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东南亚华人为何对当地的经济影响巨大?

明清时期,国人称呼东南亚一带为南洋,狭义上指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马来半岛等地。而广义的南洋还包括当今的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诸岛。

在福建、广东、台湾一带将“下南洋”称为“过番”,意指到南洋一带谋生,而闽、粤地区正是下南洋国人代主体之地。

“下南洋”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鸦片战争之前,下南洋经商谋生的华人就已有150万之多;自19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在我国东南沿海招至东南亚的“契约华工”约200万人;1922年至1939年间,从厦门等港口出洋的移民超过500万……

大量华人涌入东南亚后,对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建设,均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为何会出现这样代形势呢?

首先,华人顺应时势,掌控经济发展的机遇。

早在15世纪至18世纪,华人不仅仅经营长途贸易,同时也在区域内部的次一级港市、内陆腹地贸易中非常活跃。

不过,当时还存在印度人、阿拉伯人等外来族群以及爪哇人、马来人、布吉人、孟族人、占族人土著族裔,这些人在商业上也与华人势均力敌。

后来,又新加入里一个外来族群--欧洲人,开始以“枪炮外交”的手段迅速控制印尼地区、遏止印度、阿拉伯商人的进入,让这些族群难以在商场立足生存。

欧洲人的打压措施,受益较大代要算华人群体,华人开始占领船运、销售和采购等多个领域。

其次,华人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商业策略。

比如,通过包税制度,承包整个村庄,进入乡村市场组织生产,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关系;通过皈依宗教、通婚等方法融入当地社会,将地方资源整合起来;掌控贸易中的必要元素,如贱金属铸造、流通货币等;采取螺旋式营销,城市华商可先预支货物给下一级地区代理商,售后返利,分包销售,这样严控成本,一般要低于东印度公司。

再次,华人创建里自己代社会文化机制。

在几百年的漂洋过海与东南亚人民的共同相处中,华侨华人继承华夏传统美德,传扬着中华文化。

在吸收各国先进文化代同时,也将华夏的“母体文化”与各国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汇成了华侨华人璀璨的文化,创造了独有的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的文化。如宗亲会、同乡会、庙宇、祠堂等,有力地整合了地缘、血缘、业缘的人脉网,不但促进华社内部成员的交往,而且为成员提供多方面的福利。

但是,华人在东南亚的确取得一定的经济成就,但这并不被殖民当局允许、鼓励。相反,殖民者曾对此十分不满。

他们在经济上限制、打压华人,想以此阻止华人经济的壮大。如限制华人取得更多土地,废除税收承包制以取消华人税收承包商的资格。

从1870年开始,荷属东印度当局禁止华人拥有新的耕地。

当然,这些错误做法也引起华人的强烈不满。19世纪末,“当荷兰人推行道义政策打击华人财政金融实力时,华人的不满达到了顶峰。

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东南亚华人前进代脚步。他们依靠勤劳代双手和智慧,在侨居国从事商业活动或是从事各项手工业,逐渐成为了东南亚地区的主体民族之一,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开发与建设,也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交往与联系。