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乏味怎么办?如何找回自己对生活的“味觉”?

KY作者 / 野草

策划 / 二狗子

插画 /Tracy

编辑 /KY主创们

“Do not seek to follow in the footsteps of the wise; seek what they sought.”

―Matsuo Basho

大家好,我是野草,KY最风骚的女作者。

欢迎大家继续阅读乏味感的下篇,么么哒~

野草先带大家来复习一下昨天上篇(连续换了3个工作都觉得无聊和厌恶,我这是怎么了?|关于"慢性乏味"症状你需要了解)中的重点:

慢性乏味(chronic boredom)指长期的、莫名的不安。诱发乏味的位置是内在的,是一种心理问题,外部条件的改变并不能对它产生什么效果。

很多人对慢性乏味缺少觉察,因为(1)现代人对自己所处的、主体的情绪状态普遍缺乏觉察与认知;(2)乏(缺乏)味(味道)远比其他情绪难以感知,它是一种性质的缺席(a lack of quality),而不是性质的存在。

我们可以通过四个标志看看自己的生活,是否被慢性乏味左右。

上篇发出后,我们收到了许多读者的问题和反馈。我们总结了一下,主要有这两点:

  • 我平时明明也一直在刷手机、看综艺,为什么还是有你们说的这些无感、无爱、无意义的感觉呢?

  • 我觉得我的慢性乏味已经比较严重了,该怎么办呀?我将来的人生道路还可以改变吗?

你心中的问号我们都收到啦!文末我们会给出一些辅助建议哦!

慢性乏味的根源是:无法直接和强烈地体验自己的感觉(Bernstein,1975)。换而言之,不是瓜不甜,不是瓜不苦,而是我们尝不到生活这个瓜的酸甜苦辣。Bernstein认为:“感受断裂层”的形成与儿童早期培育有关。


为了完成外在的要求和期盼,长期抑制自己的情绪,这会导致一个人对自己的感受越来越不敏感,甚至无感。就是这样,“我”与自己的情感之间的“断裂层”逐渐形成。

“断裂层”阻碍了我们对自身情感的最直接的、最清晰的体验。长期受训的孩子,ta们依然很可能会成为社会文化认同之下非常“成功”的一员。可惜,ta们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慢性乏味的代价。



正如上篇所提到的,慢性乏味不仅影响我们对生活的体验,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人生选择,而无数次的选择则构成了我们的人生道路。换而言之,学会面对慢性乏味,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把控力也会提升。

所以,到底怎么办呢?回顾上文,慢性乏味的根源是:无法直接和强烈地体验自己的感觉。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学着重建自己和自己的感受之间的连接并对这种连接感到更加敏锐对于感受,我们有两种在根本上截然不同的控制。我们假设把感受比喻成一匹野马(Bernstein,1975):



使我们的生活质量焕然一新的潜力,就藏在我们「体验生活的能力」之中。而感受生活的能力,就像任何其他的能力一样,它是由一个个「学习过程」实现的。

下面的4道选择题,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4种常见的“学习场景”。来试着和我们一起解锁你的生活感受能力吧~

Q1.

珍妮花在看完本文后,想起了自己长大过程中的一个个被训练的瞬间。想起这些过往:

A:珍妮花决定离家出走,四海为家。她想:“这个时代谁没了还谁,还活不下去了?”

B:珍妮花尝试回忆自己当时对这些事情的感受,试图理解这些感受如何塑造自己的人生。


Q2.

今晚不用加班,珍妮花突然觉得闲得发慌。此时,希望重建自己与感受之间的关系的珍妮花:

A:打开了电视,刷剧4小时。

B:坐在沙发上,安静度过15分钟。


Q3.

此时,哪个是更好的选择:

A:“也许频繁地换工作并不会解决我的烦恼,这一次,我需要换一种方式,与这种无聊感相处。”

B:“换换换!天下那么多工作,肯定是因为我还没换到我最合适的工作,所以才会感觉无聊。”



Q4.

男友的一句话让对事业有追求的珍妮花DNA一动。其实有好多小瞬间,珍妮花都觉得自己和男友很不匹配,是价值观不匹配?还是是情感需求?还是自己要求太多?她听不清楚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或感受。此时,对珍妮花来说,哪个选择能让她更了解自己在这些小瞬间的感受:

A:对男友说:“这样的话让我听着不太舒服,但我不太确定自己的感受具体是什么。让我花一些时间去体会一下,我再跟你沟通好吗?”

B:笑嘻嘻敷衍过去,毕竟揪着这么点小事不放,感觉好像太上纲上线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忍一忍算了。




建立自己和自己的感受之间的连接,这是一个慢慢蜕变的过程。想象自己是刚刚开始学着站立的婴儿,我们总会站不稳,我们很有可能摔倒,我们很有可能要不断地尝试。

这没什么。给自己耐心,培育自己。没有一首歌没有停顿,没有一幅画没有留白,没有一种生活没有乏味。其实学会品味乏味,也是学会品味生活。

References:

Devlin, H. C., Zaki, J., Ong, D. C., & Gruber, J. (2014). Not as good as you think? Trait positive emo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elf-reported empathy but decreased empathic

Svendsen, L. (2005).A philosophy of boredom.Reaktion Books.

Bernstein, H. E. (1975). Boredom and the ready-made life.Social research,512-537.

Razzetti, G. (2018).Why Boredom Is So Powerful in Your Life | By Gustavo Razzetti.Fearless Culture.

Shackelford, T. K. , Pound, N. , Goetz, A. T. , & Lamunyon, C. W. .(2005).Female Infidelity and Sperm Competition.The Handbook ofEvolutionary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