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上热搜的电影版《真三国无双》,到底差在哪?

刚过去不久的五一节,有部神奇的电影横空出世,上映第6天就转到了线上——

《真·三国无双》

这部电影号称拍摄成本近四亿,拥有强大演员阵容,千里迢迢跑到国外为战场取景。然而无论是从上座率、票房表现还是排片上,它都成了反向冲刺垫底的冠军。

仔细咂摸,垫底是有预兆的,这部电影有个迷惑的定位——

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小说改编的游戏改编的电影

唱了句rap实际在甩锅:你说它与原著不符,它说是根据游戏拍的;你说它与游戏不符,它说是根据小说拍的;你说它哪儿哪儿都不挨着,它说它改编它自豪!

这部电影目前豆瓣评分4.1,有观众认为拍得还算认真,国外取景有诚意——

更多观众则觉得剧情尴尬、特效廉价,国外取景完全没必要——

如果你还没看过电影,可以先看本篇文章,做下心理建设;

如果你已经看过了,欢迎下拉重温,并通过本篇文章发掘你所不知道的电影细节。

01

影片有哪些游戏背景下的奇葩设定?

首先申明,咱虽不是游戏粉,但绝对尊重游戏设定。

我们尊重财神爷般的董卓、恶鬼般的张飞,他俩在一起就像是温厚的佛祖及其座前金刚。

再加上太阳女神般的张角、孙悟空般的吕布,那就是观音娘娘和齐天大圣。

不禁让人疑惑:这其实拍的不是三国,是西游吧?

我们尊重千奇百怪的大招,有的像火娃能控制火——

有的像水娃能控制水——

有的像雷神(中国称雷震子)能控制闪电——

有的能引发核爆且毫发无伤——

更厉害如撒豆成兵,死而复生——

这又不禁让人疑惑:难道三国皮肤之下演的是封神榜?

我们尊重特立独行的审美,比如粉嫩嫩的董卓兵——

绿油油的孙权兵——

和同样绿油油的刘关张——

我们最尊重的是冰雪奇缘里的艾莎——刘嘉玲,及其贯穿全片的港普旁白。

我们尊重游戏,但《真·三国无双》绝不是单纯拍给游戏粉看的。

毕竟正统系列作品销量最高的第三代也不过120万本,算它电影票价50元,票房也不过六千万,距离四个亿的投资相差了近两百个爽姐。

游戏改编电影的本质还是电影,服务人群还是主流观众。

对于玩家,片方要做的不是用情怀去讨好,而是把他们也变成主流观众的一部分。

因此,抛开《真·三国无双》的游戏外衣评价其历史内核,也是理所应当的。

02

影片中有哪些不符合历史的地方?

在电影中,依次给观众呈现了黄巾之乱、董卓篡位、十八路诸侯伐董,最后以虎牢关之战收尾,中间穿插着怒鞭督邮、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青梅煮酒论英雄等经典桥段,时间线清晰——虽然很多经典桥段除了水时长外毫无作用——至少在一本正经地讲《三国演义》的故事。

虽说电影主线符合原著,但历史细节一塌糊涂。

- 汉代餐具用青铜?-

我国的青铜器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最初是兵器和礼器。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器发展至鼎盛,器型多种多样,包括酒器、食器、水器等。

秦汉时期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逐渐取代了笨重易锈的青铜器。

《真·三国无双》有一场群臣宴会,案上从左至右依次摆着盉(hé)、爵、盘、罍(léi)。

先不说没有筷子,也不说爵的流过长以及盘是水器不盛食物,实际上汉代除了炊煮器还用青铜,其他餐具已经替换成了漆器,以红黑两色为主,有些风格简约,有些错彩镂金。

(从左至右)考古出土的漆杯和今天的碗非常接近,漆卮就是今天带盖的茶杯,整套食具几乎可以直接拿去自助餐厅。

放着轻便温和的漆器不用,用回上个时代的青铜器?我不觉得大臣们有这等复古的潮流观念。

- 汉代就有古筝了?-

宴会上乐官弹着古筝、阮(ruǎn,汉称“秦琵琶”或“秦汉子”)、琵琶,其他两样乐器当时已有,唯独古筝还需斟酌。

“筝”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夫击瓮、扣缶,弹筝、博髀(bì),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意思是“敲打着陶器、弹着筝,撞击着两把扇子骨,来为欢快的歌唱伴奏,使听者观者赏心悦目,是地道的秦国音乐。”

但当时的筝只有五弦,而且是用竹子做的。

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十二弦筝,并广泛普及,材质也从竹子变成了桐木。之后有一段时间五弦、十二弦、十三弦并存。

唐宋时期,十三弦逐渐在弹拨乐中占据主导地位。

江西贵溪县仙岩东周崖墓群出土了我国最早的“筝”实物,十三弦。

之后弦数越来越多,今天的常规古筝已经发展到二十一弦了。

影片中的琴明显就是现代筝本筝,好在没有摆反,也没有弹错位置,只能说考虑到剧组复原一把十二弦筝有难度,就不过分苛责了。

图|影片中的古筝

左图|《曹雪芹》,弹错位置

右图|《寂寞空庭春欲晚》,琴摆反了

- 汉代建筑长这样?-

最出戏的还是影片中的建筑:宫里的场景倒是汉式,一到宫外就满眼清代房子?

左图|汉式城门:木质倒梯形框架

右图|清式城门:砖石拱券

左图|汉式檐下斗栱:体积较大,风格粗犷

右图|清式檐下斗栱:体积较小,风格精致

左图|汉式屋脊:长度较短,两端平素微翘

右图|清式屋脊:长度较长,两端龙形鸱尾

剧组没有搭建整座汉城,所以在转移场景时造成了这种割裂感。

当吕布骑马追着曹操从宫内跑到宫外,从汉代跑到清代,恍惚间让人搞不清楚是我们看电影的人穿越了还是吕布穿越了。

无论如何,发生在三国的电影应该对当下历史怀有温情,不说面面俱到,至少不能让历史迷出戏。

如果一昧追求娱乐、特效、著名演员、情怀,很可能会造成观影者对历史的曲解,甚至误解,不就失去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初心了吗?

03

影片中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亮点?

不过凡事都有AB面,吐槽完令人无语的特效和审美,罗列了部分失实的历史细节,《真·三国无双》也有些做得考究的地方。

- 扳指 -

影片中董卓逼宫时,曹操在殿前握紧了拳头,露出一枚造型精美的扳指。

古人有时会佩戴“韘(shè)”,即玉扳指,作为射箭时用于拉弓钩弦工具,在狩猎、征战的场合中使用。

文献对韘最早的记载来自《诗经·卫风·芄兰》:“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意思是“你已经佩戴韘、能射御了,是个男子汉了,都不跟我亲近了!”(少女的嗔怪)

最早的实物来自于殷墟妇好墓,一般戴在右手拇指上。

这个造型细节不仅符合历史,还能凸显曹操的骁勇善战的性格特点。

但美中不足之处是,曹操的扳指带错手了……

- 金釭 -

影片中木门和室内家具都装饰有金属构件,这其实早期建筑是用来连接和固定木材的“金釭(gāng)”。

从战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北方大型建筑中常使用壁柱和壁带,“金釭”是壁带与壁柱连接处的铜制构件。

明清时候“金釭”的遗痕还体现在门窗上,总称为“面叶”,细分为转角处的“角叶”和直边处的“看叶”。

- 建鼓 -

影片中宫里柱子的下半部分模拟了四面铜鼓,虽然并非可敲打的真鼓,但汉廷的确流行一种华丽的“建鼓舞”,可能是此柱造型的来源。

建鼓,又称悬鼓,商周时期已经出现。

《乐府诗集》写道:“自汉以后,乐舞寖盛。”影射出汉代歌舞伎乐风靡至极的特点。

在这种歌舞升平的时代背景下,“建鼓舞”迅速发展,并成为了汉代舞蹈的重要代表之一。

这种奢华的建鼓会在上方装饰流苏状羽毛,顶端增添华盖,饰有瑞兽和祥鸟。

它的鼓座又称“跗”,用以保持建鼓稳定。常用具有艺术感和复杂多元的几何图形构成,也有兽形跗,以虎形为主(影片中的跗是两条粗壮的虎足)。

发展鼎盛时,建鼓不单单作为舞具出现,还会用于现场的布置和装饰。

图|汉代画像砖中的“建鼓舞”

这种室内装修成功复原了汉宫的豪华——金碧辉煌之下,虽无乐舞,却仿佛丝竹之声绕耳不绝,侍女环游翩飞。

04

试问如何拍好游戏改编电影?

近年来不少游戏改编电影上映,大多评价不高,常常是游戏粉和普通观众两边都不讨好。

尤其《真·三国无双》还涉及了历史粉、三国粉等群体,很容易被围合讨伐,甚至还会出现群体之内互不承认、群体之间互相“攻击”的情况。

不可否认,《真·三国无双》的娱乐性是强的,它作为游戏改编的电影,具备很好的市场前景,不然Netflix也不会以八位数高格买下的版权。

这可是Netflix购买华语影片的最高标准,而且是经过内部看片之后,Netflix出于对影片的喜爱才买下版权。

豆瓣短评高赞也表现了这一点:我买票图个乐,它给足了我欢乐。

但是,就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小说改编的游戏改编的电影”这种定位,注定会使它陷入四不像的境地——

其主要原因还是游戏和电影的逻辑不同。

游戏讲究互动,很多玩家在全身心投入游戏时,一般不会仔细推敲剧情。

而电影的初衷就是“讲好故事”,少了参与感,剧情的缺陷会被屏幕无限放大。

或许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一边保留游戏的世界观和人物关系,认清这款游戏区别与其他游戏的本质设定。再重构剧情,像其他优秀电影一样打磨剧本,寻找契合的团队,服务主流观众。

如《魔兽》一般的ip已经算是游戏改编电影的相对成功的范本了,但至今挑刺的人依然数不胜数。可见不同观影群体之间的平衡还需要长久摸索,这条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当然,如果公司只是想借着大IP捞钱,那当我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