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人却更容易被排挤?

KY作者 / 口口口

编辑 / fufu

前几天,朋友和我抱怨:


人们不喜欢自私的人,因为自私的人会损伤他人的利益;但人们也不喜欢特别好的好人。

事实上,之前的研究就发现:人们不喜欢那些会帮助别人的人、不喜欢那些坚守道德标准的人、也不喜欢接纳能够以低成本给团队带来大贡献的人(Parks & Stone, 2010)。

但为什么会这样?惩罚团队中的好人,最终损害的不是整个团队的利益吗?

01.

“宁愿损害自己的利益,

也要惩罚好人”

乐于奉献的人往往会提升团队乃至社会的利益,因此针对ta们的排挤、打压或驱逐听起来会有些匪夷所思。但这种现象真实存在于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中。

由于这类打压的行为最终会损害总体的利益,因此,它被称为“反社会的惩罚”(Antisocial Punishment)。

2018年,心理学家Pat Barclay教授和他的学生Aleta Pleasant在实验中印证了此类现象。他们招募了117名人员,按照4-5人一组,分组进行“公共物品分配游戏”(public goods game)。

小组中的每个组员会被分到10个虚拟币。在每一轮游戏中,组员们需要决定把多少钱留给自己,多少钱放入“公共账户”;放入公共账户的钱会翻倍,而后平均分给所有组员。

按照游戏规则,最佳做法是所有人都将自己全部的虚拟币都投入“公共账户”中,进行再分配,这样每个人都能获得双倍的钱。

但是,人们会存在私心,而且会担心如果其他人不付出,只有自己多付出,那么自己会吃亏。

于是,在实际决策中,人们总是会选择只将一部分钱投入到“公共账户”里。

小组内所有成员的分配方式是公开的,所有人都能看到其他组员将多少钱投入公共账户。在结束分配后,每个人被允许对其他组员进行惩罚。Ta们可以指定惩罚对象,并付出相应的虚拟币,来剥夺对方的虚拟财产——每花费1个虚拟币,ta们就可以让惩罚对象减少3元。被罚款的人只知道自己被罚了多少钱,但不会知道是谁惩罚了自己。

研究者计算了每个组员对公共账户的平均贡献额,并对组员们做出的惩罚进行分类。

如果有些组员向公共账户中投入的资金比小组的平均贡献额更高,那么,研究者会把“针对这些乐于分享的组员的惩罚”算作“反社会的惩罚”。

游戏一共进行了五轮。结果发现,每一轮都有人宁愿损害自己,也要进行“反社会的惩罚”(Pleasant & Barclay, 2018)。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执着地惩罚好人呢?

02.

“你太好了,

你让我们显得丑陋”

惩罚好人的动机之一,是人们认为好人破坏了标准。

在社会或是团队里,人们总会有意无意形成一套标准,规定了人们一般会为他人付出多少。一旦好人“好”得超过标准,会让其他人感到不安,认为标准被抬高了;或是感到这人“不合群”,而不合群意味着错误。

例如一些惩罚者会说(Parks & Stone, 2010):



好人并没有伤害其他人的利益,ta被针对,只是因为ta过于“不同”。即使是做善事的“异类”,也仍然是“异类”。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连好,都不能好得出格。

此外,研究发现,惩罚好人的动机,也可能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不那么糟,从而赢得竞争。

通过惩罚好人,惩罚者能打击好人的付出行为,让好人变得不那么“好”,从而缩小彼此差距。

Barclay教授在一些游戏小组中引入了一名“观察者”,并告诉组员,这位观察者会在看到所有人的资金分配方案后,选择搭档和自己合作。也就是说,组员需要互相竞争来赢得观察者的认可。而观察者会选择的合作对象,往往是那些最乐于付出的人。

结果发现,在存在观察者的小组中,“反社会的惩罚”格外严重。这说明人们试图通过打击分享行为,来削减好人的光环,赢得竞争。

图上显示的是每一轮中人们在“反社会的惩罚”上花费的金额,实线是“有观察者的小组”,虚线是“没有观察者的小组”,可以看出,在那些需要赢得观察者青睐的小组中,人们愿意为惩罚好人付出更多钱。截图自Pleasant, A., & Barclay, P. (2018). Why hate the good guy?Antisocial punishment of high cooperators is greater when people compete to bechosen.Psychological Science, 29(6), 868-876.

而令人难过的是,这种对好人的打击会奏效:

在那些“反社会的惩罚”较弱的小组里,人们的付出会随着游戏的推进持续增加;而在“反社会的惩罚”更严重的小组中,人们没有再增加对小组的付出。

这说明:对好人的惩罚会抑制合作,打击ta们慷慨的行为(Pleasant & Barclay, 2018)。最终,好人变得束手束脚,而小组的整体发展也被损害了。

当我看到研究结果时,我真希望好人能坚持下去,不要让惩罚ta们的人得逞。但我也理解,在面临他人排斥时,坚持自我是很难的,即使那是在做好事、在做正确的事。

想要让团队利益增长,让好人不被自私者伤害,不能只靠好人自己内心强大,也需要团队设立鼓励好人的制度,遏止对好人的惩罚并接纳“异类”。不然,好人越是付出,反而越可能受伤害。

不过,令我感到安慰的是,好人的价值仍然会被看见。

在Barclay教授的实验中,每个小组的观察者最终都选择了付出最多的好人作为搭档,一起进入后续游戏。并且好人付出得越多,观察者越是信任对方。

所以,如果你不断付出,却在团队中被排挤,不要灰心。在当下,我们只能察觉降临在自己身上的惩罚;但也许在将来,看见我们付出的人会给予我们肯定。

今日互动:如果你面临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呢?

References:

Parks, C. D., & Stone, A. B. (2010). The desire to expel unselfish members from the group.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9(2), 303.

Pleasant, A., & Barclay, P. (2018). Why hate the good guy? Antisocial punishment of high cooperators is greater when people compete to be chosen.Psychological science,29(6), 868-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