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VS服务,哪种消费更美好?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做选择,假设折合价格相等,在一双全球限量版的运动鞋和一次出国旅行的机会之间,你会选择哪个呢?

经济学家一般根据所购买的产品将消费分为两类——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实物消费,就是我们说的买东西,购买到的是服装、家具、汽车、房子等实物,而另一种是体验型的服务消费,比如去餐馆用餐,外出旅行,去健身房锻炼以及参加充电培训等,购买到的是服务和体验)。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究竟哪种消费更值、更能够令人产生幸福的感觉呢?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后者带给消费者的幸福体验比前者更强烈。


适应性偏见

人都是具有适应性的,对于网购一族来说,拆开一个个新包裹的时刻充满了期待和欣喜,但是过不了多久,当这些“新鲜”的商品变作你生活中日常的一些物品,人们对这些物品就没有太大的兴趣了,因为我们逐渐适应了它们的存在。

物质的东西人们很容易就能适应,这些商品所带来的快乐会随着人们的适应而逐渐消减,直到完全消失;而精神层面的体验则不大会令人厌倦,因为每一次体验都可能有新鲜之处。


稳定的独特体验

作为人类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的许多行为和状态都与身边的其他个体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常常难免会拿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物质之间的比较更容易产生落差。

如果2007年的时候你就拥有一部苹果手机,一定会感觉自己的手机与众不同,从中收获的快感非常大。但是如果现在你拥有一部街上随处可见的苹果手机,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快感了。因为2007年苹果手机是一种稀缺产品,你拥有的是非常独特的东西,而现在你身边有许多人也拥有这个产品,它的独特性不再明显。

反观服务和体验型消费,由于每次都会有变化,所以每次都有独特的地方。10年前去泰山的旅行带给你美好的回忆,10年后故地重游,又会产生新的体验。


参与的快乐

你买了一个东西,很可能过不了多久你就会把它扔到一边,另结新欢,那么它与你的缘分也就走到了尽头。而对于服务类的体验来说,你的参与是消费的一部分,你几乎强制性地把自己加入了体验的行列。通过接受培训,你获取了新信息;通过健身活动,你得到了好体质和好身材;在旅行的途中你增长了见闻——这些都会成为你人生阅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交效应

服务体验比实物消费具有更大的社交效应,因为人们更愿意跟别人谈起体验而不是物品本身,而分享经历更能够促进良好社交关系的建立,这也是幸福感的一部分。

首先,服务体验本身的社会性就更强。参与野外拓展训练,你会有教练和队友;去迪士尼乐园游玩,你可以和朋友一起结伴;去学习烹饪技能,你会与一同培训的其他学员分享心得。通过这些活动,你结识了新的朋友,扩大了你的社交范围,志趣相投的人之间能够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

其次,由于服务消费带来的体验有“开始—过程?—结束”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结构,很适合聊天时与朋友分享。作为社交的话题,人们对于体验的描述比起对于单个物品的描述要生动、完整得多。聆听分享的老朋友更容易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另外,由于对于“物质享乐主义”拥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批判偏见,所以作为社交话题,物质性消费更容易给人一种不良印象,而经验性消费则相对积极。那些在朋友圈晒名包、名车、手表的人很容易被贴上炫富的标签,令人反感;而如果他们分享的是旅行见闻,谈起路上遇到的奇闻异事,则会收获更多持续关注。

不能一概而论

当然,这里只是就一般情况进行的讨论,前提是购买者物质生活相对丰沛。如果说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或者消费的金额与购买者的经济状况不匹配,那么硬说服务消费比实物消费更美好是不合理的。而且具体到个人的消费体验还需要因人而异,有的人就是喜欢物质商品带来的享受,有的人就是宅在家里不愿意参与社交性较强的体验型消费,而有些人对于物质消费和服务消费没有什么偏好,这些都无可厚非。

遇上一个“鞋痴”,就是苦苦在等那双限量版运动鞋来完成对某一系列鞋子的收集,那么购买那双鞋带来的幸福感就会比出国旅行更强。一个热衷旅行和探险的人可能就会对出国的机会更感兴趣。而如果去问一个既不爱运动,对鞋子没什么研究,也不爱旅行,觉得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人,他可能会告诉你:无所谓!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6年第9期杂志文章、欢迎广大读者关注我们大科技的微信号:hdkj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