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瘾史》《白板》《脑与阅读》|草莓每日书香021-030

有小伙伴问我,怎么做到每天“撩”一本书,输出感想。

我说,老公没法一天一换,书可以啊!

白天努力工作,晚上才能在睡前挤出时间和书这个“情人”幽会,抱着书睡。

这么一想,是不是感觉好刺激,看书有劲了?

这次给大家带来021-030草莓每日书香,客官请慢用。

021《咖啡瘾史》

800年前,人类还没有普遍喝咖啡的习惯,可是今天却和茶叶齐名成为宠儿。在中国已经有超过10万家的咖啡馆!

历史上,因为对于愉悦感、迷信、休闲、社交的需求,让苦涩的豆子机缘巧合地传遍世界。

当年,中东商人把非洲奴隶贩卖到也门的摩卡港。那些奴隶随身带着咖啡豆(咖啡原产地在埃塞俄比亚一带)。

当地人绞尽脑汁研究咖啡的饮用方法。最终,世界上第一杯现代意义上的咖啡被制作出来。

当地人用港口的名字给它命名,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摩卡咖啡?。

022《白板》

(“语言与人性”四部曲之一)

书名是白板,内容却是是推翻“白板说”。白板说,认为,人的所有能力都是后天塑造的,出生时的心智是一块白板,只要外部环境画什么,它就是什么。

但作者史蒂芬平克——这位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通过被分开多年的同卵双胞胎等实验,认为人降生时就有心智性格,不能过于理想化地无视人性。

比如,更倾向于偏爱自己的后代、暴力的本性等等。无法消除天性,但是能想办法控制开启的机关。

启发父母思考,孩子不是原本想象的一张任人涂抹的白纸,应该做的是因材施教,释放他的天性和禀赋。

023《故事知道怎么办》

绞尽脑汁“淘”优质绘本给孩子讲,从来没有想过给孩子量身订造故事,解决他们可能遇到的难题和挑战,比如晚上害怕上厕所。

每个父母都可以当一个“故事医生”,关键是学会用一个模板——隐喻+情节+解决方案。

比如,孩子总是喜欢尖叫吵闹,可以编一个爱吵闹的小鲸鱼,最终学会用美好的声音唱出美妙的海洋之歌。

试试看,从今晚的睡前时光开始,给孩子编个独一无二的原创故事,通往他的内心幽径!

024《故事思维》

以前孩子问为什么要上学?我喜欢巴拉巴拉讲一堆道理。

可听完呢?他又会把问题重复一遍,竹篮打水。

今早他又问,我不讲道理了,换成自创的故事。他如沐春风,愉悦地走开了。

好故事胜过讲道理。

信息时代,看着每个人需要更多信息。但如果你想说服别人,比方下属、队友、孩子,对方最需要的不是信息多少,而是信息值不值得信任。

故事没有冷冰冰,能带着温情直抵听话者内心,立竿见影。

只是我们常常忘了,裤袋里还揣着这把万能的“金钥匙”。

025《脑与阅读》

人类的历史有几百万年,文字是4000年多前才开始出现。阅读能力并非天生。

而是大脑后天局部改良,再利用了视觉功能等部分区域,离不开后天的训练。

别指望孩子天生能自如阅读,家长要善于帮助他们搭建脚手架,逐步升级。

影响阅读速度因素,一是视觉系统,跳读的极限是每分钟500词;二是大脑的阅读通路,看到一个词,你先转成语音,还是直接对接语义。

神经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大脑奖得主,斯坦尼斯拉斯·迪昂的力作。

用大量富有创造性的实证研究,提出阅读是“神经元再利用”的假说,带你理解大脑与阅读的关系。

026 《最强大脑:为什么人类比其他物种更聪明》

你的大脑,为什么能在动物界脱颖而出?巴西女科学家苏珊娜·埃尔库拉诺-乌泽尔靠搅拌机,解释了称霸的原因。

她在实验室将不同动物的大脑打成浆汤,提取单位体积溶液的细胞核,发现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数量取胜。

而这个结果,跟一把火有关系。

在茹毛饮血的时代,打猎的不确定性很强。所以,每当有卡路里进入身体,优先供给用以壮大身体——先活下来再说。

某个祖先意外学会用火,懂得对生肉烹饪,让人类从此比吃生肉的年代获得更多卡路里。

多余的卡路里送给大脑,从而让它发育得越来越大,神经元数量越来越丰富。

最终,相对于同等体型的非灵长类,我们的脑子足足大了7倍;和黑猩猩等灵长类相比,我们的也大了2倍。

(The Human Advantag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How Our Brain Became Remarkable)

027《故事工程》

以前总觉得写小说靠直觉,靠灵感,跟天赋有关。

但拉里·布鲁克斯说不是。

他初出茅庐,用8周写出一部小说,并在全国最大的日报上榜,成为畅销书。

摸索出的规律和方法,他又出版了五部畅销小说,还创办专门指导小说写作的网站。

在他眼中,只要按照既定的写作结构和场景,从立意入手,像完成工程一样做好进度计划表,傻瓜也会能写小说。

028 《游戏力养育》

有的父母不愿意用游戏的思维陪娃:“我试过,不管用。”?

其实,这种育儿风格是三者闭环:“联结——向内看——轻推”。

尤其强调“向内看”:

看自己为什么想“炸”起来,

看孩子表面行为之下的感受和需求。

想象一下,你赶时间,孩子却磨蹭。

你的内心发生了什么——

也许是羞耻感:如果迟到了,老师会怎么想?

也许是后悔感:我是不合格的妈妈,才养了这么个讨债的?

也许是旧记忆:小时候曾用严厉的方式催促过你。

也许是小郁闷:怀念以前没有孩子的日子,好自由啊!

也许是焦虑感:现在就这样,以后学习怎么办?

而那个磨蹭的孩子呢,他在想什么——

想在出门之前多玩一会儿,有东西更吸引他?

没有出门的预期,之前不知道有这个安排?

父母平时忙,想和爸妈多待一会儿?

被催促出门时,希望妈妈温和的邀请?

这么一想,你心中的“暴风雨”是不是更容易平静下来,更明白如何回应了?

(继《游戏力》《游戏力2》《亲子打闹游戏的艺术》之后,劳伦斯.科恩的第4本作品。20年后,他已成为祖父,依然还在推广游戏力养育。)

029《运动塑造孩子的大脑(上册)》

孩子跑跑跳跳,坐不住,会被贴上熊孩子的标签。

实际上,7岁以前必须先把运动这项能力发展好了,做到“不用想”就会做到某些动作,大脑才会腾出足够空间学习到其他信息。

但现在的环境让孩子久坐少动。

电视、平板是保姆。汽车接送上学。高楼耸立,直梯上下。还有儿童的推车,学步车,游戏的围栏。

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吉尔康奈尔、谢丽尔麦卡锡两位女科学家用35年的研究成果,为你孩子的运动发展提供权威指南。


030《这样写出好故事》

有人说,作家生来就是作家。你要么有才华,要么就没有,小说创作永远学不来。

詹姆斯·斯科特贝尔到34岁醒悟,这是个谎言。

从律师事务所走出来,摇身成为创意写作高手,出版了20余部小说,2000年克里斯蒂小说奖得主。

他提出好情节的“LOCK系统”,好结构的“三幕+两门”,创造难忘场景的“四道和弦”,激发创意点子的20种方法,是一本创作小说的干货书。

有意思的是,一开始决定好好写小说时,他喜欢翻翻畅销书作者的简介,想象自己照片印在书封勒口上,在看看开头,告诉自己“这我也写得出来!”

这就是目标驱动的力量。

(未完待续)

- End -

作者:发愤的草莓,干货新书《现在就干》作者,专注时间管理与妈妈精力管理,陪伴你把琐碎的生活变成像游戏一样好玩。家有2宝,上班之余耕耘公众号“发愤的草莓”,每天5点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