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研究都怪怪的?

前不久,“罗辑思维”有一期视频节目,叫《我们到底该信谁》,里面有个内容,说的是普通人应该怎么对待各种科学新闻。最后的结论是,我们不能给什么信什么,因为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结论会变来变去,所以咱们的观点也应该与时俱进。

这期节目的策划人,科学作家万维钢最近在“得到”的订阅专栏写了篇文章,给这个话题提供了另一个角度。他说,其实很多科学新闻的研究结果,根本不足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而且科学家研究这些,很可能只是出于纯粹的学术兴趣。也就是说,科学家搞科研的时候,就算他的科研项目听起来很有用,但他们其实并不关心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咱们说两个最近的科学新闻。

第一个是《纽约时报》的报道,题目大意是,“吸拇指、咬指甲的孩子可能更不容易过敏”。内容大概就是说,研究人员调查了很多父母,问他们的孩子有没有吸拇指、咬指甲,然后进行皮肤过敏测试。结果发现,咬指甲或者吸手指的孩子,皮肤过敏的人有38%,没有这个习惯的孩子是49%。

第二个新闻,是一个哈佛的研究,标题是“雇佣状况是影响离婚的主要因素”。文章的大意是说,调查表明,在任何一年,如果丈夫不是全职,他离婚的可能性有3.3%,相比之下,如果丈夫全职工作,离婚率只有2.5%。

其实仔细看,这两个研究说的都是很小的效应,吸手指的小孩不容易皮肤过敏,是因为从小接触不干净的东西,所以免疫力强,还是因为手指有什么特别健康的成分,这个研究根本没说。而且吸手指的孩子都有38%的人皮肤过敏,这个数字也不低啊。再说离婚率这个研究,不全职工作离婚率3.3%,全职工作2.5%,数值根本没差多少。

所以,这样的研究,一是没告诉你基本原理,纯粹就是分析一下统计数字;二是分析出来的效应也很微小。也就是说,这些研究根本不足以指导我们行动。

你可能会说了,那为什么要研究,并且还能发表呢?万维钢说,因为学术兴趣。就算某个研究的效应可能很小,对行动没有指导意义,但研究可行,而且合法,能填补人类智力的空白。这时候,在没有人研究过的前提下,你就可以去申请研究经费,搞个调查研究。这就叫学术兴趣。至于这个研究的指导意义有多大,是另外一回事。不过,如果将来有人把一系列类似的研究综合起来,并且得出一个对生活有价值的结论,那时候你能说这些研究没意义吗?

所以,其实科学和应用技术是两码事。科学家首要的任务是填补人类智力空白,贡献一个新知识,简单说,就是我发一篇论文,宣布我发现了一个什么新东西。至于这个研究有什么用,那是副产品。以用户为中心,讲性能、讲成本,追求可行性的,那叫技术研发。

万维钢最后给了一个小建议,就是如果你也经常看一些科学新闻,或者看看科学论文,这都没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多读书,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做了,你的智识才会变得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