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说明的是,人口生育需要政策干预,但不能直接干预。其次,生育问题应该遵循经济规律,主要交给技术进步来解决。从目前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来看,经济增长与生育率呈现一种不被人为意志转移的规律:随着经济增长,国家人口出生率逐渐降低,稳定在一个低生育水平上。
在生育率下降的过程中,经济必然会受到影响,但这是我们必须承受的,也必须忍受。只有这种逼迫,技术才会进步。所以,短期来看,生育率降低拉低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生育率下降,经济不会下降,人均产值也不会降低反而会增加。
目前,低生育和人口老龄化如此严重的德国、日本,他们的经济实力和人均收入依然是世界前列。不可否认,他们正在承受低生育、老龄化的痛苦,但是这种痛苦恰恰逼迫他们技术革新。
目前,日本是全球最长寿的国家之一,生命质量很高。日本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在大力应用于养老、医疗领域,以解决老龄化问题。这些技术进步不少是低生育问题倒逼出来。待中国老龄化到同等程度,技术和经济不知能否达到日德这一水平。
如果人为过度、直接干预生育会造成什么后果?
举个例子,当经济进入正常的周期性衰退时(非经济危机、大萧条),如果一家企业因盲目扩张而导致资金链断裂。此时央行大发慈悲,提供足够贷款帮助其渡过难关,那么这将产生道德风险,破坏市场竞争,最终不利于这家企业技术进步及持续经营。
如今长三角、珠三角企业面临用工短缺,企业用工成本在上升,经营压力在增加。此时,老板一般都在努力想办法,如何降低成本,比如改进流水线技术,采用智能流水线,降低用工数量,或者使用成本更低、技术更好的材料,从而推动技术进步。
但是,假如通过某种生育政策,劳动力又变得富余了,那么工厂则不会选择技术革新,而继续使用廉价劳动力。
所以,人为过度干预生育,与过度扩张、紧缩货币一样,会扭曲劳动力的供给以及价格,不利于市场资源配置,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事实上,西方国家的制造业先进技术,正是在生育率下降、劳动力价格上升、持续工人运动以及工会斗争的艰难环境中地不断革新的。
所以,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一些痛苦是必须承受的,波浪式地忍受痛苦和享受喜悦,是人类经济进步的必然规律。
技术进步,解决了经济增长问题,但如果生育率持续走低,人口负增长,人类不会灭亡吗?
按照生育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人口会持续减少,但是人类不会因此灭亡。为什么?
所有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技术水平保持不变。而如今,如果与生育有关的技术进步,原有的生育边际递减规律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边际曲线会右移,人口会在更高生育水平上重新建立生育效用递减曲线。
如何理解?
当影响生育的技术进步到一定程度,或发生了技术变革,人口生育率会提高,人口生育规模会增加。当这一技术稳定时,生育率又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递减。
例如,试管婴儿技术、无痛分娩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女性生产的机会成本,提高生育边际效用。整形美容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产妇因生育带来的身体伤害,降低颜值衰落、身材走形的生育风险。一些高龄产妇、爱美女士在新技术条件下更容易选择生育。
当然,目前影响生育相关的技术水平还没出现革命性的进步,这种技术“微创新”还无以阻止人口生育率下滑。但未来基因技术、试管婴儿技术以及其它医疗技术爆发颠覆性创新时,人类的人口规模以及人力资本,会在市场的调节下重新回到相对合适的位置。
是否能够确信,人类能够在自我灭绝之前,实现技术进步?
300多年来,市场机制受到一次次的挑战和质疑,也暴露出非常多缺陷,但至少目前为止,它还是稍微靠谱的机制。曾经我们试图用上帝的视角,人为地、大刀阔斧地改变经济,试图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但都遭遇失败。
不过,对于生育问题,我们依然要保持谨慎。这个问题关系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受生育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生育相关技术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随着经济进步和收入增加,人们会降低生育数量,然后选择优生优育,提高孩子的教育水平。这种经济规律,实际上就推动了市场要素从劳动人口转向人力资本转型。一边是人口数量减少,一边是人力资本提高。
人力资本的提高,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推动生育效用曲线右移,促进人口增加。因此,人类不会因此灭亡。人们会在技术的革新浪潮中,反复地通过边际效用及成本理论,在生育数量和生育质量之间一次次建立新的平衡。
这实际上是微观层面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推动经济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指数型增长转变。具体到个人,就是你按什么标准考虑生娃的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政府不能直接干预生育,那么政府应该做什么?
一提到市场,我们不能陷入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误区,完全把人类的命运交给市场。市场与政府一样,都会犯错误。从上个世纪19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的经济学派不再纠结于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的争论。布坎南、哈耶克、阿罗、波斯纳、科斯等经济学家共同找到了一个方向,并形成了共识,即通过“宪章”、制度来共同管理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
所以,任何经济领域以及市场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有效管理。在这一框架下,政府行使合理的干预行为,不违背经济规律,提供更好的公共福利。
我们回到生育问题。那么生育该如何干预呢?
全面开放生育政策,将生育问题交给市场来选择,不直接干预生育,不违背经济规律。
目前,各大城市通过抢人口的方式弥补老龄化和人口不足的问题,但这显然是一种零和博弈。全面开放生育政策,重视生育问题更为重要。
由于过去的生育政策带来人口结构的失衡,目前老龄化加速,老龄人将大规模到来,而年轻劳动力则相对紧缺。
目前,真正的问题,不是生育率下降,而是“未富先老”。
如果人口生育率下降,是自然下降,是受生育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趋势的,那么这并不可怕,因为技术的革新、市场的调节,可以促进人口恢复均衡。但是,过度的人为干预,出现“未富先老”,容易导致市场失灵,市场在短期内难以调节回来。这是当前最大的问题。
短期的具体做法是,过去生育政策下的人口红利,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如今,有必要做好跨期调节,将这笔财富如国有资产拿出来,充实社保基金,降低这一代年轻人的养老压力。大力完善幼儿、基础教育,提供更多的公共医疗服务,大幅度降低生育、养育儿女的成本。
另外,受惠于过去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房地产制造了巨大的财富,但也给如今的家庭带来极高的生育成本。政府有必要做好转移支付,提供更多福利房,降低生育家庭的经济压力。
人口结构失衡带来的生育问题,需要用过去人口红利时创造的财富来弥补,尽可能地烫平这一大波浪,缓解扭曲程度。
长期来看,如果生育相关技术没有发生革命性变化,中国的生育率下降是必然的。制度性养老以及养老基金或许反过来还会降低生育率。
但是,如果目前这个坎没被烫平,劳动力数量较大幅度下跌,而人才又没有培养出来,老龄化负担又很重,市场调节机制容易瘫痪,经济将受到较大冲击。
落实到个人家庭就是,孩子只生了一个,但又没有培养好,经济收入有限,养老负担很重,这才是真正的忧患。
所以,只有短期加大社会福利的投入,才能相对平稳地过度到低生育时代。中国的生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福利问题。
长期来看,政府要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尤其是基础科学的水平,促进人力资本提升,促进技术革新,推动中国的生育边际曲线右移,促使人口规模及人力资本在更高的水平上寻找到动态均衡。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