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见到一位在大厂发展很不错的朋友。他今年晋升了职级,对于他的年龄来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但我知道他的心理状态一直不太好,周末聚会的时候,他也经常接工作电话,或者大家在打麻将的时候就他一个人对着电脑调整ppt。有几次吃夜宵,他长吁短叹,倒没有具体说什么。
昨天他约我下班见面聊聊——果然我见到他的时候已经夜里十一点了。
他和女朋友的关系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一方面两个人住在城市的两端,宛如异地恋,一周都不见得能见上一次,女朋友早已积累了很多不满。另一方面,他说,“这几年工作中总是要求自己有更多的产出。产出产出,感觉把自己掏空了。不工作的时候也觉得体内掏不出什么感情了,自己也质疑自己是不是不该耽误人家姑娘。”
我说你之前追人家的时候不是很上头吗?他说,三年前自己的确是一个很有热情的状态,不知道为什么,后来自己整体都变成了一个没有热情的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还爱不爱她,说不爱,觉得也不是,但说爱,又提不起精力。
我这几年感到像他这样被工作困扰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总是期待自己有更高的效率,因为前方的目标很多,总是害怕自己会来不及。长久处在这样的状态下之后,人就陷入了一种持续的精神性的疲惫。
但所处的环境就是这样,自己也不甘心退出竞争。所以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可以身体上劳累,但要守住精神上的平和。如何在保持高效工作的同时,让自己的心境状态好一点?如何在角逐竞争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保持对生活和他人的热情?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聊“健康的高效”这个问题。
生活中有很多“看起来过得很好的人”,拿着优厚的待遇,有着“中产”的生活方式,出入高级餐厅,买奢侈品。可ta们却经历着强烈的精神压力和抑郁情绪。
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他们用错误的方式追赶着生活,最终导致了自身的异化。
努力投入一份工作,并不一定会带来异化。我们看到很多痴迷于某件事的人,不舍昼夜,24/7钻研在自己的爱好和热情中,但这种投入却让他们的存在感更圆满,感受到更多的热情,整个人处在精力充沛的状态中。
而还有很多人,却会因为过长时间投入工作,陷入精神的困境。这其中的差别是什么?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你的劳动是否属于你自己。
你劳动的初衷是不是自身创造性的需要?你劳动的过程中,是否有自主的意志在持续作用?你的劳动是否能够看到你自己想看到的结果?
当人的劳动属于ta自己时,ta会因为劳动和生产感到自身的存在和意义。Ta会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Ta会为自己感到骄傲和有价值。
而如果一个人的劳动不属于ta自己——这意味着ta的劳动与ta的创造性割裂,ta被要求像一个机器上的齿轮一样,重复地运作。在劳动的过程中,ta没有自主的意志可以发挥,ta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甚至看不到自己劳动的结果。
这个时候,人会感受到自己不再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犹如一个工具,被更宏大的机构使用。此时,人就会产生空虚、迷茫、无意义的感受。而如果在这种状态下,人还被要求追赶效率,就会像流水线上被过度使用的器械一样容易崩坏。
相似的还有消费。消费和劳动一样,有可能给人带来积极的感受,也有可能带来消极的感受。这其中的关键,是消费是否属于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的消费,是出于自身真实的作为人的需求而产生的,消费会使我们感到快乐。但一旦把消费看成某种根本目的——我不得不拥有某种特定的消费,这让我焦虑却又不得不追赶,此时消费就脱离了我们作为人的需求。
追赶生活的感受,就来自于我们似乎被某种无形的力量鞭笞着,它反复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前进再前进,我们必须在机构里谋取更重要的(齿轮)的位置,我们必须有能力负担某种特定的消费方式,外面还有很多我们没有去过的网红餐厅、网红旅游目的地,还有无数新品牌新商品,需要我们追逐着去占有。
看起来相似的忙碌而高效的生活,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本质:
它有可能是一个对世界充满热情和创造欲望的人,自主选择的充实的人生,是自我价值不断外化、不断活出自身潜能的过程;
也有可能是不断被世界消磨和使用,被支配、被操纵、被恐惧驱动的自我损伤的过程。
如果我们选择了错误的方式追赶生活,我们会失去生活的根本——也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不再拥有我们自己的劳动、消费,甚至情感。
文首提到的这位朋友的状态,就是长期用错误的方式追赶生活,作为一颗螺丝钉,长期脱离自己的人性被反复高效地使用,最终造成了自身存在感的空虚——慢慢地连自己的情绪情感都仿佛感受不到了,机器是没有情感的。
他与他女友之间的问题,本质已经不是一个爱情问题,而是他自身是否保持着完整的人性、自身是否被异化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不再是通过爱情的手段,而是全面地调整他自身。
高效和忙碌,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狱。有的人会因为度过了高效而忙碌的一生,而露出充实甜蜜的微笑,ta可以说自己的每一天都不曾虚度;也有的人会因为高效而忙碌,失去属于自己的一生。
你的高效和忙碌,究竟是你作为人的精神充实的外显?还是把自己变成工具的表现?前者是人性的高效;后者则是异化的高效。
这个时代有很多难以言说的痛苦,本质都是由人的异化带来的。我们被巨大的空虚和焦虑所裹挟,不再感知自己是否快乐,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而痛苦。要解决这种空虚感,让自己始终怀有对生活的热情。我们必须直面异化这个问题,重新找到自己作为人的完整性。
正确地忙碌和高效,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进行生产性的工作。
调整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位,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地做事。如果能够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自然是最好,假如没有,我们也可以调整自己工作的状态。
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其实投入地工作,在工作中尽可能寻找自己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可以发挥的机会,反而会让我们的心境状态更好。麻木重复、心怀不满地工作,则会让自己受伤地更深。
“其实大部分工作都有重复烦人的内容,换工作不能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调整自己面对工作的方式态度。从被动完成任务,到主动写规划做优化,尝试无人涉足的创新项目。虽然还是会累,但心里感受是不一样的:我是作为一个人在实现价值,而不再像一个机器去运作。”
2. 关心自己的感受,人只有在学会休息的时候才是学会了忙碌。
在忙碌中,我们首先要做到自己不把自己当作工具。现在的许多人工作起来完全不顾及照顾自己,吃垃圾食品,日夜颠倒,三餐不固定,更不用说不关心自己的情绪状态。这些都是把自己当作实现目标的工具的表现。
世界对我们的异化是从我们对自己的异化开始的。我们必须学会像照料自己最好的朋友那样照料自己。尽管忙碌,我们觉察自己身体和心里的感受。累了休息,饿了吃饭,心里负面情绪堆积的时候要找人倾诉。
我们与自身要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而非使用关系。使用自己,自己会叛逆,最终有一天反噬。而关怀自己,照料自己,鼓舞自己,及时暂停和休息,我们才能长时间维持高效的忙碌,同时还维持健康的身心状况。
“前阵子我特别忙特别累。忙完两周,我毅然请假调休,在家里过了与世隔绝的两天。我在家专心地做旧物改造。旧衣服做成洗衣机罩,玻璃瓶串风铃,旧杂志拿来折纸……也认真给自己准备一日三餐,早早睡觉。过完那两天我感觉自己回血了,觉得很快乐,大概是感受到了工作之余和生活的联结吧。”
3.为自己建立一个支持性的社交圈。
为了获得存在感,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结,但只有小而深的人际圈才能够抵御异化,大而广的交友模式不仅耗费精力,还会让关系浮于表面,更加难以收获深入的、可能产生的灵魂碰撞。
简化你的世界,切断不必要的联系。但确保自己身边有一些总能够支持自己的关系存在。我们需要通过私人化的、充满烟火气息的事情来对抗宏大世界的异化,活在此时此地,与身边的人产生联结,体验到脚踏实处的落地感。
回到文首那位朋友的故事,他用了错误的方式高效“使用”他自己,结果造成了自身的损耗,以至于连对他人的爱也无法支持了——那不是不爱,而是过于疲惫之后感受不到自身的情绪和情感。
最后我跟他说,你真的应该停一停,偷偷懒,好好休息一下;否则,你失去的可能就不只是一个女朋友了。
我还告诉他,你可以和你女朋友一起追求自己充实的生活,不必把她排除在外。常常和她交流感受和情绪,累的时候寻求她的支持,这样,也许你会过得更快乐。
看到这里的你,有什么感触吗?来留言区和我们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