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闯进人类生活区域,是越来越频繁发生了,尤其是一些地处保护区边缘的村庄,被野兽造访的概率更大。通常来说,一些对人类有较大威胁的猛兽,人们的主要做法就是将其麻醉捕捉,经过一系列检查之后就放归野外了。
比如前段时间闯入黑龙江密山市的东北虎“完达山1号”、杭州出逃的豹子,就是这样做的。当然也存在一些无法用麻醉手段的情况,比如云南一路北迁的亚洲象群,就无法采用麻醉的处理手段,主要是因为象群规模较大,麻醉的风险太大。
对野生动物进行麻醉是非常麻烦的,除了前期执行困难之外,更重要的是麻醉之后该如何处理,那么在麻醉老虎、豹子等大猫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大猫的种类也比较丰富,全世界现存6种老虎里面,我国拥有4种,另外还有豹子等。得益于几十年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野生动物的数量也逐渐增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虎豹数量进一步增长时,野兽造访人类活动区域的现象会更加频发。
动作要轻,眼睛要蒙住
无论是误闯人类生活区域的野生猫科动物,还是动物园里生病要治疗的狮子、老虎,相关人员在操作的第一步便是将这些大猫们麻醉,之后还会在其眼睛处盖上一块深色的布,用来挡住大猫的眼睛。
看到这类场景时,许多人不解,既然已经将大猫麻醉并且它们也昏睡过去了,基本上已经丧失攻击性,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呢?事实上这一步骤是非常重要且不可缺的。
网上有观点说的是大猫作为顶级捕食者,眼神凌厉自带杀气,出于动物自我保护的本能,人类看了会不由自主地害怕,因此即便是麻醉了也要将它们的眼睛蒙住。
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野生动物被麻醉之后,只是暂时昏睡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药效是会不断减退的,而蒙住眼睛,就意味着遮挡住了光线,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防止它们快速醒来的作用。同时,无论是搬运还是治疗等其他动作,都要尽量做到缓慢安静,避免毛手毛脚。
动作要轻、眼睛要蒙住,这些做好之后,为了保险起见,往往还要用绳子将大猫的四肢绑住。
大猫会记仇
另外国际上还有一种观点比较有意思,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性,那就是猫科动物们普遍爱记仇,尤其是大猫。
澳大利亚一只名叫“英迪拉”的孟加拉虎,可谓是虎界大明星,从小在片场长大,参加过大量电视节目、出演过众多电影。它年老退休之后,在赞比野生动物园过得还不错,但是在15岁的这年,工作人员发现它的食量减少了许多,并且伴有怪异的举动,比如经常撞到东西,其他的动物也敢来骚扰它。
“英迪拉”虽然是一只圈养的孟加拉虎,但它毕竟是只凶猛的虎,即便年老之后,也是相当具有震慑力的,但为何会如此呢?悉尼大学兽医教学医院对其进行了各项身体检查之后发现,这只老虎的视网膜退化了,双眼白内障,同时伴有中度斗鸡眼,急需做手术治疗。
给老虎做手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经过9个多月的努力,医生们攻克了所有难题,最终成功实施手术。
手术过程中,医生们始终用一块布蒙住老虎的眼睛,一直到放回园区时才取下。后来医生为了了解“英迪拉”的恢复情况,去探望它,而“英迪拉”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反常迹象。
相对来说,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大猫收容所里的兽医塔米·米勒就没那么幸运了。米勒曾给一只狮子摘除过晶状体,麻醉到手术的整个过程蒙眼工作没有做好,导致之后米勒靠近这只狮子时,狮子都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欲望,即便是隔着笼子都想将其扑倒。而在手术之前,米勒也曾接触过这只狮子,但当时狮子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反常。
猫科动物有多爱记仇?可能喵星人的铲屎官会比较有发言权。在养猫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绝育”这个名词,很多铲屎官表示,带猫去绝育的时候最好要“演下戏”,不然猫可能会报复你。
一些没有演戏的铲屎官,在后面也的确遭到了猫咪的报复,比如对主人的态度变凶了,总是在床上撒尿等等。
美国《国家地理》曾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大多数动物的短期记忆只有25秒,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猫的短期记忆时长高达16小时,而猫的长期记忆就能有多久?则没有相关定论。这就表明,猫有很强的记忆能力,记仇难不倒它们。
俄勒冈州立大学心理学和生态学教授盖伊·布拉德肖认为,人类和动物的心理并不相同,但动物与我们的相似之处,通常比我们认为的还要多。
德克萨斯大学心理学家、动物性格研究所的所长山姆·高斯林表示,在乌贼和大型猫科动物等多种动物的身上,都发现了怨恨的行为,包括大象无缘无故的攻击事件,都有可能是它们的报复行为。
目前关于大猫记仇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相信未来科学的发展,能给我们解开这一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