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德军夏季攻势,铁木辛哥如何成了光杆司令?

1942年6月28日,德国元首亲自拟定的“蓝色方案”经过多次延期后,终于开始实施。由于苏联统帅的误判和固执,将防御的重点依然放在莫斯科方向,致使德军进攻有了出其不意的效果,2天推进苏军纵深40公里,分2个方向直指沃罗涅日。

消息传到莫斯科,如梦初醒的苏联统帅急忙派出3个坦克军驰援布良斯克方面军,试图以1000多辆坦克的绝对优势挽救局面,结果却事与愿违,德军的“闪击”战术依然犀利。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德军抓获的苏军俘虏很少,这是怎么回事呢?


关键是德军耽误了“48小时”。

考虑到“蓝色方案”的规模过于宏大,德军需要在顿河-伏尔加河流域和高加索地区同时发起进攻,而在两个战略方向上作战,单由一个集团军群司令部执行这项复杂的计划,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必须将南方集团军群拆分为A、B集团军群。

按照德国元首的计划,一旦打通沃罗涅日的通道后,先由步兵师沿顿河防守,不急于渡河占领该城,而霍特的第4装甲突击群迅速南下,配合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实施快速穿插,包围顿河以西的苏军重兵集团,尽可能多地消灭其有生力量。

事后看,该决策很英明。首先,让装甲部队担任攻城战的“主角”,不但成效不大反且会加大坦克的损失,这是德国元首最在意的;其次,苏联统帅为防止德军由沃罗涅日进攻莫斯科,在该方向上部署了3个集团军和5个坦克军的预备队。

然而,这个方案遭到了时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博克的反对。他认为,大量的苏军开始向沃罗涅日移动,单靠步兵是坚守不了多久,应集中力量“以快制快”,抢占先机。其实,他未说出口的理由是,不愿意将其部队拆分为A、B两个集团军群。

双方争论了很久,最终德国元首默许了博克的提议,但沃罗涅日的战斗并未速战速决,反而拖延了48小时。让他无法接受的是,这一战,德军不仅损失不少坦克,而且失去了南下包围苏军重兵集团的最佳机会,因为苏军主力已迅速撤退了。

恼羞成怒的德国元首随即将A、B集团军群分家,并指示第6集团军暂缓进攻斯大林格勒,掩护第4装甲突击群追击到罗斯托夫去围歼苏军。谁知,“不识趣”的博克居然再次表示反对,德国元首忍无可忍地勒令其退休,从此再未被起用。

再一个原因,苏军不再死守。

1942年夏,德军实施的“蓝色方案”,从战术角度确实达成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使得苏军西南、布良斯克两个方面军陷入混乱,但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的德军却战果不大,并未像开战第一年那样围歼大量的苏军,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经历过战争第一年的苏联统帅,已经深刻认识到即使再仰仗巨大的战争潜力,一味地死守只能“白白牺牲”有生力量,应该利用苏联国土幅员辽阔的优势,节节抗击、以空间换时间,不断消耗德军本就不富裕的“资源”,并择机反击。

其次,尽管苏军的战略预备队按照苏联统帅的要求,紧急向沃罗涅日方向移动,但苏军各部队几乎没有一支部队及时到达战场,结果打成费力不讨好的“添油战术”。也就是说,在无防御设施的旷野中,苏军只有挨打的份,甚至是一触即溃。

更主要的是,虽说苏军坦克数量远超德军,但其步坦协同、各兵种的配合能力依然没有改进,甚至因为新兵太多,战斗力和士气比原先的基干部队更差,有些士兵干脆丢下装备逃跑。尽管在局部反击中苏军略有小胜,但很快就被德军击退。

眼看局势恶化,苏联统帅命令前线部队连夜后撤。然而,苏军与其说是撤退,不如说是溃逃。以铁木辛哥的西南方面军为例,当该部被改编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时,其所属部队早被打得混乱不堪、七零八落,大多数部队都失去了联系,不知所踪。

也就是说,铁木辛哥在一片混乱中成了光杆司令,被苏联统帅逼问和大骂了好几天,他只得硬着头皮利用几个新集团军在顿河一线设防。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失踪很久的3个集团军突然又冒了出来,逃跑的位置正好是铁木辛哥建立的新防区。

此次战役,德军仅俘虏了8.8万人,没能实现消灭苏军主力的目的。有意思的是,苏军公布的减员数却高达37万人,相差的28万人去了哪里?说明了什么?其实很简单,苏军冬季征集的低劣兵员根本无用,他们只会胡乱逃跑,而且跑得无影无踪。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