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的新动能
近年来,随着电商服务体系逐步下沉至村屯,上网购物、上网销售已经成为很多农民的习惯。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迅速,引人注目,电商成了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发展、拉动农民增收的金钥匙,也成为农村青年返乡创业的新亮点。
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1.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5%。
在传统的农村经济中,商品和产业较为单一,且主要局限在本地。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来后,村民能够在电商平台上推广自己富足的农产品,时至今日,让深藏于山区的优质农产品通过物流送达全国各地,也不再是什么难事。
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既为农产品销售难的老问题找了一条解决的新途径,也让城市的消费品能够顺利抵达农村,满足农村多层次的生活需要。而电商经营的同时,又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农村电商平台实现了生产者的聚集,集中了消费者的零散需求,形成规模经济,也促进了各地淘宝村的形成与繁荣。
阿里研究院将“淘宝村”定义为经营场所是农村地区,以行政村为单元,电商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活跃网店的数量达到100个以上或占本村家庭户数10%以上。
淘宝村诞生至今11年,可谓星火燎原。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我国共有淘宝村5425个。此外,淘宝镇数量依然呈现较高的增幅,由2019年的1118个增加到1756个,比上年增加638个,增长了57%。
6月24日,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农产品电商百强县名单中,拥有农产品电商百强县最多的省份是山东,一共有20个县(这里面还没有最近大火的曹县),其次是江苏14个县、福建13个县。
位于榜单首位的沐阳县,则经历了从苏北的贫困大县到连续六年跻身“全国百强县”,从依靠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到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县,从名不见经传的投资洼地到成立苏北唯一一家落户县级城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回顾沭阳县的华丽蝶变之旅,“农村电商”是其中最闪耀的一抹重彩。
沭阳县是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最大农产品淘宝村集群,截至 2020 年 7 月,沐阳县拥有淘宝村的乡镇多达 25 个,约占全县乡镇总数的 2/3。此外,全县共有淘宝镇 12 个,淘宝村 86 个,各类活跃网商 4.5 万余家——其中,涉农类网店有 3 万多家。
沐阳县的电商经济是以根植于土地的特色农业产业(以苗木花卉为主)为基础,以保持农村原有风貌和机理为前提,由广大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实现农业产业升级。沐阳县的干花与月季花的电商交易量都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因而“花乡沭阳”也成为沭阳县对外的一张金色名片。
电商资本下乡的驱动力
?
“淘宝村”兴起的背后,是中国信息消费和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农村地区网民数量规模已达到3.09亿,占网民整体的31.3%,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至55.9%。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为网络电商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19年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报告》显示,随着信息基础设施覆盖不断完善,信息消费覆盖群体持续扩大,各类信息消费企业加速布局下沉市场,推动信息消费加速向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拓展,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电商平台强大的辐射力有力地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半径,农户直接对接市场的方式突破了门店、库存约束和线下销售能力的限制,创业门槛的降低促使更多农民返乡创业。
广大乡村依靠密集的人情网络而紧密连接,有着“熟人社会”的鲜明特征。这使得农村电商成功创业的实例有了模仿学习、普及推广的沃土,农村电商各异的生产模式也在“传帮带”的聚集竞争中不断优化,实现了优胜劣汰。
农村电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农产品、特色商品走向更大市场提供平台支撑。以市场化机制对接农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根据市场喜好,筛选产品种类,指导产品生产,把关产品质量,完善产品运输,整合产品销售,进而将产品与广阔的社会化市场相对接,打开销路,盘活资源,达到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发展效果。
从事电商运营的农户掌握以“流量”为核心的稀缺性资源,具有市场主体地位和市场能力优势,“强农户—弱资本”的市场关系形态导致电商资本谋求支配地位失效并转向寻求依附的市场实践。电商资本看到了与农户联结的互联网市场所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利润空间,由此自发主动地下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显示,2020年1月-2021年6月,国内农村电商领域共发生14起融资事件,累计融资额超过7.4亿元,涉及汇通达、乐禾食品、小鹿科技、超粮网等诸多平台。
此外,国家政策辅助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农村电商的重要驱动力。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出台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系列文件,同时多次在中央1号文件、相关规划及双新双创、“互联网+”、信息消费等文件中把农村电商作为重要内容,作出部署。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下,农村公路、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跟进。在过去的6年中,中央财政和基础电信企业投资累计超过500亿元,支持全国13万个行政村光纤建设以及3.6万个基站建设。
2020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从产地贮藏保鲜设施入手,建立健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体系,完善县乡村各级冷链集散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连接形成完整体系,构建稳定高效的农产品出村进城平台。
这些基础建设无不促进了电商的高速发展,并为电商覆盖农村、唤醒乡村市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电商资本下乡好在哪?
农村电商的规模化发展和产业集聚也伴随着新一轮的资本下乡,在电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均可见外来资本的进入。
例如生产环节中龙头企业、标准化供货基地、产业园的建立;物流配送环节中仓储、中转站点、运输车辆、包装服务的配备;运营服务环节中企业店铺申请、直播权限开通、证件办理、图片和视频拍摄、品牌推广和营销服务的提供。
独特的互联网经济使得农村电商产业链中产品供应、快递物流、店铺运营等环节的资本下乡呈现出另一种姿态,赋予了以电子商务经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较高的市场主体地位和话语权。
而在这之前,传统资本下乡主要是在国家政策推动下进行的。各级政府依托弹性化的土地政策和财政专项资金,积极鼓励和引导资本下乡,设法把资本“请进来”。
资本受地方政府关于土地、人力、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的鼓动纷纷下乡。但在此种情形下,资本建构了高高在上的形象,乡村则充斥着各种衰落的隐喻(如农业劳动力大量外出、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日益空心化等),资本与乡村之间存在明显的强弱分野。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尤其是农业的投资回报率低,政策推动下的下乡资本往往难以纯粹通过农业生产获利,以至于出现产业转换和资本退出种植环节的现象。
在牟利冲动下,资本甚至会逐渐偏离政策初衷,如热衷开发非农项目、套取涉农补贴和专项资金乃至侵占农民利益,这不仅无法发挥资本惠农的积极效用,还进一步加剧了乡村的衰落。
相比传统资本下乡而言,电商资本下乡的动机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貌,其背后虽然也有政策话语作为支撑,但其核心动力来自市场而非政策。
换言之,是电商资本发现了“农业+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利润空间,真正吸引资本下乡的是诱人的商机和利润。政府则褪去主角光环,成为一个外在的服务者,如配套基础硬件和软件、牵头成立电商协会、引导百姓调整种植习惯等。
在资本业务方面,电商资本也紧紧围绕电商产业的需求展开,主要表现为产品供应商、快递物流商和运营服务商三种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特征。资本规模也因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差异性而呈现出大小不一的状态,具有明显的分化特征。
此外,电商资本的运作也不再以土地流转为核心,运输物流的发达以及电子商务超越时空的特征使得电商资本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资本租赁门面或大棚以及设立销售点反倒是常态。
电商资本的独特性,本质上是由电子商务发展所形塑的,电商资本面对新兴电商经济和互联网市场,不断调整自身边界,演变为产业链中的一个市场配置要素,并以寻求依附的姿态和电商农户形成市场契约关系。
因而,电商资本下乡有利于给农户增权赋能,提高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能力,并由此促进资本正向价值的发挥。
农村电商的发展是一场持久攻坚战
?近些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电商资本的推动和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下,我国农村电商的确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新动能。
然而,农村电商的深入发展却是一场持久攻坚战,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还需要基建、政策、金融、人才培育等多个环节联合推进。
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地域差距。在2021年农产品电商百强县名单中,山东、江苏和福建三省合计,占到了百强县近一半。相比而言,西部地区的发展则明显较为落后。
对于处在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村而言,受落后的交通条件以及城镇发展水平的限制,村民难以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也很难将想卖的商品推广至广阔的市场。要将农产品从山区卖到城市,除了依靠一条网线,更重要的还要有完善的物流。物流不通,想卖的卖不出去,想买的自然也买不进来。
“这是许多地区现在电商发展的一个瓶颈。”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马瑞强水果玉米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瑞强曾说,“很多物流企业对许多地区包邮,但会标注内蒙古除外,主要是因为我们内蒙古太大了。这就导致我们的物流成本很高,影响了电商的发展。可见,完备的物流设施多么重要。”
因而,各级政府需重视农村电商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通信、物流、包装加工等在内的产业链建设。
比如,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高速宽带网络扩面提速降费的同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建设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建立覆盖县城、乡镇、乡村的三级配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由于农产品是非标品,要成为好网货,还需要一系列的生态体系建设,如品质控制、溯源技术应用、品牌打造、包装设计提升等。
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群众长期以来的思想观念相对传统,“重情重德不重法”,依法经营的意识相对淡薄,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也相对不足。因而在推动电商业务发展的同时,还应加大针对农村电商的法律援助力度,为农村群众通过电商进入现代市场提供法治保障。
除了政策扶持,金融投入也必不可少,比如进一步降低资金信贷门槛,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电商给予担保贷款及贴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商创业的信贷支持,为电商的健康注入血液。
此外,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布局和高速增长,电商领域的相关人才缺口也在不断增大,并严重制约了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加大本土电商人才培养力度、电商操作培训力度,从而推动电商扶贫的整体性本土化。
一方面,可以通过学历教育等方式培养本土化电商人才,特别是要培养从农户到市场的全流程管理通才。通过开办专场培训班,提升农村人员基本的电商平台操作能力。当然,也要从信贷政策等方面加强创业支持,帮助返乡创业人才在电商领域开拓进取。
另一方面,要坚持开放思维,吸引外来专业人才。建立人才交流机制,与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院校建立合作机制,定期输送师生进行生产实践,吸引有志人才留下参与建设。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资料:
周浪.另一种“资本下乡”——电商资本嵌入乡村社会的过程与机制[J].中国农村经济,2020(12):35-55.
农村电商——星星之火渐燎原https://www.moa.gov.cn/ztzl/lhnyjj2017/nxwhlh/201703/t20170310_5515762.htm
信息消费,规模在壮大https://www.cac.gov.cn/2019-12/12/c_1577686237889793.htm
农村电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https://www.china.com.cn/opinion/theory/2020-11/16/content_76914347.htm
电商扶贫为脱贫攻坚插上“隐形翅膀” https://www.nfzz.net.cn/epaper/fb/327/content/2020-06/15/content_191026206.htm
农业现代化辉煌五年系列宣传之十八:农村电商架起农产品出村进城的桥梁 https://www.jhs.moa.gov.cn/ghgl/202106/t20210609_6369343.htm
文章用图:图虫创意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