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福州38天内共出现了101起“蛇类警情”,消防员化身“法海”四处上演“捕蛇记”。从50斤大蟒蛇到马桶出现蛇,从剧毒的眼镜蛇到无毒的王锦蛇、赤链蛇。为什么福州的蛇这么喜欢登门?消防员千叮咛万嘱咐“走为上策,不要自行躯赶,不要挑逗,不要攻击”,又是为何?居民又应该如何防蛇?
蛇上“家里做客”的季节
福建简称为“闽”,门中的“虫”字,以前就代表蛇,可见自古多蛇。如今人类栖息地扩大,房子多了,大热天,它们进门避暑的概率就大了。
(房外杂物堆中纳凉被抓)
蛇俗称“冷血动物”,生物学中称为“变温动物”。哺乳动物可以通过自身代谢使体温始终控制在一定区间内(例如:人始终36.5度左右)。而变温动物不存在体温调节机制,体温与环境温度同升同降。因此蛇有两个“不喜欢”:高温天气与低温天气。
一般来说说蛇生存的最佳温度是20-30度;生命临界温度是5-40度。
(洞穴冬眠)
温度低,蛇体温就低,体内生物酶活性低,意味着代谢速率低。当气温低于15度,蛇就会蜷缩起来,一副浑身无力、懒洋洋的样子。气温低于10度时,代谢的速率难以维持其爬行。在冬季,它们不具备攻击与逃跑能力,只能躲在保暖湿润的洞穴中冬眠。
如果气温太高,酶的活性也会降低,意味着生长与行动能力减弱。如果是夏季在太阳暴晒下,超过40度就直接挂了。
(福州历史平均全年温度曲线)
福建地处温带,气温与蛇的适宜温度重合度高,相对高纬度地区,蛇更容易生存,所以蛇的数量相对于高纬度地区多。不过,在6-9月份最高气温在32-35度。期间单日温度经常达到38度、39度,离40度仅有一步之遥,更关键的是地表温度会更高。例如:科威特气温只有50度左右,但地表温度用体温计测量达到了74度。因此,福州六七月份的地表温度接近40度,甚至超过40度很正常,蛇不想死,所以它会找到地方避暑。
(别捅我,我就是进来凉快凉快)
冬季的蛇,行动能力丧失,不需要捕食(通过长眠大大减少代谢需求),可以找个僻静、远离猎物的山洞。
夏季的蛇,午后高温行动能力减弱,不能跑到偏远的山洞长眠(代谢快,需要食物)。例如大连蛇岛,岛上的蛇没有天敌,蛇演化出了“夏眠”能力,每天下午最热的时候会在阴凉的地方,肆无忌惮地打盹。
(大连蛇岛)
但在其他地方,野外阴凉处打盹太危险。因此,它们会找个安全的“短暂居所”度过短暂的虚弱期,而南方宅子中阴凉又潮湿的环境就特别适合。因此,6-9月福建的蛇经常往“人家”跑。
为什么不能打蛇?
食物来之不易,动物对能量都极为珍惜,人太大,蛇吞不下,所以蛇不会浪费力气主动攻击你,除非感觉你威胁到它们的生命了。
(雨林中的饥饿大蟒蛇才有可能对小孩主动下手)
因此,碰到蛇不要靠近惊动它,也不要拿木棍或其他武器做出攻击行为。如果惹怒了它们,记得“蛇形走位’,千万别跑直线。有条件的尽量锁好门窗,通知蜀黍“瓮中捉蛇”,因为蛇一旦消失,你又不确定它离没离开你家,接下来在家中的日子你会看什么都像蛇。
如果被毒蛇咬伤记得记住毒蛇的样子,条件允许的话给蛇拍个照,从而方便大夫快速判断使用哪种血清。
如何防蛇?
物理防御:如果天太热想开着门窗,记得安上纱窗;检查房子是否存在无用的空调眼、排气眼、油烟口,油烟机管道是否安止逆阀,墙体是否存在破损。
(雄黄实验)
魔法防御:雄黄虽然不可以杀蛇,但其具有的刺激性气味蛇很讨厌。如果仅仅只是为了避暑,而非家里有什么让它心动的食物,蛇一般会绕开,换一户人家。还有酒精味、烟草味、大蒜味等刺激性气味都属于该范畴,平时可以在窗边、门边、下水道放点。
(农村三霸榜首,有它在蛇跑光)
物理输出:有时候蛇会跟随老鼠跑到家中,养猫抓鼠,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蛇进门,而猫比蛇灵敏,遇上蛇也能打上几回合。农村有条件还可以养只大鹅,鹅粪能驱蛇,鹅本身能斗蛇。
与全球变暖是否有关?
温室气体就像地球的棉被,碳排放越多,棉被保温效果越好,全球气温升高,有些地方还会出现极端的天气,例如加拿大穹顶之下49.6度。
随着平均气温提升,超过蛇生命临界点的时间会增加,蛇避暑频率也会增加,意味着进屋的概率可能会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