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 / 二狗子
撰文 / 二狗子、马斯特
插画 / Tracy
编辑 / KY主创们
前两天和朋友约饭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看你朋友圈发了参加志愿活动的照片,好玩吗?
就那样吧,我在组里向外对接的工作特别多,我一个社恐做这些,其实还蛮心累的。
- ???搁这儿凡尔赛呢?你这么外向的人还说自己社恐??
朋友给人的印象,一直就是一个待人热情、在社交中游刃有余的人,在我们的小圈子里,ta总是处在能够主导话题、把控节奏的中心位。以通常对外向和内向人群的定义来看,朋友毫无疑问身处外向的那一队列。
但仔细想想,ta本人似乎对喧闹的社交场合并不感冒,偶尔参与需要大量社交的活动,尽管当下舞得风生水起,事后也总是一副疲惫不堪的模样,说自己“仿佛身体被掏空”。
这样的人格特征,不禁让我想到一个在网络上流传颇广的词:“假性外向”。
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关于假性外向的描述,分享给编辑部的小伙伴们后才发现,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人,还真有不少。
以下这些,就是假性外向者们常常遇到的情况:
如果你也曾在生活中有过这些感受,那么,你可能就是一个假性外向者啦!
问题就来了:在心理学定义中,“假性外向”究竟是什么?这样的性格会给社交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作为一个假性外向者,又该如何舒适地社交呢?
来看今天的文章。
许多假性外向者,从自身和外界获得的自我认知,是极其分裂的。
说自己外向,又对大部分社交场合充满抵触之心;称自己内向,再熟悉自己不过的朋友们又会拍着ta的肩膀哈哈大笑:真的吗,我不信。
为什么会这样?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重新理解“内向”与“外向”。
首先,内向/外向的本质,是一种人格特征。
卡尔·荣格在1921年的《心理类型学》中正式提出了外向(Extrovert)和内向(Introvert)的概念。他认为,内向的人能量指向内部,独处的时光能带给ta们能量,所以ta们往往倾向选择安静和独处;外向的人的能量指向外部,ta们能从社交活动中获取能量,因此ta们常常活泼健谈,喜爱社交。
注意,下文中的内向、外向,均采用这一定义。上面↑的知识点很重要!
社会早早将人们二分于“内向”和“外向”的框架下:说一个人“外向”,意味着ta长袖善舞、擅长社交;而一个人“内向”,则等同于ta畏手畏脚、缺乏社交技巧。
然而事实上,“喜爱独处” “喜爱社交”,是由ta们能量指向形成的“因”,而可能(并非必然)造成的“果”;同样的,一个人是否有社交焦虑,并不取决于ta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都可以有社交焦虑。
再者,内向和外向,本来就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Cohen & Schmidt, 1979)。我们的内向或外向性会落在一个区间内,很少有人是绝对的内向或外向者。
上世纪40年代,第三种性格——中间性格(Ambivert)被提了出来。具有中间性格的人兼有外向和内向的特质,但二者都不占主导,ta们在慷慨陈词和认真聆听之间的切换更加轻松自如,情绪方面也更有适应性。
说到底,一个人是否“假性外向”,和ta本人性格是偏内向还是偏外向,又或是中间性格无关。假性外向者不一定外向,但必然有ta们“假”的一面。而ta们之所以会产生社交焦虑,正是因为ta们在社交中的实际表现与内心的真实感受是分裂的,存在极大的不一致性。
以下3种情况的人群,都有可能成为“假性外向”者:
这样说来,假性外向者们的困扰无非在一个“假”字。在ta们的人生经历中,由于种种原因,假性外向者们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有悖于天性的社交模式。
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假性外向者身上。每个人除了自己原本的性格之外,确实拥有一些可以自由施展的个性面(free trait)。当人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尤其是当这个情境对实现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时,就能够表现出与自己原本的性格截然不同的言谈举止,以达成当前ta想要实现的目标(Little, 2011)。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想要达成目标,就一定要调出一个外向性表现的人格呢?直接用本真的样貌来社交处事不行吗?
对此,心理学家Erika Martinez(2020)做出了回答:
“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外向的社会,”他说,“在许多情况下,正是对归属感和被接受的渴望,促使内向的人改变。”
多项研究的结果一致表明,与内向者相比,外向者更有可能被他人视为领导者,也更有可能获得领导职位(Judge et al., 2002)。换句话来说,外向者通常会更容易被视作“成功人士”。
再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逢年过节遇上七大姑八大姨,如果表现得活泼大方,就会被称赞“聪明”“可爱”;如果畏手畏脚,则会被说“害羞”“放不开”。
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规训中,我们自然从小就有了“表现得外向=受欢迎,表现得内向=被孤立”的认知。即便自己本来并不适应外放的交往模式,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好相处”,交往起来“更容易”,也会强迫自己扮演成一名游刃有余的社交达人。
除此以外,一个人本身拥有的人格特质,也会使得ta们成为一名假性外向者。
例如讨好型人格者、高敏感人群,以及共情能力强的人群,ta们很容易就能察觉到他人的情绪波动。因此,为了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当ta们意识到当下的情景需要ta们来充当交际花的角色,ta们便会义无反顾地让自己“外向”起来。
不过,也有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让自己表现得更外向时,无论ta本身是外向/内向/中间性格者,都会更容易换来他人积极的反应,ta们自己也会变得更快乐 (Dittmanm, 2003)。
这点对于内向者来说更甚。举个例子,对内向者来说,谈论自己的优点和成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但如果ta将自己扮演成一名外向者,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当ta们套上外向者的外皮,也就生出了合理推销自己的勇气,显然也会更容易获得上级的青睐。
只是,这种“扮演”,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是由ta们的先天基因决定的。
人格的稳定性已经得到普遍证明:我们都在某种“套路”中生活,而且这些“套路”往往都是在早年便已经形成,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即便我们在不同情境下,可能会体现出人格的不同方面。但在长时段内考察时,我们的行为仍然会体现出某些恒定的、一般性的特质,呈现出某种“常态”(Bem, 1974)。
行为经济学家Daniel Kahneman(1974)认为,人脑处理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快速的、凭直觉的,“毫不费力”的认知方式;而第二种则是理性、慎重,需要付出努力的方式,需要人们有更强的动机,同时消耗的认知资源也相对更多。
当人们在处理一些简单的信息时,人脑就会自动调用第一种认知方式,只需要一切照旧地应对即可;而当人们需要处理更复杂、更高级的问题时,即当情境所需的反应与固有个性不符时,人脑则会调用第二种认知方式。
这就意味着,当假性外向者们需要发挥ta们外向的那一面时,通常需要有更强的动机,比如要完成某个重要的目标,同时也会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不“做自己”的时候,时间久了会感到疲惫不堪。
如果你在本质上就不喜欢社交活动,那么无论你如何掩饰(masking)自己的社交模式,你都会在社交时感到发自内心的疲惫(Zelenski et al., 2012)。
即便你在表面上“掩饰”得再优秀,你在社交中透露出的隐约的不和谐感也会被他人所察觉(Fisher & Ashkanasy, 2000)。和你交往的人也会感到困惑:
这个人是不是为人不真诚?ta真的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吗?
人们在真正深入亲密ta们之后,会发现ta们与所展现出的样子并不一致,从而选择远离。双方关系的持久度与亲密度都会因此受到负面影响(Ciummo, 2017)。
许多产生严重困扰的假性外向者,也正是因为ta们已经太习惯使用一种伪装的、热情外放的社交方式生活,致使ta们陷入自我疑惑与自我耗竭(Ego depletion)的境地。
如果你是一个假性外向者,想要高效地发挥“假性外向”中的优势,以更少的付出(自我损耗)获得更大的收益(实现更多/更重要的目标),那么就应该把那些“外向”的部分用在最关键的场合,那些称得上个人“核心目标”(core project)的事情上(Jarrett, 2017)。
核心目标,指的是那些对自己的人生有决定性作用的、与个人价值观及自我认同感息息相关的目标。
它有4个评判标准:
目标是否有意义,直接决定了它与我们而言是否是重要的、核心的,而同时满足后三个标准的目标,才是更值得我们去发挥自由个性的核心目标。
Little(1996)指出,每个人在平衡自由个性与做自己时,还需要一些“自我修复”的小技巧(restorative niche)。这些小技巧就像是游戏中那些帮助人物“原地满血”的灵丹妙药,不过,它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假性外向者来说,“充电”永远是必要的。当你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舒适的时候,唯一的应对方法就是离开那个令你心烦意乱的情境,创造只属于你一个人的空间,而不是将自己钉死在那个“看起来很不错”的状态里——这只会损耗你自己。
你要了解自己能够接受的社交频率和程度,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社交,不要轻易逾越自己的限度。也就是说,你需要“管理”好你的社交(时间、频率、场合等),而不能像面对社交毫无压力的人一样,仅凭自然和随性。
写今天的文章,是因为我自己一度因为这个问题感到困惑。很长时间里,我对策略性地表现自己,以实现工作或发展相关的目标,感到抗拒。我认为那是一种虚假,也是对他人的欺骗。而当我确实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调整了自己本真的情绪和行为时,我又感到自我怀疑,我究竟是不是自己认为的那个人呢?
后来我才明白,每个人除了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底色,也有很多短期的、目标导向的策略。我需要的是区分不同的情境,哪些场合需要我采用这样的策略,哪些场合我可以本真地呈现。而真正的我,就是这个对情境做出判断、对策略做出选择的“主体”。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成熟。
不知道能否有一天,做到自由地在出世和入世间转圜,同时永远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与君共勉。
References:
Alcee, M. (June 6, 2019).Outgoing Introverts. Psychology Today.
Baumeister, R. F., Bratslavsky, E., Muraven, M., & Tice, D. M. (1998). Ego 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resour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5), 1252-1265.
Bem, D. J., & Allen, A.(1974). On predicting some of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The search forcross-situational consistencies in behavior.Psychological Review, 81(6), 506.
Ciummo, A. (2017, January 9).5 Regrets I have about faking being an extrovert.Introvet, Dear.
Dahl, M. (2014).How much can you really change after you turn 30?Science of Us.
Dawn, D. G. (2008). The face of masking: Examining central tendencies and between-person variability in display management and display rule.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Dittmanm, M. (2003, April).Acting extraverted sputs positive fellings, study find.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Edward, V. V. (n.d.)What is an ambivert? Take the quiz to see if you are an introvert, extrovert, or ambivert.Sicence of People.
Fisher, C. D., & Ashkanasy, N. M. (2000). The emerging role of emotions in work life: an introduction.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1(2), 123-129.
Granneman, J. (n.d.)Yes, outgoing introvert do exist-are you one?The Muse.
Jarrett, C. (2017).The secret to live a meaningful life. BBC.
Judge, T. A., Bono, J. E., Ilies, R., & Gerhardt, M. W. (2002). Personality and leadership: A qualitative and qauntitative review.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7(4), 765-780.
Little, B. R. (1996). Free traits, personal projects and idio-tapes: Three tiers for personality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Inquiry, 7(4), 340-344.
Little, B. R. (2011).Personal projects and free traits: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 reconsidered. Brianrlittle.com.
Marci, A. (2007, July 2).Selling Yourself by Showing Yourself, in a Good Way.The New York Times
Myers, I. B., McCaulley, M. H., Quenk, N. L., & Hammer, A. L. (1998).The MBTI? Manual: A Guid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Palo Alto: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Rubin, K. H., Burgess, K. B., & Coplan, R. J. (2002).Social withdrawal and shyness.Blackwell Handbook of Childhood Social Development.
Thompson, E. R. (2008).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English Big-Five Mini-Marker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5(6), 542–8.
Zelenski, J. M., Santoro, M. S., & Whelan, D. C. (2012). Would introverts be better off if they acted more like extraverts? Exploring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counterdispositional behavior.Emotion, 12(2),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