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苏联经济实力最强时候是美国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多少?

苏联经济实力最强是在1973年的时候,美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4285亿美元,虽说苏联当年的GDP只有7000亿美元,却位居世界第二,相当于美国当年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十九。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饱受战火摧残的苏联开始慢慢进入修养生计的状态。不久之后,作为苏联最高统治者斯大林因为夜间突发中风,不久之后不幸去世。在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直接被选为最高领导人,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虽说在苏联引起了不小的动荡,但是为苏联后来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赫鲁晓夫首先提出的就是“去斯大林化”反对个人崇拜,毕竟斯大林的某些理论观点并不是对的,所以不能一味地推崇,只有这样苏联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通过取消不必要的国家干预以及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等众多方式来减轻农民的负担;科技上大力发展重工业跟航天事业,取得了不少取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比如苏联在1958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把人类第一位航天员送入太空;跟美国太空竞赛的时候成功赢得了先手,成为美国全球争霸的唯一对手。

虽说赫鲁晓夫当初对于个人崇拜时,为几百万人挽回了名誉,但也引起东欧盟国的政治动荡,导致苏联跟不少国家发生政治冲突,因此引发了不少小规模的战争,同时也为苏联后来的解体埋下了一个小的伏笔。虽说苏联后来解体跟赫鲁晓夫关系不是特别大,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联系。

由于赫鲁晓夫盲目改革,根本不考虑苏联当时的实际情况,导致不少地区都出现了弄虚作假的手段,出现了地方主义泛滥和国民经济混乱等非常多的问题,即便采取不少补救措施依然治标不治本。最终的结果是重工业极度发达的苏联,不得不面对粮食短缺的问题。虽说从某种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没有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是稍微做了一些调整而已。

等到赫鲁晓夫下台之后,勃列日涅夫成为了苏联最高统治者。他在前期吸取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教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苏联的经济发展。可是为了跟美国争夺全球霸主的地位,苏联开始大力发挥军事行业,导致军费一直在逐年增加。一个飞机、大炮、原子弹都制造得不出的国家,却连农业工具都造不出来。地大物博的苏联成为了一个粮食净进口国,依靠从其他国家进口粮食来维持生计。

别看苏联的军事力量跟美国五五开,但苏联最辉煌的时候,国内生产总值也只有美国的百分之四十九,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农业跟经济上。如果说美国只有百分之五的资金花在军事上,那么为了赶超美国的苏联最少要花百分之十到十五的资金在军事上,这就是两者最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