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历史,各朝各代以及各个民族的丧葬习俗差异极大,比如中原地区大都入土为安,但西藏往往是天葬或者水葬,一般天葬和水葬没和土葬一样有很多繁杂的仪式,不过一般来说土葬会比两者多一些步骤!
比如汉族就比较流行死后用九窍塞堵住人体与外界接触几个“窍”,一般的九窍是指眼睛、鼻孔和耳朵,以及嘴巴和肛门,与之相对应的“塞子”则是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门塞1件,生殖器塞1件。
古人为什么要堵住这些位置?
除了九窍塞以外,其实有些还有手中的握玉,在古代,死者是不能“空手而去”的,所以用“握玉”,那么其他位置的玉又有什么用呢?
《抱朴子·世俗篇》载:“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九窍为外逸之通道,故用玉作塞,将精气留于体内。”
看明白了不,古人对于精气看得极重,即使在死后也有将其封于体内,而死者佩玉可以防止精气外泄,因此在死后需要用玉器将其身体与各个与外界“相通”部位需要用玉器塞住,当然穷苦人家塞不起玉,用木塞。
金缕玉衣又如何?
事实上这只能塞得了一时,因为尸体很快就腐烂了,最终只剩下一堆白骨!而到最后连白骨可能也将逐渐化为尘土,只会留下九窍塞供考古学家研究!
九窍塞,还另有妙用
其实古人的无意之举,还真有相当的科学道理,根据中原地区的丧葬习俗,去世后一般需要陈尸几天,这有几个原因,一则防止假死,有很多“死后复活”的案例,包括笔者老家就曾有一位老太太“死后复活”,几年后才去世!
另一个则是出丧的日子是风水先生定的,一般会考虑生辰八字等,日子一旦确定,那么祭拜的流程以及棺木准备就要就绪了,农村早期都是现场制作,有时候会很赶时间。
因此这冬天冷,出丧日子过几天也没事,但夏天就不行了,到第二天就完了,第三天连棺木都封不住,而这些九窍塞则能起到延缓体内气体外泄的功能!
因为人死后,体内新陈代谢结束,组织失去血液和氧气供应就会死亡,体内厌氧性微生物仍然存活,因此会开始腐败,会产生大量气体,因此九窍塞中的鼻塞,口塞和肛门塞或者阴塞能起到封锁部分气体的作用,尽量延缓气体的散发!
不过尸体腐败,用塞子是塞不住的,最终这些气体都会喷薄而出,这个尸臭味,据说是入木三分的那种,极难形容!
现代人还需要九窍塞吗?
其实现代人都用火葬,已经用不上九窍塞了!不过有一些比较正式的丧葬场合,比如遗容需要瞻仰的,大都会使用鼻塞和肛塞火葬阴塞等,不过不会用所谓的玉塞,而是用普通棉花即可,因为目的不是封锁所谓的精气神,同样是防止体液和气体外溢!
有很多朋友认为现代都使用冰棺,人体冻在里面,尸体的腐败活动已经停止!但其实这是理解错了,因为人体内的细胞内有多种酶,会促使蛋白质降解,这就是尸体的自溶过程!
而胰腺的自溶即使在冰冻条件下仍然会发生,简单地说尸体死后冰冻,胰脏可能会神秘消失,因此可能会造成医患纠纷,所以在冰棺中尸体内的自溶过程仍然会发生,如果丧葬主办者有经验的话,那么一定会在鼻孔和肛门等位置塞上棉花,防止液体(血水)外流,形成非常恐怖的场景!
延伸阅读:火化是个怎么样的过程?
我们所说的火化是在火化炉中发生,不是印度人那种直接架个火堆把尸体往上一放就点火烧那种!这种行为在我国也有,比如西藏,但一般只有高僧才能享受的待遇!
所以绝大部分尸体是在火葬场火化的,而在火化之前有几个事情必须要处理,比如要取出丰胸的硅胶、心脏起搏器电池等,前者不会烧,后者电池会爆炸等,其他如金牙或者固定骨折的钢钉则没问题等烧后再取也是可以的。
一次火化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而且火化并不能将尸骨烧碎,而是会留下大致完整的骨骼,因为火化炉温度并不足以让骨骼彻底粉碎,而骨灰坛中的碎末一般是研磨后的结果,而农村还有很多则是火化后土葬,因此还希望骨骼保持完整,可以事先说明下自行拣骨。
无论人生前有多高大,留下的骨灰很少会超过2.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