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诞生于十二世纪初,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幅历史性代表作。作为我国绘画艺术的瑰宝,在世界画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它生动地展现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风貌,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张择端,东武(山东诸城)人,生卒年月不详,北宋晚期著名画家,主要活动于宋徽宗时代。史料载,他从小好学,曾游学于京师,后因画艺出众,才华横溢,被徽宗赵佶召进翰林图画院,亲自命题让张择端绘画北宋京都的繁华盛景。
于是,他请旨前往东京都城郊外的偏僻农舍里作画,这样可以安心创作,最终完成了这样一幅北宋京都的繁华盛景。
为了完成此作品,张择端可谓呕心沥血,当他将画好的长卷呈给徽宗御览时,徽宗大喜过望,爱不释手。
自此,宋徽宗赵佶将《清明上河图》收入皇宫内府。史书确切记载张择端传世作品也只有一件,即《清明上河图》,但仅此一件,足可流芳百世。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河南开封)地区,清明时节赶集的情景,反映了北宋年间民风、民情、民俗。
画中描绘了超过550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物。尽管每个人物仅仅有火柴棍大小,但挑担人弓腰耸肩的姿势、拉车人吃力的样子、溜达的人闲散的神情、达官贵人高傲的态度……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画家还画了五六十匹牲畜,其中就包括驴、马、牛、骡子、骆驼等。
此外,还有20多辆各式各样的车、轿,20余艘不同的船只,30多幢形色各异的房屋,数百棵姿态各异的树木,无一不刻画得精确细致,巧夺天工。
最难能可贵的,它并非一般的表面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以各个阶层的人物的活动为中心,深刻地展示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动态和人民生活状况,可称得上是一幅有高度的历史性、真实性的艺术作品,遂有宋代历史“写真集”之称。
在历史上,《清明上河图》也屡次历经劫难,最后一次是1945年8月19日,末代皇帝溥仪在沈阳机场乘飞机准备逃往日本,后被苏联红军迫降,溥仪和他的随从人员,以及随身携带的珍宝、字画被苏联红军截获,其中就包括《清明上河图》卷,自此该画下落不明。直到1950年,著名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先生在负责整理鉴定解放战争收缴来得大量书画珍品时发现了《清明上河图》,后经鉴定为张择端真迹。
至此,国宝得以重见天日,后收藏于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