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中国空间站“首站”任务成功,意味着我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到了建设阶段,当然这也弥补了我国在“空间站”上研究的一些缺陷。虽然如今全球有一个“国际空间站”的存在,并且也是如今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但是在16个国家共同建设之中,并没有我国。在1998年正式建站以来,也没有我国的任何参与,所以也没有用于进行任何的研究。
该国际空间站,主要是由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加拿大航天局进行建设,不过4月最新的报告指出,俄罗斯将退出国际空间站,建立自己的空间站。所以,俄罗斯空间站也将可能成为我国空间站建设之后的一个独立空间站的国家,下面来看看中国空间站的情况。
技不如人,中国航天技术真的很落后?
曾经,不少的人都在质疑我国的航天技术,说很差,什么都技不如人,但是曾经不代表如今或未来。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说让不少人看到了中国航天技术的突飞猛进。
例如:北斗系统的建设,其次就是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发射等等,都让世界见证了我国航天技术一飞冲天的景象。而如今看到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一飞冲天”!成功发射,再次说明了中国航天并不是技不如人,而是“突飞猛进”的状态,这就是真实情况,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并且我们也说明了,随着国际空间站的逐步退役,中国空间站也将可能在后面成为全球的唯一空间站。按照数据显示,如今的国际空间站问题越来越多——2004 年、2018 年和2020曾经出现过 3 次严重漏气事件,所以俄罗斯退出也算是明智选择了。
当然,美国也宣布了计划在2024年建立月球轨道的空间站,将成为首个建立在地球以外的轨道空间站,这是要抛弃国际空间站,建立月球空间站证实实力?到底能不能我们不知道,但是有这个计划出现,说明准备已经开始了。
这也算是太空竞争的一个新开始,如今我国也算是航天的竞争者,所以中国航天技术的提升,已经让世界看到了,如今可以与美国,俄罗斯等国进行竞争,再也不是大家说的什么技不如人。未来中国空间站将可能是世界人都期待加入空间站,因为国际空间站退化后,就只有中国空间站了,这就是为何说可能成为“全球唯一”的原因,国际空间站预计2024年退役,这个时候中国空间站就是“一枝独秀”,这就是我国真正的技术,这又是我国自己研究出来的。
打破技术封锁垄断,中国空间站建设有多难?
从1970年,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自己的航天序幕,中国航天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不断打破国外技术的封锁和垄断,解决了一大批“卡脖子”的关键难题,大大缩小了与世界的差距。而如今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又是我国技术上的一大突破,那到底有多难?
本次中国空间站将建在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近地轨道,实现3人长期驻留,6人短期驻留,天和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总重将近70吨,其中天和核心舱的重量约22.5吨。而这次中国空间站难点不少,这是中国起步晚但起点高的空间站,是“直接建造多舱式空间站”,基本构型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每个舱段规模为20吨级。
所以一次挑战我们的“前所未有”技术,已经是最大的难点了,而且中国空间站建设之后,是具有世界第三代空间站的水平,与“国际空间站”相比,我国空间站载荷支持效率更高,可提供多种标准接口,有望取得较高的工程应用效益,所以在实力上已经是远超国际空间站的水平,这也是为何许多国家愿意提前申请加入我国国际空间站的原因。
已经有多少个国家申请加入?
按照现有的数据来看,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从42项申请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其中包含了日本、德国,法国,印度,俄罗斯等17个国家的23个机构,所以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初期,已经让世界不少的国家看中了,都希望利用中国空间站来执行未来的建设,这也说明了中国空间站的实力强大。
所以中国空间站将成为世界的空间站,面向世界开放,我们也是期待与世界分享中国在航天技术上的研究,与时共进。而不是曾经国外对我国进行技术垄断,封锁,让我们自己来突破等等。俗话说“科学无国界”,我国的空间站向世界开放,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也期待我国的航天技术更加强大,再次将航天实力推上一个新阶梯。
这是中国空间站的“首站”任务,过后还要进行持续的发射,预计将在今明两年时间进行11次发射任务,从而完成空间站的在轨建造。这11次发射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和4次载人飞船发射,这就是大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