节。

1999年3月到2000年6月,在万基国家公园,斑鬣狗捕食小象时皆在1999年旱季末的9月至11月初,猎象的鬣狗群中成年斑鬣狗数量超过7,而当地鬣狗的觅食小队一般为1—5只。

总言之,成年大象没有敌手,但在降水量稀少的旱季,还是有不少大型食肉动物如狮子、斑鬣狗、野狗等会冒险捕食小象,特别是落单独行的小象。而即使是小象也不是任人宰割的,例如在南卢安瓜国家公园,1只勇敢的小象面对雌狮袭击时坚决不放弃,勇猛御敌,即使尾巴被咬掉也继续奋力抵抗,最终成功反杀雌狮,自救成功。

然而,由于捕食者在旱季常规猎物缺乏、捕猎群规模更大,大象高度聚集且食物短缺、状态不佳、小象极易落单等种种原因,智慧勇猛的捕食者自然不会放过大象。

参考文献

1. Influence of drought on predation of elephant (Loxodonta africana) calves by lions (Panthera leo) in an African wooded savannah

2. Spotted hyaenas Crocuta crocuta prey on new-born elephant calves in Hwange National Park,Zimbab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