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网络没有手机,那些熬夜能手都在干什么?

每当无人的深夜

那些背书背到失眠的学生

总会不自觉想起

迫害他们的文人

那么,问题来了

每当无人的深夜

这些文人都在干嘛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

他们晚上的乐子那可多了

先慢慢来

让朕给爱卿们

好好地捋一捋

那些文人的夜间趣事

这期先来讲讲

其中的一位知名文人

他就是

苏东坡白天工作很忙

所以晚上一有空

就喜欢到处玩儿

别人玩完只有累

他玩完还能顺便准备大家需要背诵的词文

像著名的

《水调歌头》

《赤壁赋》等等

都是他在熬夜的时候创作的

苏轼老师夜游的诗文

大多写于夏秋的晚上

冬天想去玩又不想动弹

他就躲在被窝里脑补夜景

一天24小时

硬是被苏轼熬成48小时的样子

如果说熬夜是一种病

那一群人犯病总比一个人孤零零有意思

秉承着“我都没睡你肯定也没睡”的心态

苏轼到处找病友玩儿

比如张怀民

——张怀民并不是出家人,只是被贬黄州,寓居承天寺。

若说起熬出真情实感的

恐怕非陈季常莫属了

苏轼在黄州的四年里

两人腻歪了一百多天

凡余在黄四年,三往见季常,

而季常七来见余,盖相従百余日也。

——《岐亭五首(并叙)》

结伴夜游的次数肯定不少

而且

苏东坡和陈季常

经常熬夜聊八卦

据说陈季常的老婆

河东狮吼柳月娥

还因为这个发脾气了

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话说回来

苏轼和好友经常夜游

那就免不了晚归

别人晚归会不好意思怕打扰家人

而苏轼心安理得天天大声敲门

明月当空,他在敲门

月黑风高,他在敲门

狗都睡了,他在敲门

鸡刚醒了,他可能还在敲门

以至于

孩子们都认得他的敲门声

儿曹知我到,认得打门声。

——《湖上夜归》(儿曹:晚辈的孩子们)

他的敲门声

绝对是家里人的夺命闹钟

众所周知

人类的适应力是真的强

闹钟听多了就习惯性耳背了

只是苦了苏轼老师

手指都敲出关节炎了

还是没人开门

没办法

于是他就寄己个溜去江边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很钟情于山水

他晚上也经常

跋山涉水找乐子

这对苏轼来说

或许是乐趣所在

苏轼作为一名

深夜户外探险家

这种喜欢晚上探险的精神

应该是刻在DNA里的

有一次

大儿子苏迈要离家去做官

苏轼送他到湖口时

恰好看到石钟山

心血来潮

想知道石钟山名字的由来

于是拉着苏迈一起

深夜探险石钟山

万万没想到

深夜的石钟山

就像一部中西合拍的鬼片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或曰此鹳鹤也。

——《石钟山记》

吓得他们想当场回家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石钟山记》

但幸好

在深入探查后

他们如愿以偿地找到了真相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物理现象

跟各位爱卿晚上窗没关好

会听到呼呼的鬼叫声

是一个道理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

——《石钟山记》

不过

朋友和儿子都是短暂的陪伴

更多的夜晚

苏轼不得不独自享受黑夜

要实在太寂寞

他就会去骚扰赏花

白天赏花靠看

晚上赏花靠品

秉烛品一品,甚至能建立心灵感应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

有时候

苏轼半夜醒了

还会一个人

出门找井水喝

不为别的

只因那口井的水特别好喝

极致的生活品味

让他甘当大自然的搬运工

吾尝中夜而起,挈瓶而东。

有落月之相随,无一人而我同。

汲者未动,夜气方归。

锵琼佩之落谷,滟玉池之生肥。

吾三咽而遄返,惧守神之诃讥

——《天庆观乳泉赋

朕得提醒各位爱卿

这种举动以前可能还能模仿模仿

要是放现在

找不到井不说,乱掀下水道井盖

那是要被逮捕的!

苏轼老师告诉我们

在这个全民网抑云的时代

夜晚

或许还能有其它选择

参考文献

宋雪茜. 苏轼夜游及其对现代夜间旅游审美的启示[D]. 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5. DOI:10.7666/d.y718647

刘羽佳. 苏轼的暮夜活动及暮夜作品的艺术表现[D]. 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