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中开始就一直在热炒全球15个气候临界点被突破9个的话题,在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的笼罩下,2021年一开始就有些诡异,北极圈大火、北半球高温、干旱、汛期提前到来,地球似乎进入了“狂躁”模式,而最近科学家的发现找到北半球极端天气的起源!
北极新环流:与极端天气直接相关
尽管全球变暖已经有多年,民众也对屡屡产生的极端天气见怪不怪,但仍然对近几年来北极圈内的怪异的天气目瞪口呆:
1、从2019年欧盟哥白尼大气监测局(CAMS)公布的数据,在2019年6月份发生北极圈内火灾就比2010年到2018年的总和还要多,据CAMS高级科学家和也获专家马克·帕林顿称,即使5-10月是北极圈野火季,但火灾所处的纬度和发生的强度仍然是前所未有!
2、2020年9月7日,英国卫报引述欧盟哥白尼大气监测局(CAMS)的数据,截止2020年8月24日,北极野火已经释放2.45亿吨二氧化碳,比2019年全年的1.81亿吨已经高出35%。
3、2020年6月20日,世界最寒冷、位于北极圈内的维尔霍扬斯克小镇(Verkhoyansk)测到摄氏38度高温。
4、2021年5月18日,俄罗斯水文气象中心发布消息,莫斯科5月18日12时出现温度记录为29.2℃,打破了1897年的最高记录29.1℃。当天气温继续上升,最高温达到31℃。
其实并不止俄罗斯和西伯利亚的高温以及火灾新闻,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极圈内地区同样有大量火灾,上文中CAMS已经有将其统计在内,因此从前几年开始就有科学家在研究为何近几年来北极圈内会出现如此极端的天气!
科学家发现的新环流: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
来自日本和韩国以及美国的科学团队发现了北极周围大气环流的一种新模式,研究小组发现这种新模式与近几年来北极地区的高温热浪天气和大规模的火灾直接相关,影响地区包括西伯利亚和北美次极地!
该团队的主要研究者、北海道大学助理教授 Teppei J. Yasunari称北极地区的野火、空气污染和气溶胶以及气候模式之间的微妙关系:
野火将大量PM2.5以及更小的可吸入物大量排入大气层,这些气溶胶会造成北极地区的雾霾,沉降在冰雪表面会导致反射率下降,热能吸收增加,会产生加速融雪效应,从MERRA-2卫星采集的数据表明,北极野火季与PM2.5颗粒排放之间存在强相互关系,这是一个由全球变暖引发,但当前却变成了一个正反馈效应!
2003 年至 2017 年期间PM 2.5最高的 20 个月中 13 个夏季月份
调查表明,北极地区的15年间PM2.5最高的20个月中有13个月是在夏季,这些季节的野火很容易发生,也是导致欧洲、西伯利亚和北美亚极地(即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持续或发展的高压的主要因素,并且后者会导致这些高纬度地区的极端高温和干旱天气。
13 年夏季 (a) 地表气温 (0.5 K 间隔) 和 (b) 850 hPa(5 m 间隔)
而野火则是个无解的命题
一切根源都在于野火,只要解决了野火问题似乎就能解决北极出现的神秘“新环流”,但事实上北极地区的野火,在全球变换后是个无解的问题!
因为火灾不在地面发生,而是在地下!这是北极“最新型火灾”:泥炭层火灾,其实这并不是这几年才有的火灾,而是很多年前就有了,这些干燥的泥炭层燃烧效果地下的煤矿大火,扑灭一直是个难题!
早期北极的春夏季都寒冷潮湿,即使露出表面也会很快熄灭,但这些年来越发变得高温和干燥,使得一露头就形成大火,而俄罗斯、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的北极有多广袤?就凭他们这点消防队,根本就无法管理,所以这些年北极火灾愈演愈烈是必然趋势,而它现在已经形成了“成气候”的北极新环流,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CAW(环北极波),未来的北极走向堪忧!
延伸阅读:全球气候临界点
临界点是物体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的过度临界过程,而气候临界点的概念则比物体转变的临界点要更难理解一些,比如温室效应失控后的金星,表面温度465度,一个比地狱还要地狱的世界!
当然地球暂时不会那么夸张,但温室效应增加后北极冰盖面积减少,而冰盖的消失反射率会下降,吸收更多的热能,正常季节更替即可恢复因为季节性原因减少的冰盖,但当冰盖面积减少小于某个值时,这个循环就失效了,北极未来将趋向于无冰,而引爆这个临界点的因素有多个,比如二氧化碳、大气环流以及AMOC等等;
全球总共有15个气候临界点,分别为:北极海冰、格陵兰冰盖、北方针叶林、永久冻土、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亚马逊雨林、暖水珊瑚、西南极冰盖、东南极部分地区、海底甲烷开始释放、厄尔尼诺现象加剧、大气喷射流减速或停滞、印度洋夏季季风出现波动、西非季风转变、北美西南部开始干旱。
其中:北极海冰、格陵兰冰盖、北方针叶林、永久冻土、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亚马逊雨林、暖水珊瑚、西南极冰盖、东南极部分地区这些点已经被突破!
找到了临界点产生的原因又如何?地球暖化趋势短期内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