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张掖现身的豺究竟有多猛?它能对付老虎吗?

甘肃张掖首次拍到14只豺的活动影像,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同时人们对豺这种动物的关注度也上涨了不少。相对于虎、豹等动物来说,豺显得非常神秘,这种曾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广泛分布的猛兽,仿佛一夜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大量具有神话色彩的传说。

传闻中豺虽然凶猛无比,成群的豺可以对付老虎,但对人类却比较友好,遇见在林中赶路的人们,还会主动护送。

以前南方农村的许多小孩夜里哭闹、耍脾气,多多少少都被大人用豺吓过,说“豺狗会把不听话的小孩子叼走,然后吃掉”,这招屡试不爽。尤其是80后、部分90后,小时候对于这类话是听得多了,但是这部分人,几乎是没有见过豺的,仅有的印象,也是从大人口中得知。

千万种动物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捕食者里面,不乏强悍的虎豹,然而豺却是最为神秘的动物之一。

神秘的“红毛狗”

豺在我国民间也叫“豺狗”、“红毛狗”等,因为它的外形似狐更似犬,所以民间的称呼里面,多半会给它加上一个“狗”字。

豺属于犬科动物,生活在亚洲森林里,一共有11个亚种,其中生活在我国的有5种,分别是:

中国豺,主要栖息在长江以南地区;东亚豺,主要栖息在东三省、新疆及内蒙部分地区;四川豺,主要栖息在川西、新疆及内蒙部分地区;西亚豺,主要分布于新疆部分地区;克什米尔豺,主要分布于藏南等我国西南部地区。

豺主要是森林生态系统下的物种,它们的适应能力很强,既能耐寒,又能抗热,所以它们在亚洲的分布范围较广,南北跨度也大,从东南亚海岛,到北方针叶林,都有豺生存。

但从它们的分布情况及种群多寡来看,豺这种动物更喜欢南方的山地、丘陵地带。后来在环境遭到破坏等原因影响下,豺的种群数量下降厉害,致使多地的豺消失了,如今豺的栖息地呈零散状分布,破碎化严重,大型豺群已不复存在。

十一个亚种的豺在外表上都极为相似,体重在15-32千克之间,长得很像狗,但吻部较尖,带三分狐相,有种狡黠的既视感。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豺,在毛色和体重上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总体来说,豺身上的毛发多为红棕色,吻部略黑,尾尖呈黑色。我国的豺体重多数集中在20千克左右,成群而居,由一只最有经验、最强壮凶悍的雄豺领导,群成员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常常在山野林间嬉闹。

豺的神秘,除了它们本身神出鬼没之外,还与流传下来的大量故事有关。传闻中豺是“驱害兽,保庄稼”的神狗,常常出没于村庄周围的农田里面,驱赶和捕食来农田觅食的野猪。

在林间赶路的行人时,豺会躲在暗处一路跟随,为行人保驾护航,直到行人走出林子,豺则停止脚步目送行人离开,直到人走出视线之外,它们才嬉闹着返回山林。

而遇见在野外过夜的人们时,豺会趁人熟睡之际,跑到人的周围撒上尿液,这样林中的野兽闻到豺的味道之后,就不敢轻易靠近了。

一些文学作品在描绘豺捕食野猪的场景时,也十分具有玄幻色彩。野猪被豺群追赶到走投无路时,会马上用拱嘴在林间斜坡上拱出一个浅洞穴来,然后一屁股怼进去,背靠洞穴进行防御。豺见此状先是围绕野猪转圈,接着一只豺跳到野猪背上,将野猪的两只眼睛挖出来。疼痛迫使野猪阵脚大乱,离开洞穴,此时群豺一哄而上,将野猪拿下。

无论是豺保护行人、用计捕杀野猪,都是经文学润色的,真实的豺其实很简单,它们只是一群凶猛的捕食者而已。不过基于豺的食性,大量捕食野猪,它对农业生产有益这倒是真的。

中国“砍豺”史

虽然当下在我国大多数森林里面,都难觅豺的踪迹,只有在少数人迹罕见的保护区里面,才能看到它们。但如果往前推三代,那时候的人们,对豺就再熟悉不过了。豺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大多数地区,尤其是南方的丘陵、山地,豺的数量更多。

它们成群结队行动,在清晨、傍晚会走出林子,出没于森林边缘、田埂、村外小道上。豺生性爱玩,常常追逐打闹,主要以野猪等野生有蹄类动物为食,有时候也会捕食牲畜,但攻击人的现象较少。

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虎患严重,多地开始大量捕杀虎豹等“害兽”,导致老虎、豹子等野生动物大量消失。豺的消失几乎是紧随虎豹之后的,尤其是80年代开始,是豺数量锐减的阶段。

80年代以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着较多的豺,尤其是江西一带,多得惊人。但是在这之后,豺很快就消失了,到了90年代,人们在野外劳作,想要看见豺就变得艰难了。

豺的消失速度之快,让人们始料不及,仿佛就是一夜之间的事儿,傍晚人们还看见它们在嬉闹,一觉醒来就不见踪迹了。豺减少的原因较虎豹来说更神秘一些,主要原因是栖息地被大量破坏、猎物减少等。另外,人类的报复性捕杀,也是致使豺群消失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种凶猛的捕食者,豺偶尔捕食牲畜,是很难避免的事情,于是愤怒的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除掉它们。其中伤害最大、最广的莫过于火药陷阱,人们利用豺群疯狂抢食的特征,用猪肉内脏包裹炸药,放置在豺群经常出没的地方,等到它们发现并进食时就会引爆,从而导致大批豺被炸死炸伤。

影响豺种群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且复杂的,除了上面提到的被捕杀、猎物减少、栖息地被人类破坏等因素之外,豺本身的种群衰退也困扰着它们。

当栖息地变得零散、孤立时,豺群之间无法进行交流,时间一久,近亲繁殖现象就变得严重,基因多样化减少,这对于豺群的发展来说,极为不利。比如宜丰县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明朝时期就已经封山,鲜有人类打扰,但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面,当地豺的数量依旧在减少。

豺狼虎豹,以豺最凶

“豺狼虎豹”中豺排第一顺位,由此可见豺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比虎豹还要凶猛的动物。在自然界里面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律:食腐属性越强的捕食者,往往更凶;群居的动物,比独居的更猛。

豺的凶悍是出了名的,虽然它们体型小,单个战斗力较差,无法与大型灰狼、虎、豹等猛兽相提并论。但是豺非常团结,大型豺群往往由多个家族式的小型豺群组成,成员与成员之间联系比狼群紧密得多,在捕猎或与其他猛兽竞争时,一哄而上、非常拼命,即便是群内争斗,也往往会打得鲜血淋漓,见此阵仗,大多数猛兽都会选择避让。

林间狩猎,通常来说像老虎一样伏击才比较有胜算,但是豺群们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林中捕猎之路。山林地形复杂,障碍物较多,不利于像狼群一样追逐式捕猎,但豺的体型较小,行动敏捷,会利用团队优势对猎物进行围追堵截,此时山林里面的障碍物,就成了狩猎时的好帮手。

豺缺乏足够长的牙齿咬力对猎物进行锁喉,但它们的撕咬能力很强,豺在攻击猎物时,多采取“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方式,将猎物斗垮,所以豺的整个狩猎过程,看起来十分残忍,与非洲野犬很相似。

豺虽凶猛,却不敌虎

不少传说里面,都有着豺群战猛虎的场景,在人们的描述里面,老虎也是斗不过一群豺的。例如在印度人口中,豺群多次与凶猛的孟加拉虎争斗而不落下风,老虎凭借自己的优势,在咬死咬伤十几只豺之后,依旧没能冲出豺的包围圈,最终体力消耗殆尽被豺群活活咬死。

那么豺群真的能与老虎对抗吗?事实上豺虽然凶猛,成群后战斗力也强,但却还没强到能与老虎这种顶级捕食者抗衡的地步。

泰国奎武里国家公园的环境并不算好,里面的野生猎物种类和数量都不丰富,然而这个国家公园里面,却生活着老虎、豺等众多捕食者。生存环境较差,猛兽之间必然会争夺有限的猎物资源。

人们发现,公园中部、南部等猎物较为丰富的区域,几乎都被老虎占据了,而豺的分布则完全避开了老虎,选择在北部这个猎物属于次丰富的地区生活。由此可见,在生存竞争中,豺是不敌老虎的,处处小心躲避着老虎。

豺很凶猛,成群的豺能捕食林中绝大多数的动物,在数量绝对多的时候,的确能对付老虎。但如今放眼整个亚洲,超大型的豺群已不复存在了,又如何是老虎的对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