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切斯科·德·罗西是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晚期风格主义画家,曾师从多位大师学艺,深受拉斐尔画派影响,非常擅于绘制大型湿壁画。像他这样一位画家,会如何把罗马历史上的第二位奠基人卡米路斯的生平“绘制”在佛罗伦萨老宫正义大厅呢?
撰文 | 张羿
1佛罗伦萨老宫内正义大厅简介
在佛罗伦萨老宫(Palazzo Vecchio 或Palazzo della Signoria)内有一间可以俯瞰长老广场(Piazza della Signoria)的大厅,称作正义大厅(Sala della Giustizia又称观众大厅,Sala dell'Udienza)(图1和图1a),它是佛罗伦萨共和时代城邦最高行政长官正义旗手(Gonfaloniere di Giustizia)与各行会首领(Priori)聚会的地方。在柯西莫一世·德·美第齐大公(Cosimo I de' Medici, 1519年-1574年)统治佛罗伦萨时,画家法兰切斯科·德·罗西(Francesco de' Rossi, 1510年-1563年,简称罗西)根据古代史学家普鲁塔克(Plutarch)与李维(Titus Livius)的著作为大厅四壁绘制了古代罗马史上的重要人物马库斯·弗瑞乌斯·卡米路斯(Marcus Furius Camillus,公元前446年–公元前365年,简称卡米路斯)生平的系列壁画。罗西是佛罗伦萨出生的画家,但曾长期在罗马工作并深受拉斐尔画派影响,这些壁画因此可谓罗马画派的作品,而非对佛罗伦萨传统艺术的沿袭。
图1. 佛罗伦萨老宫内的正义大厅,厅内壁画于1543年-1545年绘制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1a. 佛罗伦萨老宫与长老广场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卡米路斯的生平业绩
卡米路斯出身于罗马贵族之家,去世后被追封为罗马的第二位奠基人。在他生活的年代,罗马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异常尖锐,加上由于罗马周边伊特鲁里亚民族处于由盛转衰的过程中,罗马外部环境也因此陷于动荡之中,有时甚至对罗马非常不利。作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罗马贵族,他领导罗马进行了一系列内政与外交政策的改革,最终通过立法减缓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使罗马内部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并领导罗马走出了城邦制国家的局限。
2.1共和早期的制度探索
公元前509年,罗马驱逐了具有伊特鲁里亚血统的国王并建立了共和体制,废除王政的两位领导人被选为具有最高行政权力、任期一年且可连选连任的执政官。由于被废国王塔克文(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公元前496年)希望借助同族势力复辟王位,共和罗马陷入了与伊特鲁里亚民族的长期争斗中;而罗马内部的矛盾从人民与国王之间转为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罗马通过向其认为的先进民族希腊学习,从公元前444年开始,最高权力从两位执政官手上转入到六位具有执政官权力的军事指挥官(Tribuni militum consulari potestate)手上。由于最高权力掌握在选举出的具有平等地位且任期为一年的六人手中,表面上给人一种更民主的感觉。但将最高权力分给六人的缺点是降低了行政效率,因此在各种矛盾激化时,罗马不得不经常任命集国家所有权力于一身的独裁官(Dictator)处理紧急情况,独裁官任期6个月,除了不能改变罗马宪法外,有权依据实际情况作任何事情来解决国家所面临的危机。
2.2灭亡维艾
卡米路斯大概在40岁时进入罗马最高统治阶层,曾经作过具有执政官权力的军事指挥官,公元前396年罗马与维艾(Veii)为首的伊特鲁里亚联盟进行了痛苦的十年战争后,在战局对罗马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卡米路斯被任命为独裁官。图2中跪在地上穿绿色袍服的人为卡米路斯,他正接受任命,其身后是对此任命感到吃惊的妻子。作为独裁官的卡米路斯先在野战中击败了对方联军,然后统帅罗马军队最终攻入了城防坚固的维艾,彻底灭亡了这个与罗马为敌一百多年的城邦政权。罗马为卡米路斯举行了长达4天的凯旋庆祝活动,这是罗马对其军人的最高奖励,只有在对外战争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将军才能享此殊荣。图3描绘的是卡米路斯攻灭维艾后在罗马举行凯旋仪式的场景,由四匹白马拉着的战车在万众欢呼中穿过罗马城,驾驭战车的卡米路斯意气风发且坚定自信,犹如罗马主神朱庇特一样受到人民的欢迎与仰慕,在画面右上方我们可以看到被罗马军队带回罗马的维艾保护神,即天后朱诺,这是维艾被彻底征服的标志。
图2. 罗西,《卡米洛斯接受独裁官的任命》,湿壁画,约1543年-1545年绘制,现陈列于佛罗伦萨老宫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图3. 罗西,《卡米路斯的凯旋》,湿壁画,约1543年-1545年绘制,现陈列于佛罗伦萨老宫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3法莱利城的无良教师
灭亡城邦国家维艾后,卡米路斯率军进攻在战争中维艾的各盟邦,包括法莱利(Falerii)。公元前394年,罗马军队围困法莱利城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城中一位教师所教的小孩是其所有贵族精英子弟,这位老师把无知的孩子们带到城外并进入了罗马军营。他把孩子交给卡米路斯并告诉他可以此为要挟,逼迫法莱利投降。没想到卡米路斯当着孩子与罗马士兵的面,痛斥了这位无良教师的不义行为。他说到:罗马人打仗是为了教训那些胆敢挑战伤害罗马的人,我们为正义而战,但罗马不是野蛮人,不会靠不公正行为获取战争胜利。之后他叫士兵把这位教师绑起来,让孩子们牵着绳子将其带回被围困的城内。法莱利人民得知此事后很受感动,因为他们自己的统治者也无法做到如此诚信与正义,全城人民决定向罗马投降,将自己的生命与财富交由罗马人来处置。图4所描绘的正是这段故事,它也是后世之人最喜欢讲述与描绘的有关卡米路斯的故事之一。
图4. 罗西,《卡米路斯喝令绑下法莱利城内的教师》,湿壁画,约1543年-1545年绘制,现陈列于佛罗伦萨老宫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4卡米路斯被平民控告
不断的战争胜利使卡米路斯成了罗马贵族的代表,在对待攻下的维艾问题上,贵族与平民双方产生了激烈冲突。平民希望将它建成罗马的第二都城,并搬到那里居住(从而摆脱贵族的统治),卡米路斯坚决反对。他其实并不反对一部分人搬到维艾居住,他反对的是毫无计划的无限制大批移民维艾。作为攻下维艾的首功将军,平民很难在这件事情上直接反对他,于是他们找出别的理由对他进行控告,理由是在维艾战斗胜利后的一部分战利品去向不明。真实情况是他在战前向位于希腊的德尔菲神殿的阿波罗神许愿:如果战争胜利,将把战利品中的钱献给阿波罗。作为独裁官,他有权这样做。但考虑到平民的情绪,卡米路斯的朋友们都觉得他很难赢得这场官司。虽然结果只是罚款,朋友们也愿意为他交罚款,但卡米路斯很难低下他那骄傲的头去受审,因此他选择自我流放去了罗马之外的阿迪亚城(Ardea)。罗马法律对选择自我流放的人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
卡米路斯离开罗马后,一大批平民搬去维艾居住,罗马暂时恢复了平静,但实际上处于分裂的状态,内部分裂终于将罗马引向了灾难。自从罗马驱逐伊特鲁里亚血统的国王建立共和制度后,就一直与伊特鲁里亚各城邦组成的联盟冲突不断,到公元前4世纪初期,罗马已经完全占据上风,包括我们上面提到的维艾与法莱利等许多伊特鲁里亚城邦国家均被罗马征服。然而这一系列胜利却削弱了罗马在北部的屏障,以前当北方民族南下入侵意大利半岛时,他们先要遇到伊特鲁里亚联盟各国的抵抗,但现在这一屏障却被罗马人自己毁掉了。
2.5高卢人占领罗马
公元前387年,高卢人如潮水般冲入意大利,他们没什么统一指挥,而是后面部族推动着前面的部族。刚被罗马征服不久的伊特鲁里亚人首先受到威胁,他们向罗马求援,但此时罗马由于内部混乱根本不能有效组织军队进行援助,加上没有卡米路斯这样能征惯战的将领,罗马不仅没有尽同盟义务,而且自己的军队也被冲击力超强的高卢军队打得四散奔逃而躲入了维艾,这使得罗马几乎没有防卫,被高卢军队轻易攻入。
罗马不得不为末日准备,挑选一部分青壮年士兵带上其妻儿上城内的卡匹托利山守住山上的神殿等处,众多元老院元老及平民都只好听天由命。高卢人进城后,像所有野蛮人进入文明地区一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守在卡匹托利山上的罗马士兵也是无能为力。但罗马有时是幸运的,高卢是野蛮民族,他们不懂城市生活,罗马的上下水道系统可能受了污染,使得高卢军中瘟疫开始蔓延,加上没有足够粮食,他们也陷入了困境。此时守在卡匹托利山上的罗马人做了两件事:首先与高卢人协商,以支付赎金方式换取高卢人离开;同时派人找到在阿迪亚地区组织军队进行反抗高卢入侵的卡米路斯,希望他回罗马作为独裁官统帅军队。
2.6驱逐高卢占领军
卡米路斯得到独裁官任命后,率军队向罗马进发,沿路又吸收了维艾的罗马军队以及志愿加入的罗马人,他统帅的军队迅速有了相当规模。到达罗马后,卡米路斯以袭击的方式进攻了高卢占领军并迫使他们在占领罗马七个月后撤出了罗马城。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卡米路斯屡战屡胜,终于将高卢军队彻底逐出了罗马控制的地区,此时已是公元前386年了。图5所描绘的是卡米路斯率领军队进攻占领罗马的高卢军队并抢回城内罗马人所付赎金的故事。
图5. 罗西,《卡米路斯袭击抢劫了罗马的高卢人》,湿壁画,约1543年-1545年,现陈列于佛罗伦萨老宫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7重建罗马
罗马城被高卢人攻陷,可谓是罗马的奇耻大辱,也是整个罗马历史的最低点。驱赶高卢人后,卡米路斯通过在元老院的争论,最后与平民达成共识,罗马的都城只能是罗马,设立维艾为都城的想法终于被彻底放弃。在确立罗马城为国家唯一都城后,卡米路斯领导罗马人民对被高卢人毁坏的罗马城进行了重建。作为国家领袖,他领导的建设工作主要涉及到下水道与神庙等公共建筑的修复与建设,我们在图6中看到的是他正在为新建神庙举行开启仪式。
图6. 罗西,《卡米路斯为新建神庙揭幕》,湿壁画,约1543年-1545年,现陈列于佛罗伦萨老宫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3画外的历史
图7表现的是距罗马50公里的城邦国家苏特里(Sutri)的人民请求卡米路斯率罗马军队驱逐该城暴君并解救其人民的故事。它表面讲述的是卡米路斯将率军进攻苏特里,但实际上有着更加复杂的难以用图画来表现的内容,即将拉丁联盟进行整合,组建全新的罗马联盟。笔者个人认为这是罗马最终改变自己走出城邦国家束缚的关键,再加上卡米路斯推动通过的平权法案,使他在罗马史中脱颖而出,成为仅次于罗马奠基人罗穆路斯的最重要人物。
图7. 罗西,《苏特里居民恳求卡米路斯将其从暴君统治下解放出来》,湿壁画,约1543年-1545年,现陈列于佛罗伦萨老宫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3.1希腊的衰亡
公元前432年,民主的雅典与专制的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初期的战局对雅典有利,但公元前429年,雅典最有能力的领导人伯利克里去世,雅典进入了暴民政治(ochlocracy)时代,其民主制中的缺陷被充分暴露出来。
公元前404年,雅典最终战败,从此丧失了独立与自由。希腊进入斯巴达霸权时代。作为行政高效的军事强权,斯巴达在文化上落后于雅典,因此很难对希腊世界产生长期且广泛的影响。公元前371年,斯巴达霸权被底比斯取代;而公元前362年,整个希腊被非城邦国家马其顿征服。
希腊世界的衰败让罗马人认识到:无论雅典还是斯巴达,只要是城邦,其寿命都很难长久。
3.2平权法案
罗马在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体制时出于巧合与某些反独裁的现实考虑,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两位权力平等的执政官手上。罗马共和国在建政不久后向希腊派出考察团学习其法律与制度。鉴于民主雅典的最高权力掌握在民选的十位国家战略官(Strategos)手上,从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开始,罗马停止了二人的执政官制度,将国家最高行政权转移到六位军事指挥官手上,虽然表面上更多些民主色彩,但这种多头政治消弱了国家效率,而且也并未缓和国内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卡米路斯生活的时代正是罗马的阶级矛盾最尖锐时代,他一生5次被任命为独揽大权的独裁官,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的罗马制度出现了重大问题。
在贵族与平民的争斗中,卡米路斯部分放弃了贵族立场,并有效劝说元老院中的元老,使得贵族与平民通过对话达到一定的妥协,在他去世前的公元前367年,作为独裁官,他最终推动通过了《李希尼法案》(Lex Licinia Sextia)。该法废除了表面更具民主色彩的六人联合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军事指挥官制度,将国家最高权力重新集中在二位执政官手上。虽然国家权力集于少数人手中,但从另一方面,罗马的任何国家公职,包括执政官,统统由竞选产生并向平民开放。国家顶级决策指挥权力集中在民选的极少数人手中,这在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指挥体制。在平民能够获选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国家公职前提下,全体罗马人接受了这一少数人施行决策并统治的体制。罗马元老院中的贵族在卡米路斯的极力劝说下为这一法案的通过投了赞成票。由于元老院的元老席位由年龄超过30岁而又担任过国家高级公职的人组成,《李希尼法案》的通过为平民进入元老院敞开了大门。值得强调的一点是,罗马在此次内政改革方面尽量汲取了雅典与斯巴达两种不同政治制度的优点,达到了在人民权利与国家效率之间的平衡,为国家的政治团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卡米路斯能够劝说元老院对《李希尼法案》投赞成票,是和他当时的战功分不开的。公元前367年,罗马又一次面对高卢人的进攻,卡米路斯第五次被任命为独裁官,他率领军队在战场上打败了高卢人,这令卡米路斯有了空前威望,而作为贵族利益的代表,他此时比较容易说服罗马贵族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通过他认为必须进行的改革以化解阶级矛盾。
3.3超越城邦政治
拉丁同盟于公元前7世纪由罗马与周边的小国与部族联合组成,目的是对付其他部族、国家的侵略袭扰。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由于其国力,尤其是战争能力,罗马成为了拉丁同盟的实际领导者。但由于公元前390年败于高卢,连罗马都被攻陷,这些拉丁盟国纷纷反叛,甚至成为罗马的敌国。在赶走高卢人后,卡米路斯不得不率领军队重新征服这些拉丁国家并建立新的联盟,即罗马联盟。这是一个全新的联盟,它由罗马及其控制下的自治城市、同盟城市和殖民地组成,其心脏在罗马,同盟内部各部分只能分别与罗马结盟,但他们不能彼此结盟,而且重要的问题、纠纷都要由罗马元老院来仲裁、决定。
对于罗马重新控制的地区,罗马开始在战略要地建立殖民城市,由罗马直接掌控关键的军事地区。这些殖民地由罗马公民直接建设并驻扎罗马军队进行守卫。这些殖民地分部在罗马同盟的其他自治城市、同盟国之间和整个同盟的边界地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得同盟中其它城市间不易互相联系并可监视其行动,更重要的是,如果外敌来犯,罗马不必依靠同盟国的抵抗力量,可以直接和敌人交战,免得发生如公元前387年高卢人来犯,打得罗马措手不及的情况。
公元前338年,拉丁联盟正式解体。公元前390年前的拉丁联盟各邦完全并入罗马,其人民被授予罗马公民权;而其它新加入联盟的伊特鲁里亚城邦被授予罗马自治城市地位,其公民享有罗马公民权中除了选举与被选举权的所有其他权利,他们被要求学习拉丁语,在掌握拉丁语后,将被授予罗马公民的选举与被选举权。罗马联盟从此诞生。
在基本解决了国内平民与贵族矛盾的基础上,罗马利用罗马联盟从此挣脱了城邦国家的束缚,开启了对整个意大利的征服与整合过程。在此过程中,罗马利用其相对先进且宽容的制度,采取和战并用的手段,最终获得了意大利各地的忠诚,为未来打败如皮洛士(Pyrrhus)与汉尼拔等强敌奠定了基础。
4从佛罗伦萨共和城邦到托斯卡纳大公国
稍微知晓佛罗伦萨历史的人都会看出图3中的卡米路斯实际上是用了柯西莫一世·德·美第齐的肖像(图8)。因此人们很容易想到整个正义大厅中的系列壁画是颂扬美第齐家族,尤其是柯西莫一世大公的宣传画,但想到这一作品是在柯西莫一世掌权不久后绘制的,我们也可以推断这些作品是画家与佛罗伦萨人民对这位年轻统治者所寄予的希望。
图8. 罗西,凯旋将军卡米路斯,湿壁画,约1543年-1545年,现陈列于佛罗伦萨老宫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佛罗伦萨于1115年摆脱了中世纪封建贵族的专制统治,建立了城邦共和国。作为一个内陆商业城市,其内部政治很容易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城中不同势力经常会陷入激烈斗争。我们熟知的佛罗伦萨诗人如但丁就是因为城邦内部政治斗争失败而遭到了终身流放,与但丁一起流放的,还有著名诗人彼得拉克的父亲,这使得彼得拉克从一出生就是个被流放的佛罗伦萨人并终身流浪。十五世纪文艺复兴高峰期时,尽管美第齐家族在大部分时间里成功领导着佛罗伦萨,但无论是他们家人还是其反对者,都有人遭到流放。1494年后,由于强大的欧洲新兴君主国家法兰西与西班牙对意大利的政治与军事干预,加上美第齐家族重心转到了罗马,佛罗伦萨共和制的弱点暴露得更加明显,城市先后被法国与西班牙军队占领,人民的安全有时都变得没有保障,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正是对弱势的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批判与思考。
另一方面,由于豪华者洛伦佐的安排,从16世纪初期开始,美第齐家人作为教皇掌握了教廷的最高权力,他们从罗马教廷继续操控佛罗伦萨。在美第齐教皇克莱门特七世(Pope Clement VII,1478年-1534年)执掌教廷的后期,他作了一个关键决定,将佛罗伦萨共和国从教皇领地划入神圣罗马帝国的辖区,在帝国军队帮助下,1530年美第齐家族重新执掌了佛罗伦萨政权。1532年克莱门特七世终于下定决心,将其侄子亚历山德罗一世·德·美第齐(Alessandro I de' Medici, 1510年-1537年)封为世袭罔替的佛罗伦萨公爵,从此终结了佛罗伦萨共和体制。
亚历山德罗的统治遭到了佛罗伦萨内部持共和主义理想之人的反对,甚至美第齐家族中也有人暗中反对亚历山德罗。1537年,美第齐家族的年轻人罗伦基诺(Lorenzino de' Medici)刺杀了亚历山德罗。此时教皇克莱门特七世已去世,后者是美第齐家族在佛罗伦萨外最强大的政治势力。然而1537年时佛罗伦萨的上层精英变得理性了许多,由于亚历山德罗的妻子是统治西班牙与德意志广大地区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女儿,他们此时非常担心这一暗杀行为会招致欧洲列强军事干预,经过协商后他们决定不再组成新的共和政府,而是邀请美第齐家族中另一位年轻人柯西莫一世·德·美第齐继承公爵爵位。虽然法国大革命以后的人们会认为共和政体是更理想的政体,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却不一定这样想,佛罗伦萨是地域狭小的城邦国家,其政治深受教廷、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王国等强权的影响,如果不谨慎的话很有可能卷入列强的争斗,甚至彻底失去独立。
如果说亚历山德罗公爵在佛罗伦萨的统治权来自美第齐教皇克莱门特七世的支持,柯西莫一世在接掌佛罗伦萨政权时得到了城邦统治权贵的认可。他刚上台时没有听从支持其上台的城邦权贵的意见立刻将神圣罗马帝国势力赶出佛罗伦萨,反而他小心地利用外交加联姻的手段使其统治权首先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1500年-1558年)的承认;在后者支持下,柯西莫一世于1555年将锡耶纳共和国与周边地区纳入了其统治的版图。当欧洲政局发生变化时,柯西莫一世又接管了比萨与里窝那等地。随着实力增长,佛罗伦萨逐渐摆脱了神圣罗马帝国的控制,托斯卡纳公国终于成为一个事实上的主权国家;他还与欧洲列强签订协议,各国军队都不得借道进入托斯卡纳公国。1569年教皇庇护五世(Pius V,1504年-1572年)将美第齐家族的爵位升为托斯卡纳大公(Grand Duke of Tuscany)。庇护五世并非美第齐家族成员,他愿意承认美第齐家族对整个地区的统治是一种精明的审时度势后的决定,但无论如何它代表了天主教庭对美第齐家族统治的认可。
在柯西莫一世的领导下,佛罗伦萨摆脱了欧洲列强对其内部的干预,从此远离战乱与动荡,开启了未来两百多年的稳定与繁荣,直到法国大革命时才被拿破仑终结。美第齐家族因柯西莫一世的一系列策略而最终获得了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庭的承认,成为与传统蓝血贵族平等且具有同样权利的拥有巨大领地的世袭罔替大公。这是欧洲的传统贵族阶级第一次接受一个出身于底层平民家族因资本实力而进入他们这一社会顶级统治阶层。
图9. 罗西,《丰收与繁荣》,湿壁画,约1543年-1545年,现陈列于佛罗伦萨老宫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内政方面,柯西莫一世建立了一个高效政府对整个托斯卡纳地区进行统治,这种新的统治方式改变了原先佛罗伦萨共和城邦具有议会性质的长老会通过协商来决定城市政治的传统。值得指出的是,柯西莫一世所建立的行政系统在历史上应是一种进步,正是在其领导下,佛罗伦萨最终摆脱了带有中世纪色彩的城邦政治,开启了现代国家的政府治理模式。
和平为佛罗伦萨带来了稳定与秩序,佛罗伦萨人对政治的激情逐渐褪去,没有褪去的是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在柯西莫一世的推动下,佛罗伦萨进入了文艺复兴晚期艺术的创作高峰期,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涌现了一批流传千古的伟大作品。更重要的是,柯西莫一世在佛罗伦萨建立了传承至今的设计艺术学院(Accademia delle Arti del Disegno)并将昔日属于行会工匠的艺术家中最优秀的人请入学院,使他们成为教授或院士,其社会地位提高到与中世纪以来的大学教授或人文主义学者相同等级,进入到社会精英的行列中,这一举措提高了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并为艺术理论探索打开了大门,艺术史学的开山鼻祖瓦萨里正是在柯西莫一世统治时期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艺苑名人传》,开创了艺术史这一重要学科。
1574年柯西莫一世去世,他并未将其领导的国家引向扩张之路。佛罗伦萨毕竟实质上是一个周边地缘环境复杂的内陆国家,虽然在意大利半岛内与威尼斯、米兰、教皇国与拿波里等国基本上有着平起平坐的地位,但与以农业立国的古代罗马不同,佛罗伦萨是一个以银行业、商业和制造业立国并以其先进文化影响欧洲政治的国家,其有限的人力资源并不能支持它走上军事霸权的道路,更何况在意大利外部更加强大的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半岛各邦的矛盾对其进行干预。睿智的老柯西莫深知这一点,柯西莫一世大公也深知这一点。他留下的是一个边界清晰并深受欧洲各国尊重的和平繁荣的托斯卡纳,这个国家有着相对宽容与自由的文化氛围,艺术与科学都将在这块土地上得以持续发展。柯西莫一世的长子弗朗切斯科一世·德·美第奇(Francesco I de' Medici, 1541年-1587年)无争议地顺利继承了爵位,托斯卡纳人民此时已接受了美第齐家族统治下的秩序与和平,这是佛罗伦萨进入16世纪以来第一次完全和平的权力交接,欧洲列强也对此毫无异议。世袭罔替的美第齐王朝至此完全确立。
5热爱艺术与自由的伽利略
顺便在此讲述一个有趣的事实,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年-1642年)(图10)曾对艺术理论非常感兴趣并有所著作,1588年时他被聘为上文提到的佛罗伦萨设计艺术学院的讲师,讲述透视与明暗对照法则,他也因此深受文艺复兴时代佛罗伦萨人文主义自由空气与艺术氛围的熏陶。
图10. 苏斯特曼斯(Justus Sustermans),《伽利略肖像》,油画,约1636年绘制,高56厘米,宽48厘米,现陈列于英国国家航海博物馆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此后他受聘为比萨大学与帕多瓦大学教授数学与物理,17世纪初期伽利略又回到佛罗伦萨,直接受聘为美第齐家族作家庭教师,他的学生柯西莫二世(Cosimo II de' Medici, 1590 年-1621年)于1609年继承了托斯卡纳大公的爵位,伽利略则被聘为宫廷数学家,这使他可以不必教书并摆脱了大学中不同学科的限制而进行自由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当伽利略因支持日心说而与教会产生矛盾时,他得到了这位大公的庇护,使他能够避免像布鲁诺那样被宗教法庭施以酷刑并最终处死的命运。柯西莫二世去世后,由于教会的压力,美第齐家族对伽利略的支持有所减弱,但最终还是能够让伽利略在佛罗伦萨安静地度过一生。
6画家简介
法兰切斯科·德·罗西(又名Francesco Salviati,或Cecchino del Salviati)是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晚期风格主义画家,非常擅于绘制大型湿壁画。他曾师从巴奇奥·班迪涅利(Baccio Bandinelli,1493年-1560年),后又师从安德烈亚·德尔·萨尔托(Andrea del Sarto,1486年–1530年),后者在当时被认为是佛罗伦萨继达芬奇之后最伟大的画家。1531年罗西前往罗马并服务于红衣主教乔万尼·萨尔维亚提(Cardinal Giovanni Salviati)的宫廷。在罗马期间,他结识了画家也是艺术史学家的瓦萨里并与其一起合作过壁画。在罗马时他还受到了著名画家朱里奥·罗马诺(Giulio Romano,1499年-1546年)的影响,后者是拉斐尔学派最重要的传人与风格主义大师,他从这位画家学到了在画幅中合理安排众多身形扭曲且剧烈运动的人物的技巧,通过与朱里奥·罗马诺与他周围活跃在罗马教廷的艺术家们相互交流,罗西在技术方面达到了完全成熟并因此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整个艺术生涯大都在佛罗伦萨与罗马两个地方度过。
图11. 罗西,《仁慈之象征》,木板油画,约1545年绘制,高156厘米,宽122厘米,现陈列于乌菲齐博物馆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最后简单介绍一幅现在乌菲齐博物馆中陈列的画作(图11),它作于画家在佛罗伦萨老宫中绘制卡米路斯业绩的系列壁画的相同时期,应该是画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画中象征仁慈的女子抚养了许多孩童,他们调皮而又快乐地环绕在她的身旁,与老宫中的系列壁画相同,这何尝不是画家对繁荣昌盛的托斯卡纳未来的美好憧憬。虽然整幅画作的构图灵感来自16世纪初期佛罗伦萨画家米开朗基罗的名作《多尼圆形画》(Doni Tondo),尤其是画中女子和她左肩上孩子的姿势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但画中的诸多细节,如流动的曲线、人物慵懒的表情、奢华的服饰与精致的画面会令人想到1520年代中期以来罗马教皇克莱门特七世宫廷中的绘画风格。
作者简介
张羿,艺术史研究者,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钟表与古乐器部顾问,法国摆钟艺廊顾问,广东省钟表收藏研究专业委员会顾问,也是数学家、逻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